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02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源天线,包括天线模块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上且与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源放大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具有其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座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有源放大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且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射频盲插插座内的射频盲插插头的第二插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源天线,其插接便捷、扩容成本低且通信链路质量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源天线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有源天线。
技术介绍
在通信
,天线一直担任着通信系统终端的角色。业界通常采用有源天线来实现信号收发目的。有源天线是指将基站的射频部分集成到天线模块的一种天线,这种有源天线采用多通道射频和天线阵子互相配合来完成射频信号的收发。现有的有源天线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在第一种有源天线中,放大模块集成在天线模块的内部。在第二种有源天线中,将射频拉远单元与天线模块集成为一体化天线。第一种有源天线将放大模块集成在天线模块内部,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射频拉远单元的安装空间,其缺点是当放大模块出现问题时,维修起来比较麻烦,并且这种有源天线扩容时只能通过增加天线数量的方法实现,因此具有相对较高的扩容成本。第二种有源天线虽然维修方便,但由于射频拉远单元与天线模块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射频线缆实现,因此线缆损耗自然不可避免,进而影响了通信链路的质量,并且这种有源天线的扩容成本也比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有源天线,以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源天线,其插接便捷、扩容成本低且通信链路质量好。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源天线,包括天线模块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上且与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源放大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具有其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座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有源放大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且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射频盲插插座内的射频盲插插头的第二插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在本技术中,射频盲插插头与射频盲插插座的插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天线模块与有源放大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所引起的线缆损耗,进而确保有源天线的通信链路质量;此外,由于所述天线模块上可以设置多个有源放大模块,因此实现了有源天线的扩容。附图说明图IA展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源天线的立体结构图;图IB展示了图IA所示的有源天线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及图2展示了扩容后的有源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A-1B,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有源天线100包括天线模块I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I上且与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源放大模块2。所述天线模块I具有第一插接部12,所述插接部12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座122 ;所述有源放大模块2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12对应的第二插接部21,并且所述第二插接部21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头22 ;所述射频盲插插头22插入所述射频盲插插座122内,从而实现了天线模块I与有源放大模块2之间的电连接。此外,所述天线模块I的第一插接部12上开设定位孔124 ;所述有源放大模块2的第二插接部21上形成定位柱24 ;所述定位柱24精密插入所述定位孔124内。通过上述定位柱24与定位孔124的精密配合而促成射频盲插插头22准确无误地插入相应的射频盲插插座122内,从而快速便捷地实现了天线模块I与有源放大模块2的电连接。 由于米用了盲插结构(射频盲插插头22与射频盲插插座122的配合结构),因此可以快速将天线模块I与有源放大模块2电性互连;同时,上述盲插结构减少甚至避免了线缆连接所引起的线缆损耗,进而确保通信链路质量。需要注意所述第一插接部12上也可以开设定位柱(未标号);而所述第二插接部21上则形成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未标号),从而也可以实现定位目的。此外,参考图2,所述天线模块I上可以插接多个有源放大模块2,以便实现有源天线100的扩容。优选地,所述有源放大模块2进一步包括密封在所述射频盲插插座122与所述射频盲插插头22互相插接后的插接部位处的密封条26,用于实现防水作用。优选地,所述有源放大模块2通过连接件28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I上。具体地,所述连接件28包括第一连接部282及与从第一连接部282的一端弯折形成的第二连接部284。通过第一螺钉286穿过第一连接部282并且旋入所述第二插接部21内而实现将连接件28固定在有源放大模块2上;通过将第二螺钉288穿过第二连接部284并且旋入所述第一插接部12内而实现将连接件28固定在天线模块I上,进而将有源放大模块2安装于所述天线模块I。因此,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有源天线,包括天线模块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上且与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源放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具有其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座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有源放大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且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射频盲插插座内的射频盲插插头的第二插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放大模块进一步包括密封在所述射频盲插插座与所述射频盲插插头互相插接后的插接部位处的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放大模块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上;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弯折形成的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连接部并且旋入所述第二插接部内而实现将连接件固定在有源放大模块上;通过将第二螺钉穿过第二连接部并且旋入所述第一插接部内而实现将连接件固定在天线模块上,进而将有源放大模块安装于所述天线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上开设定位孔;所述第二插接部上形成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柱。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上开设定位柱;所述第二插接部上形成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有源天线,包括天线模块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上且与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源放大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具有其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座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有源放大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且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射频盲插插座内的射频盲插插头的第二插接部。本技术提供的有源天线,其插接便捷、扩容成本低且通信链路质量好。文档编号H01R24/40GK202695700SQ20122022169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于广, 王晓忠, 梁建长, 刘建祥 申请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天线,包括天线模块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模块上且与其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有源放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具有其上设置射频盲插插座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有源放大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且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射频盲插插座内的射频盲插插头的第二插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王晓忠梁建长刘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