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179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包括DC/DC变换器单元、充放电单元、负载单元及比较器单元,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充放电单元及负载单元分别电性连接,DC/DC变换器单元输入端与比较器单元输出端连接,比较器单元同相输入端与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连接,比较器单元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基准电压,比较器单元电源输入端连接有外部电平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负载单元端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来控制DC/DC变换器开闭;同时在DC/DC变换器开启状态时对充放电单元进行充电,保证DC/DC变换器在睡眠模式下充放电单元仍能为负载单元供电,达成在不同负载下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功率变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
技术介绍
每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都有一个电源管理系统,负责将各种电源转换给电子设备的系统负载供电。通常这些电源都有一个DC/DC变换器,把外部变化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一个稳定的、符合电子设备中各元器件使用的电压。现有DC/DC变换器在外部存有大负载需要提供供电电压时,此时DC/DC变换器正常工作,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当DC/DC变换器外部的负载很小时,此时DC/DC变换器处于睡眠模式状态,工作效率较低,甚至低于LDO (低压差稳压器件)的工作效率;若在外部负载很小的情况下,使DC/DC变换器的工作效率提高,需要在现有DC/DC变换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复杂的控制结构来进行改进或者降低现有DC/DC变换器的实际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提高DC/DC变换器效能的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包括DC/DC变换器单元、充放电单元、负载单元及比较器单元,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充放电单元及负载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单元同相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单元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单元电源输入端连接外部电平信号。进一步地,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充放电单元正输入端及负载单元正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负输入端及负载单元负输入端分别接地。进一步地,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包括DC/DC变换器及电感,所述DC/DC变换器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输出端连接于电感一端,所述电感另一端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单元由电容组成,所述电容一端对应所述充放电单元正输入端,所述电容另一端对应所述充放电单元负输入端。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器单元同相输入端输入所述负载单元端电压。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通过在DC/DC变换器单元与负载单元之间电性连接有比较器单元,将负载单元端电压与比较器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所连接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以此来控制DC/DC变换器的开闭;同时在DC/DC变换器开启状态时对充放电单元进行充电,以保证DC/DC变换器在睡眠模式下充放电单元仍能为负载单元供电,达成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单元10、充放电单元20、负载单元30及比较器单元40,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10输出端、充放电单元20正输入端及负载单元30正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20负输入端及负载单元30负输入端分别接地,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10包括DC/DC变换器11及电感12,所述DC/DC变换器11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单元40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11输出端连接于电感12 —端,所述电感12另一端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10输出端。·所述充放电单元20由电容C组成,所述电容C 一端对应所述充放电单元20正输入端,所述电容C另一端对应所述充放电单元20负输入端;所述电容C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大小,以保证DC/DC变换器11在睡眠模式下,仍能保证为负载单元30供电,进而保证了DC/DC变换器11在睡眠模式工作效率的提高。所述比较器单元40为迟滞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单元40同相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10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以输入所述负载单元30端电压Vout ;所述比较器单元40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基准电压Vref,所述比较器单元40电源输入端连接有外部电平信号 EN_SYS。本技术工作时,负载单元30为大负载状态,此时,外部电平信号EN_SYS为低电平,比较器单元40不工作,比较器单元40输出端为低电平,DC/DC变换器1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负载单元30为小负载状态,外部电平信号EN_SYS为高电平,比较器单元40开启,此时若负载单元30端电压Vout高于基准电压Vref,比较器单元40输出端为高电平,进而控制DC/DC变换器11内部电路关闭,通过充放电单元20对负载单元30进行供电;此时若负载单元30端电压Vout小于基准电压Vref,比较器单元40输出端为低电平,进而控制DC/DC变换器11内部电路开启,并为充放电单元20进行充电,通过比较负载单元30端电压Vout与基准电压Vref,达成循环工作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11系统通过在DC/DC变换器单元10与负载单元30之间电性连接有比较器单元40,将负载单元30端电压与比较器单元40的反相输入端所连接的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以此来控制DC/DC变换器11的开闭;同时在DC/DC变换器11开启状态时对充放电单元20进行充电,以保证DC/DC变换器11在睡眠模式下充放电单元20仍能为负载单元30供电,达成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提高DC/DC变换器11的效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变换器单元、充放电单元、负载单元及比较器单元,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充放电单元及负载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单元同相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单元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单元电源输入端连接有外部电平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充放电单元正输入端及负载单元正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单元负输入端及负载单元负输入端分别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包括DC/DC变换器及电感,所述DC/DC变换器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输出端连接于电感一端,所述电感另一端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单元 由电容组成,所述电容一端对应所述充放电单元正输入端,所述电容另一端对应所述充放电单元负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单元同相输入端输入所述负载单元端电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变换器单元、充放电单元、负载单元及比较器单元,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充放电单元及负载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单元同相输入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单元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单元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单元电源输入端连接有外部电平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思文刘成军齐良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丰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博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