面膜复合活性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3890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的面膜工艺,具体为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余液在制备面膜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国内外以细胞培养液余液为生长因子类物质的来源,价廉物美,余液再生利用,安全可靠;细胞培养液余液中所含的酶类,在常温下对丝素蛋白进行有效的降解,得到小分子的丝素蛋白,操作简便,安全;其次,蚕丝中的丝胶具有免疫原性,会引发过敏反应,后部丝腺来源的丝素蛋白完全不含有丝胶,使得过敏反应的可能大大降低;蚕丝面膜的成膜性是制备的难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丝素蛋白在多次的高温、搅拌及干燥过程中,蛋白分子的silk?I构象逐渐向silk?II转变,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面膜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面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化妆品之一。对人体面部皮肤起到补充水分是目前的面膜产品最有保障的功能。然而人们更期待解决的问题是面膜能够促进人体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起到美容作用。为此,需要研制一种具有皮肤营养作用的面膜,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面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目前,面膜制备工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面部皮肤的感染人体面部皮肤在诸如去“死皮”,挤“暗疮”等日常护理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表皮结构乃至腺体结构不同程度的物理损伤,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所以消炎和预防感染是面临的首要问题。2)面部·皮肤的吸收面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但是仅限于小分子物质,对于大分子量的蛋白类物质没有吸收作用。特别对于蛋白质的降解产物(如氨基酸,小分子多肽等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所以,面膜功效成分采用非小分子物质将导致吸收困难。3)生物活性物质的价格问题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指生长因子类物质。生长因子类物质的促组织修复和增强细胞活力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在美容护肤产品中添加生长因子类物质无疑会起到很好的美容护肤效果。但是,此类物质极其昂贵,每毫克干粉的平均售价为近万元人民币左右。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人体面部皮肤美容保健的实质是促进新的表皮细胞迅速有序地替代坏死表皮细胞,以促进表皮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多种生长因子类物质的协同作用,这些物质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而现有面膜制剂片面地强调单因素的作用,忽略了多种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但过多的生长因子又可能增加皮肤过敏的风险。细胞培养液余液是指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更换下来的培养液。本专利技术中特指哺乳动物的细胞培养余液;原代培养是泛指非细胞株或细胞系的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基础培养基,如DMEM等,主要为细胞的生长提供能量来源如葡萄糖、适宜的PH值及渗透压、以及其他无机条件;二是血清,如胎牛血清、类胎牛血清、小牛血清等;它们除了提供细胞生长的有机营养外,还提供指导细胞生长的生长因子类物质。含不同浓度血清的基础培养基被称为完全培养基。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物质(主要是葡萄糖)的消耗,培养基中的指示剂会由红色变为透明的浅黄色,此时,则意味着必须更换新的完全培养基。在细胞的培养中,除了人工制备的完全培养基成分外,被培养的细胞会根据一些目前人们还未彻底了解的一些原理和信号通路分泌一些特定浓度的生长因子类物质。这些物质的分泌种类及其分泌量以及浓度控制的双向反馈机制,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会向培养基中分泌多种酶类以及生长因子类物质,这些物质以适宜的生理浓度存在,对细胞的生长和类似在体条件下功能的表达起协同调节作用。这些即将被倾倒的培养基与新鲜完全培养基相比,有机成分,如葡萄糖、蛋白质等被大量消耗,但是却富集了很多种类的酶类及生长因子类物质,所以,它们是提取生长因子类物质的最佳原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国外有报道称,成功利用原代培养牛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余液,添加到原代培养的人包皮来源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基中,成功实现了体外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微血管。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细胞培养余液制备面膜活性成分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绌胞培养余液的一种新应用,该应用以细胞培养余液中含有的多种生长因子类物质作为面膜的活性物质,为面膜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余液在制备面膜活性物质中的应用。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余液具体是指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更换下来的培养液,这里所指的“原代培养”是泛指非细胞株或细胞系的细胞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余液中含有多种已知和未知的生长因子类物质,这些物质都以生理浓度存在,与市售的生长因子类物质昂贵的价格相比,价廉物美。 进一步,所述应用为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余液与丝素蛋白联合在制备面膜活性物质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丝素蛋白为家蚕后部丝腺来源的丝素蛋白。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包括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神经外胚层细胞、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腺细胞中的任一种或多种。通常制作蚕丝面膜或其他蚕丝生物材料成分之一的丝素蛋白都是再生丝素,即将蚕丝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丝胶后得到的丝素蛋白。但实验证明,目前还没有能完全去除丝胶的方法,再生丝素中都存在有丝胶的残留,这就使得丝素蛋白存在生物安全性的隐患。有实验证明,丝胶会引发Type I型过敏反应。同时在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中,由于丝胶的存在使得silk I构象向silk II转变的难度加大。稳定性和力学性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后部丝腺来源的丝素蛋白制备面膜材料,不但完全没有丝胶,而且力学性质容易控制,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面膜活性物质的原料物,其可以通过相应的工艺制备得到面膜活性物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所述原料物制备膜活性物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面膜复合活性物的原料物,由哺乳动物绌胞的原代培养余液和丝素蛋白组成,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包括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神经外胚层细胞、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腺细胞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丝素蛋白为家蚕后部丝腺来源的丝素蛋白,所述面膜复合活性物中的所述丝素蛋白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为50-90 %。优选的,面膜复合活性物的原料物,由所述原代培养余液和丝素蛋白组成,所述丝素蛋白来源于家蚕后部丝腺,所述面膜复合活性物中的所述丝素蛋白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为 60-80%。由所述的原料物制备面膜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在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基中培养不少于8小时,得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余液;将丝素蛋白置于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余液中降解,37±2°C孵育不少于12小时,优选24小时,得丝素蛋白降解液(含丝素蛋白的多肽小分子),所述丝素蛋白降解液中丝素蛋白的用量(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为60-80% ;2)冷冻干燥处理,即得面膜活性物质。进一步,步骤I)中,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12-24小时,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基为 MEM、DMEM、F12、M199、L15、RPMI1640、McCoys5A、Fischer 和 CMRL1066 中任一种。进一步,步骤I)中,丝素蛋白的获得的具体步骤为将家蚕后部丝腺放入蒸馏水中,在3-6°C条件下摇床处理48-80小时,并灭菌,得丝素蛋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制备面膜的方法,所述面膜活性物质价格便宜,含有多种生长因子成份;其制备面膜的方法简单,适用于大众使用。另外,还提供降解丝素蛋白的方法,该方法效率高,为制备面膜提供了有效的中间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应用所述的面膜活性物质制备面膜的方法,将所述面膜活性物质与水介质按照 I 5-25的重量比充分混合,或将所述面膜活性物质与面膜基质按照I :9-10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得面膜。降解丝素蛋白的方法将丝素蛋白置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余液中,37±2°C孵育不少于12小时,优选为24小时,得丝素蛋白降解液。丝素蛋白以干重计和原代培养余液的用量范围为每50mL原代培养余液中置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余液在制备面膜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婵王永亮曾秀马群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