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树桢专利>正文

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925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扇形包体(4)、出铁水包嘴(2)、回转轴(1)和一对支承滚道(3),回转轴(1)垂直设置在扇形包体(4)两侧中心,出铁水包嘴(2)设置在扇形包体(4)一侧的回转轴(1)上,与扇形包体(4)内腔相通,一对支承滚道(3)套装在扇形包体(4)两侧的回转轴(1)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业浇注铁水用浇注机。具体涉及一种浇注机用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现代化铸造流水线高速高频率浇注。属冶金机械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浇注机用浇注包为桶形包。其结构如图1~2所示。为保持出铁水包嘴流至铸型中的下落高度不变,采取包嘴出水口O-O处为铁水包倾动回转中心。这种浇注包的缺点是由于采用了桶形包,围绕O-O处倾动回转时,桶体水平截面是变化的,所以铁水流量与包体回转的角速度不成比例,不能用控制包体回转角速度的方法控制调整铁水流量。因此不能保证铸件质量,生产率低下,浇注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调整浇注速度的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包括扇形包体、出铁水包嘴、回转轴和一对支承滚道,回转轴垂直设置在扇形包体两侧中心,出铁水包嘴设置在扇形包体一侧的回转轴上,与扇形包体内腔相通,一对支承滚道套装在扇形包体两侧的回转轴上。本技术的扇形包体可由伺服电机和链传动带动,传动链一端连接于扇形包体的扇形外壁面上,另一端与伺服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扇形包向上倾动时,其水平截面是不变的,从垂直回转轴流出的铁水量与扇形包的回转角速度成直线比例关系。控制变化伺服驱动和链传动的速度即扇形包角速度,就可调整控制铁水流量,达到不同的慢——快——慢的铁水浇注程序。而且动作迅速,变速平缓无冲击。扇形包回转浇注时,回转轴上铁水出口与铸型距离不变,很方便地达到等压头浇注。因此,本技术能实现快速平稳的浇注过程,既易于调整浇注速度,保证铸件质量和高生产率,又彻底解放了浇注工的繁重劳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桶形浇注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浇注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本技术为一种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由扇形包体4、出铁水包嘴2、回转轴1和一对支承滚道3组成。回转轴1垂直设置在扇形包体4两侧中心,出铁水包嘴2设置在扇形包体一侧的回转轴1上,与扇形包体4内腔相通,一对支承滚道3套装在扇形包体两侧的回转轴1上。扇形包体4上端面上开设有加铁水口5。扇形包体4由伺服电机7和链4传动带动。传动链6一端连接于扇形包体4的扇形外壁面上,另一端与伺服驱动电机7输出轴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扇形包体(4)、出铁水包嘴(2)、回转轴(1)和一对支承滚道(3),回转轴(1)垂直设置在扇形包体(4)两侧中心,出铁水包嘴(2)设置在扇形包体(4)一侧的回转轴(1)上,与扇形包体(4)内腔相通,一对支承滚道(3)套装在扇形包体(4)两侧的回转轴(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其特征在于扇形包体(4)由伺服电机(7)和链(6)传动带动,传动链(6)一端连接于扇形包体(4)的扇形外壁面上,另一端与伺服驱动电机(7)输出轴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业浇注铁水用垂直回转轴内出铁水式扇形浇注包。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现代化铸造流水线高速高频率浇注。它包括扇形包体4、出铁水包嘴2、回转轴1和一对支承滚道3,回转轴1垂直设置在扇形包体4两侧中心,出铁水包嘴2设置在扇形包体4一侧的回转轴1上,与扇形包体4内腔相通,一对支承滚道3套装在扇形包体4两侧的回转轴1上。本技术能实现快速平稳的浇注过程,既易于调整浇注速度,保证铸件质量和高生产率,又彻底解放了浇注工的繁重劳动。文档编号B22D41/00GK2565565SQ0226447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树桢, 吕娅琼 申请人:李树桢, 吕娅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桢吕娅琼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桢吕娅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