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63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及电动机,在该转子中,通过使永磁铁的形成有凹部的部分在径向上的厚度变薄来比现有技术更加减低成本,并且,即使使永磁铁的形成有凹部的部分在径向上的厚度变薄,也能够降低电动机的转矩波动;使用于电动机的转子具备旋转轴、形成为筒状且固定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的永磁铁(3);朝向转子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多个凹部(3b)沿着转子的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在永磁铁(3)的内周面上;当将形成在永磁铁(3)的外周面上的磁极的数目设为m极,凹部(3b)的数目设为M个时,满足M为3以上且M=m/n(n为使M成为整数的2以上的整数)的关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中使用的转子。而且,本技术涉及具备该转子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永磁式同步电动机或无刷电动机等中使用的转子(永磁旋转体),已知的有具备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的环状的永磁铁的转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转子中,在永磁铁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多个凹部。专利文献I日本公报、实开平716558号通常,在转子中使用的永磁铁由钕等高价的原料形成以获得高的磁力,因此价格高。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永磁铁中,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因此减少了形成永磁铁所需要的原料的量,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因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通过在永磁铁的内周面形成凹部来降低永磁铁的成本的尝试。另外,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如下尝试在能够确保使用了具有永磁铁的转子的电动机的转矩的范围内,通过加深形成在永磁铁的内周面上的凹部的深度(即,通过使永磁铁的形成有凹部的部分在径向上的厚度变薄),由此进一步减少形成永磁铁所需要的原料的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永磁铁的成本。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研究后发现,若使永磁铁的形成有凹部的部分在径向上的厚度变薄,则会因形成在永磁铁的内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其使用于电动机中,所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形成为筒状且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的永磁铁,朝向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多个凹部沿着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在所述永磁铁的内周面上,将形成在所述永磁铁的外周面上的磁极的数目设为m极,所述凹部的数目设为M个时,满足M为3以上且M=m/n,并且n为使M成为整数的2以上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龟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