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解决现有的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火力小、火力不稳定、燃料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该燃烧炉,包括由炉壁围成的炉体,设置在该炉体内的炉膛,设置在该炉膛底部的点火槽,以及一端伸入到炉体内部的输油管,所述炉体内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与输油管连通的燃料汽化装置,该燃料气化装置外部设有与之连通的燃气槽,该燃气槽还与点火槽相连;燃料汽化装置中还设有电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用任何风机雾化燃料设备辅助燃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在醇基液体燃料燃烧时火力稳定、燃烧充分、汽化率高的优点,而且几乎不耗电,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炉,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
技术介绍
醇基燃料是以醇类(主要指甲醇)为主体配置的液体燃料,主要替代液化气、煤油和柴油,作为餐馆、酒店、学校、企业食堂厨房以及锅炉等燃料。它是一种生物质能,具有高效、安全、低价、环保、节能、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和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一样,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多年来大力推广的环保洁净能源。中国政府于1996年颁布了醇基液体燃料的国家标准一GB16663-1996,并指定山西、陕西、上海等省市作为醇基燃料研发、利用的试点省市,多年来,各地政府出台了很多激励研发、利用醇基燃料的政策措施。醇基燃料要达到“安全、高效燃烧”必需具备两大条件其一是研发“醇基燃料化学添加剂”,改变甲醇的闪点、提高甲醇的热值等;其二是必需依赖一种高效燃烧的炉具,使醇·基液体燃料汽化后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多年来,国外及国内许多省(市),特别是在东北、广东等天然气缺乏的地区和省市,均大力研发醇基燃料添加剂和燃烧炉。目前,醇基燃料添加剂已基本研发成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但现有的醇基燃料炉还存在诸多问题,正是由于目前尚未研制出满意的燃烧炉,从而使得醇基燃料未能普遍推广使用。目前国内外已研发并投产使用的醇基燃料炉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使用大功率风机(350W以上)雾化甲醇后直接燃烧。此型炉子的优点火力猛、火力稳定、点火方便、火力调节方便。该类型炉子存在的问题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导致1、燃料浪费、燃烧成本高,与液化气成本接近;2、燃烧不完全的有毒物质污染环境空气,对人员健康尤其是厨房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极大,使得醇基燃料失去了 “高效、低价、环保、节能”的价值;3、风机噪声大,并且很耗电。第二种使用大功率风机雾化80— 90%甲醇燃烧,利用燃烧自身火焰汽化10%—20%甲醇,该种类型炉子的优点和缺点与第一种炉子大同小异。第三种不用风机,完全利用自身火焰,使醇基燃料汽化后燃烧,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醇基燃料炉。该种类型炉子的优点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对人体无影响,由于无风机,因此该类型炉子基本不耗电、无噪声。该种类型炉子存在的问题1、火力不稳定,汽化量小,火力不足,达不到食堂、餐厅厨房的火力要求;2、使用不方便,不便于点火和调火。因此,研发一种火力大、火力稳定、燃料燃烧充分的燃料汽化燃烧炉,便成为众多从事液体燃料汽化燃烧高效节能技术的专家们重点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主要解决现有的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火力小、火力不稳定、燃料燃烧不充分、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包括由炉壁围成的炉体,设置在该炉体内的炉膛,设置在该炉膛底部的点火槽,以及一端伸入到炉体内部的输油管,所述炉体内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与输油管连通的燃料汽化装置,该燃料气化装置外部设有与之连通的燃气槽,该燃气槽还与点火槽相连。具体地说,所述燃料气化装置由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部的内体,以及设置在外壳和内体之间且与输油管连通的汽化道组成。进一步地,为确保在一些需要用到猛火加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燃料汽化,所述内体中还设有内加热孔,且该内加热孔中安装有电热管。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由不锈钢制成。