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30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每对支架包括左右两个支架,支架均与固定基础相连,每个支架连接一个立柱,立柱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孔,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分别通过调节螺栓与前后两个支座相连,每个支座通过固定螺栓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相连,每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与一个轮毂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度高,只要强度设计合理,不易出现故障;2、调节方便,只需确定支座的上下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栓,即可调节轮胎下沉量的目的;3、不受工作环境厂房的限制,适用范围广;4、大大地降低了设备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行业的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已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在汽车动力学中,汽车轮胎是最重要的零件之一,轮胎直接影响着汽车操纵稳定性和操纵灵活性,因此需要在大量生产前,对轮胎进行性能分析。为了试验模拟轮胎在不同的受载情况下的各项性能,需要调节轮胎的下沉量。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汽车轮胎与车桥整体卸下,改变支撑位置后再重新装载,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每次装载的情况不一致,造成试验误差增大。因此,提供一种调节简单,使用方便,试验误差小的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装置是尤为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具有精简的结构,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装配,可以用于试验环境下,轻松方便地调节汽车轮胎的下沉量来改变轮胎的受载情况,进而分析轮胎的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每对支架包括左右两个支架,支架均与固定基础相连,每个支架连接一个立柱,立柱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孔,条形孔中设有调节螺栓,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分别通过调节螺栓与前后两个支座相连,每个支座通过固定螺栓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相连,每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与一个轮毂过盈配合,前后两个轮毂均与轮胎配合。优选地,所述的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相互对称,每对支架中的左右两个支架相互对称。优选地,所述的每个支架以及与之相连的立柱皆与一个支撑板相连。优选地,所述的每个立柱上设有两个条形孔。优选地,所述的每个支座通过两个固定螺栓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度高,只要强度设计合理,不易出现故障;2、调节方便,只需确定支座的上下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栓,即可调节轮胎下沉量的目的;3、不受工作环境厂房的限制,适用范围广;4、大大地降低了设备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柱上的条形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如图I所示,为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相互对称的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1, 每对支架I包括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架1,支架I均与固定基础相连,每个支架I连接一个立柱3,每个支架I以及与之相连的立柱3皆与一个支撑板2相连,如图2所示,立柱3上设有两个竖直方向的条形孔10,用于根据轮胎所需下沉量的大小调节支座5的上下位置。条形孔10中设有调节螺栓4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3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3分别通过四个调节螺栓4与前后两个支座5相连,每个支座5通过两个固定螺栓6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相连,在支座5固定时,拧紧固定螺栓6,达到调节轮胎9所需下沉量大小的目的。每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与一个轮毂7过盈配合,前后两个轮毂7均与轮胎9配合。需要调节轮胎9所需下沉量时,设所有螺栓处于拧紧状态,静载工况下轮胎9半径为r,此时支座5上表面距离水平基础高度为z。如需调节轮胎9的下沉量为X,其中X > 0,则此时轮毂7中心线距水平基础的距离为r-x。此时松开调节螺栓4与固定螺栓6,将支座5沿着立柱3上的条形孔10向下移动X,再拧紧调节螺栓4,然后拧紧固定螺栓6,使得支座5上表面与带支座的球轴承8下表面贴合。带支座的球轴承8带动轮毂7向下移动X,轮毂7带动轮胎9下沉X。即可达到调整轮胎所需下沉量X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I),每对支架(I)包括左右两个支架(1),支架(I)均与固定基础相连,每个支架(I)连接一个立柱(3),立柱(3)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孔(10),条形孔(10)中设有调节螺栓(4),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3)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3)分别通过调节螺栓(4)与前后两个支座(5)相连,每个支座(5)通过固定螺栓(6)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相连,每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与一个轮毂(7)过盈配合,前后两个轮毂(7)均与轮胎(9)配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I)相互对称,每对支架(I)中的左右两个支架(I)相互对称。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架⑴以及与之相连的立柱⑶皆与一个支撑板⑵相连。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立柱(3)上设有两个条形孔(10)。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座(5)通过两个固定螺栓(6)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每对支架包括左右两个支架,支架均与固定基础相连,每个支架连接一个立柱,立柱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孔,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分别通过调节螺栓与前后两个支座相连,每个支座通过固定螺栓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相连,每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与一个轮毂过盈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度高,只要强度设计合理,不易出现故障;2、调节方便,只需确定支座的上下位置,然后拧紧固定螺栓,即可调节轮胎下沉量的目的;3、不受工作环境厂房的限制,适用范围广;4、大大地降低了设备成本。文档编号G01M17/02GK202693341SQ20122028182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冯娜, 程冬冬, 刘臣才, 陈祖辰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验中用于调节汽车轮胎下沉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侧的两对支架(1),每对支架(1)包括左右两个支架(1),支架(1)均与固定基础相连,每个支架(1)连接一个立柱(3),立柱(3)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条形孔(10),条形孔(10)中设有调节螺栓(4),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3)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3)分别通过调节螺栓(4)与前后两个支座(5)相连,每个支座(5)通过固定螺栓(6)与一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相连,每个带轴承支座的球轴承(8)与一个轮毂(7)过盈配合,前后两个轮毂(7)均与轮胎(9)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娜程冬冬刘臣才陈祖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