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607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所述锅炉为矩形立方体结构,锅炉内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地面垂直的用于吸热的水冷管,锅炉内四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喷射煤粉的煤粉喷口,每个煤粉喷口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减少水冷管吸热的卫燃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煤粉喷口的周围设置卫燃带,降低煤粉喷口周围水冷管的吸热量,使煤粉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更多的热量用于加热火焰,提高炉内温度水平和燃烧稳定性,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改善燃烬、降低飞灰含碳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的改进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锅炉局部吸热过多而增设卫燃带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西电东送的实施,特别是近年来煤炭实行市场化后,燃煤电厂的生产经营压力每日剧增,伴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工作的推进,乡镇煤矿整合及关停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新建矿井速度又远远滞后于电力的发展,这一背景加剧了电厂用标准煤供不应求的景象,严重失衡的供需关系除带来了电煤不足的直接影响外,也大大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和煤质的下滑。在燃料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火电厂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地区的地厂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一些电厂开始改用褐煤或泥煤一类低燃烧值的煤,如泥煤的发热量在2000 2500kcal/kg,在这种情况下原电厂使用的锅炉就不能够适应新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熄火,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此外由于褐煤或泥煤的·燃烧值低,当煤粉由煤粉喷口喷出后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直接被煤粉喷口周围的水冷管所吸收,导致热量不能传导到锅炉的其它地方,不但影响了锅炉内整个水冷壁吸热循环,而且使得煤粉喷口周围的水冷管吸热过多,形成结焦现象,并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原有锅炉不能适应低燃烧值煤而导致熄火及燃烧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所述锅炉为矩形立方体结构,锅炉内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地面垂直的用于吸热的水冷管,锅炉内四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喷射煤粉的煤粉喷口,其特征在于,每个煤粉喷口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减少水冷管吸热的卫燃带。为避免卫燃带所处位置的水冷管温度过低所述卫燃带由多块独立的卫燃块组成,各卫燃块之间相互间隔自身宽度1/2的距离。为使卫燃块与水冷管粘接牢固所述水冷管上焊接有销钉,所述卫燃块通过销钉固定在水冷管上。为加强卫燃块的固定性固定每块卫燃块的销钉在水冷管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每根水冰管上三层销钉的排布方式分别为单销钉、双销钉、单销钉或双销钉、单销钉、双销钉,其中单销钉垂直固定在水冷管的中轴线上,双销钉以单销钉所处中轴线为基准分别对称且垂直固定在其两侧。为提高销钉的支撑面积其中双销钉中的每个销钉与单销钉所处中轴线相错30度。为合理利用销钉挂靠能力其中各层销钉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销钉轴向长度。为避免销钉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相邻水冷管上三层销钉的分布方式按单销钉、双销钉、单销钉和双销钉、单销钉、双销钉的排布方式分别错开。为避免降低整个锅炉的吸热量其中卫燃带的面积与锅炉内部的面积比为I :16。本技术在煤粉喷口的周围设置卫燃带,降低煤粉喷口周围水冷管的吸热量,使煤粉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内,提高了锅炉整体的吸热均匀度,减少了煤粉喷口周围水冷管的结焦现象,提高了煤粉的热量利用率。本技术利用交错分布的卫燃块来减少局部区域的吸热量,同时又保证了此局部区域基本吸热量。利用三层分别设置的销钉固定卫燃块,能够提高卫燃块的稳定程度。相互交错排列的销钉分布方式能够避免销钉之间相互影响,且不影响卫燃块的稳定性。本技术使更多的热量用于加热火焰,提高炉内温度水平和燃烧稳定性,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改善燃烬、降低飞灰含碳量。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中卫燃带的分布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三层销钉的固定位置示意图;图3图2所示三层销钉的俯视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水冷管、2-卫燃块、3-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涉及的锅炉为矩形立方体结构,在锅炉内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地面垂直的用于吸热的水冷管1,水冷管内流通有循环水,锅炉内四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喷射煤粉的煤粉喷口,每个煤粉喷口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减少水冷管吸热的卫燃带。卫燃带以由多块独立的卫燃块2组成,各卫燃块2之间相互间隔自身宽度1/2的距离,各卫燃块2并不是整齐分布在煤粉喷口的周围,而是相应的在此局部区域乱序排列,这样可以避免此局部区域的水冷管吸热量过少,从而降低整个锅炉的热循环效率。如图2、3所示,为避免卫燃块2与水冷管I粘附不牢,水冷管I上焊接有销钉3,卫燃块2通过销钉3固定在水冷管I上。固定每块卫燃带2的销钉3在水冷管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每根水冰管上三层销钉的排布方式分别为单销钉、双销钉、单销钉或双销钉、单销钉、双销钉,其中单销钉垂直固定在水冷管I的中轴线上,双销钉中以单销钉所处中轴线为基准分别对称且垂直固定在其两侧。其中双销钉中的每个销钉与单销钉所处中轴线相错30度。为避免相邻水冷管上各销钉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相邻水冷管I上三层销钉的分布方式按单销钉、双销钉、单销钉和双销钉、单销钉、双销钉的排布方式分别错开。为避免煤粉喷口周围的卫燃块完全影响所处位置水冷管的吸热量,其中各层销钉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销钉轴向长度。为避免影响锅炉的整体吸热量,其中卫燃带的面积与锅炉内部的面积比为I :16。本方案中将由耐火材料构成的卫燃块设置在煤粉喷口的周围以形成卫燃带,卫燃带降低煤粉喷口周围水冷管的吸热量,使得煤粉产生的温度能够延伸到锅炉其它的部位,提供了整个锅炉内部的吸热均衡性,同时避免了煤粉喷口周围水冷管温度过量,而锅炉其它地方温度不达标或是炉火熄灭的问题,使得褐煤或泥煤也能在此锅炉内得到很好的燃烧,为新能源利用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所述锅炉为矩形立方体结构,锅炉内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地面垂直的用于吸热的水冷管(1),锅炉内四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喷射煤粉的煤粉喷口,其特征在于,每个煤粉喷口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减少水冷管(I)吸热的卫燃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卫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燃带由多块独立的卫燃块(2)组成,各卫燃块(2)之间相互间隔自身宽度1/2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I)上焊接有销钉(3),所述卫燃块(2 )通过销钉(3 )固定在水冷管(I)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燃带,其特征在于,固定每块卫燃块(2)的销钉(3)在水冷管(I)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每根水冰管(I)上三层销钉(3)的排布方式分别为单销钉(3)、双销钉(3)、单销钉(3)或双销钉(3)、单销钉(3)、双销钉(3),其中单销钉(3)垂直固定在水冷管(I)的中轴线上,双销钉(3)以单销钉所处中轴线为基准分别对称且垂直固定在其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燃带,其特征在于,其中双销钉(3)中的每个销钉(3)与单销钉(3)所处中轴线相错30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燃带,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层销钉(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销钉(3)轴向长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燃带,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水冷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锅炉局部温度的卫燃带,所述锅炉为矩形立方体结构,锅炉内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地面垂直的用于吸热的水冷管(1),锅炉内四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处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喷射煤粉的煤粉喷口,其特征在于,每个煤粉喷口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减少水冷管(1)吸热的卫燃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怒吟田波谭明亮钟山琳梁正华王克书董畅杨再海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贵州野马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