再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液体燃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所述燃气槽上还设有用于多 余醇基液体燃料从该燃气槽流入点火槽的通孔。为了进一步地增加醇基液体燃料的内、外受热面积,从而提高醇基液体燃料的汽化率,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长度为25 30cm,而所述内体的长度则为35 4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炉体小、火力猛、火力稳定、且点火及调火均很方便;本技术不需要风机或其他辅助雾化燃料设备便能确保醇基燃料充分燃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这方面具有显著的进步,可以让世界能源不再仅仅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同时也让缺乏天然气的地区不再犯难。(2)本技术外壳和内体均可根据炉子实际火力的需要加粗加长,从而增加醇基液体燃料的内、外受热面积,进而提高醇基液体燃料的汽化率,使最后从燃气槽出来的气体得到了更充分的燃烧,提高了醇基液体燃料的利用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3)本技术内加热孔中设有电热管,虽然一般家用炉无需置入电热管即可达到需要的火力,但在一些商业用火方面,仍需要用到猛火,因此,本技术只需在内加热孔中设置功率为30— 50W的电热管,便能够充分满足商用猛火的需求,电热管设置位置极佳,电热效率高,在耗电方面几乎为零,并且本技术中电热管的安装方式为活动安装,一方面维修和更换都很方便,另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选用不同功率的电热管。(4)本技术外壳由具有传热性能好的不锈钢制成,外壳外部气体燃料燃烧的热量通过外壳传输到外壳内部,加上电热管加热的热量通过内体传输到内体外部,便能使输出在外壳与内体之间空隙的醇基液体燃料内外受热充分,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醇基液体燃料的汽化率。(5)本技术性价比高,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并且本技术由于是对醇基液体燃料完全汽化燃烧,火焰呈绿色或白色,因此,燃烧后的尾气对环境空气完全没有污染,真正体现出了醇基燃料“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在现今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号召下,本技术以其独特的设计,充分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市场上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名称为I一炉壁,2—输油管,3—点火槽,4一炉膛,5—燃气槽,6—夕卜壳,7—内体,8一汽化道,9一内加热孔,10一电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由炉壁I围成的炉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炉体内部的输油管2、炉膛4、点火槽3、燃气槽5和燃料汽化装置,点火槽3设置在炉膛4的底部。输油管2 —端与供应液体燃料的设备连通、另一端则与燃料汽化装置连通,从而实现醇基液体燃料从输油管2向燃料汽化装置的传输。燃料汽化装置则对从输油管2输送来的醇基液体燃料进行汽化,该燃料汽化装置外部与燃气槽5相连通,燃料汽化装置将燃料汽化后,经·燃气槽5输出,且该燃气槽5与点火槽3相连,因此,点火槽3可以用于点燃从燃气槽5中输出的气体燃料,炉膛4则用于保证气体燃料能够尽可能地燃烧,并且使燃烧后的气体温度能够冷却到对流受热面安全工作允许的温度。具体地说,所述燃料汽化装置由外壳6,设置在该外壳6内部的内体7,以及设置在外壳6和内体7之间且与输油管2连通的汽化道8组成,燃气槽5位于外壳6与点火槽3之间。醇基液体燃料从输油管2自下往上输出后,将会顺着汽化道8流下,由于外壳6由不锈钢制成,且不锈钢具有传热性能好的优点,因此,当醇基液体燃料在汽化道8中流动时,在外壳6外部进行气体燃烧的热量便会通过外壳6的外部传导至内部,从而对醇基液体燃料进行加热,并且为了能够对醇基液体燃料进行更加充分的加热,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外壳6和内体7的长度加长,具体地说,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醇基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包括由炉壁(1)围成的炉体,设置在该炉体内的炉膛(4),设置在该炉膛(4)底部的点火槽(3),以及一端伸入到炉体内部的输油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的中心部位安装有与输油管(2)连通的燃料汽化装置,该燃料气化装置外部设有与之连通的燃气槽(5),该燃气槽(5)还与点火槽(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云中,
申请(专利权)人:彭云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