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晃涵专利>正文

鳍片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47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5:32
一种鳍片组,包括至少一第一鳍片及至少一第二鳍片。第一鳍片具有一第一本体及设于第一本体的一第一导通槽结构、一第二导通槽结构及一第一连接槽结构。第二鳍片具有一第二本体及设于第二本体的一第三导通槽结构、一第四导通槽结构及一第二连接槽结构。当第一与第二鳍片相贴合,第二连接槽结构导通第一导通槽结构及第二导通槽结构,第一连接槽结构导通第三导通槽结构及第四导通槽结构,且第一导通槽结构、第二连接槽结构及第二导通槽结构构成一第一导引流道,第三导通槽结构、第一连接槽结构及第四导通槽结构构成一第二导引流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鳍片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热交换功效的鳍片组。
技术介绍
热·交换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或是各种电器设备上,其功用包括散热、冷却、冷热液交换或热能回收等,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热交换器,均有一共同点,即是由热交换面积来决定热交换效果。然而,随着产品的精致化,各种热交换器除了需要有足够的热交换面积之外,无论是电子产品或是各种电器设备均存在着小型化或薄体化的要求,更连带让电子产品或是各种电器设备内的热交换器面临着热交换面积是否足够的重大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鳍片组,其能大幅地增加鳍片与热交换流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地进行热交换作业。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鳍片组,包括至少一第一鳍片,各该第一鳍片具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导通槽结构、一第二导通槽结构以及一第一连接槽结构,该第一导通槽结构、该第二导通槽结构以及该第一连接槽结构设于该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第二鳍片,各该第二鳍片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三导通槽结构、一第四导通槽结构以及一第二连接槽结构,该第三导通槽结构、该第四导通槽结构以及该第二连接槽结构设于该第二本体;其中,各该第一鳍片与各该第二鳍片沿一组装轴向相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鳍片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鳍片,各该第一鳍片具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导通槽结构、一第二导通槽结构以及一第一连接槽结构,该第一导通槽结构、该第二导通槽结构以及该第一连接槽结构设于该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第二鳍片,各该第二鳍片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三导通槽结构、一第四导通槽结构以及一第二连接槽结构,该第三导通槽结构、该第四导通槽结构以及该第二连接槽结构设于该第二本体;其中,各该第一鳍片与各该第二鳍片沿一组装轴向相贴合,该第二连接槽结构导通该第一导通槽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通槽结构,该第一连接槽结构导通该第三导通槽结构以及该第四导通槽结构,且该第一导通槽结构、该第二连接槽结构以及该第二导通槽结构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晃涵
申请(专利权)人:陈晃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