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瓣式管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525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埋管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分瓣式管卡。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本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体,该中心体具有四根呈放射状分布且在受到横向外力时能横向扰动的连接体,在每根连接体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套于地埋管上的限位套,所述的限位套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浆料填充效果好,当遇到障碍物时,管卡能自由避让且地埋管不易被划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埋管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分瓣式管卡
技术介绍
在地埋管的地源工程中,由于埋孔位深度较深,各导热管在埋孔内的位置和间距不能很好地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从而导致换热效果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导热管换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果。导热管直接与地源侧进行换热,导热管回填浆料一般有手工回填和机械回填两种方式;其中手工回填一般是从上部回填浆料,这种填料方式往往导致浆料填充密度较差;机械回填需要专用的下料管和泥浆泵从下部回填,施工难度较大,而且浆料填充密度也不理想。而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多是用若干专用管卡先将导热管紧固在一起,然后插入埋孔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回填浆料在靠近专用管卡处时,由于专用管卡会挡住浆料,会存在浆料填充密度差,而且下管困难,由于在埋孔下,无法观测填充效果,当遇到障碍物时,管卡无法自由避让,导致地埋管被划伤,而且有时还会产生阻塞,导热管之间会形成管间隔短路,直接影响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果。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垂直换热器管卡,包括中间圆孔和周围圆孔,周围圆孔位于中间圆孔的四周,中间圆孔中安放机械回填管。上述方案通过在中间圆孔中安放机械回填管这种方式进行回填,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但由于地埋孔较深,在回填时还是存在浆料填充密度较差问题,而且本管卡还是无法自由避让障碍物,地埋管被划伤现象还是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浆料填充效果好,当遇到障碍物时,管卡能自由避让且地埋管不易被划伤的分瓣式管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体,该中心体具有四根呈放射状分布且在受到横向外力时能横向扰动的连接体,在每根连接体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套于地埋管上的限位套,所述的限位套在圆周方向上均勻分布。当遇到障碍物时,连接体可自由避让障碍物,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地埋管,延长了管卡的使用寿命;而且该结构在回填时,可保证高密实的浆料填充密度,使地埋管不易发生热短路,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果。此外,由于本管卡结构紧凑,地埋孔直径缩小,可降低施工成本。在上述的分瓣式管卡中,所述的中心体、连接体和限位套均由塑性材料制成且连为一体式结构。该结构制造简单,结构强度高。在上述的分瓣式管卡中,所述的每个限位套上分别开有侧向开口,在侧向开口上设有能使侧向开口封闭的紧固机构。在上述的分瓣式管卡中,所述的紧固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侧向开口的开口部两侧且相对置的凸耳,所述的凸耳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一起。可更好的锁紧以及进一步加强了管卡的整体强度。在上述的分瓣式管卡中,所述的连接体呈内端粗外端细且在连接体上轴向设有凸筋。加强了连接体的强度。在上述的分瓣式管卡中,所述的限位套与连接体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加强了管卡的整体强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分瓣式管卡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当遇到障碍物时,连接体可自由避让障碍物,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地埋管,延长了管卡的使用寿命;而且该结构在回填时,可保证高密实的浆料填充密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果,此外,由 于本管卡结构紧凑,整体体积缩小,可降低施工成本。3、采用一体式结构,制造简单,结构强度高。4、结构牢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中心体I、连接体11、限位套2、侧向开口 21、凸耳22、紧固螺钉23、凸筋13、加强筋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分瓣式管卡,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体1,该中心体I具有四根呈放射状分布且在受到横向外力时能横向扰动的连接体11,在每根连接体11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套于地埋管上的限位套2,所述的限位套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当遇到障碍物时,连接体11可自由避让障碍物,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地埋管,延长了管卡的使用寿命;而且该结构在回填时,可保证高密实的浆料填充密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果;此外,由于本管卡结构紧凑,地埋孔直径缩小(可以由之前的Φ 150mm缩小至Φ 130mm),降低了施工成本。进一步地说,如图I所示,上述的中心体I、连接体11和限位套2均由塑性材料制成且连为一体式结构。该结构制造简单,结构强度高。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在每个限位套2上分别开有侧向开口 21,在侧向开口 21上设有能使侧向开口 21封闭的紧固机构;具体的,该紧固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侧向开口 21的开口部两侧且相对置的凸耳22,所述的凸耳22通过紧固螺钉23固定在一起。为了能进一步提高管卡的强度,如图I所示,上述的连接体11呈内端粗外端细且在连接体11上轴向设有凸筋13 ;在限位套2与连接体11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14。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当遇到障碍物时,连接体可自由避让障碍物,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地埋管,延长了管卡的使用寿命;而且该结构在回填时,可保证高密实的浆料填充密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果;此外,由于本管卡结构紧凑,地埋孔直径缩小(可以由之前的Φ 150mm缩小至Φ 130mm),降低了在施工成本。3、采用一体式结构,制造简单,结构强度高。4、结构牢靠。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 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中心体I、连接体11、限位套2、侧向开口 21、凸耳22、紧固螺钉23、凸筋13、加强筋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本管卡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体(1),该中心体(I)具有四根呈放射状分布且在受到横向外力时能横向扰动的连接体(11),在每根连接体(11)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套于地埋管上的限位套(2),所述的限位套(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体(I)、连接体(11)和限位套(2 )均由塑性材料制成且连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限位套(2)上分别开有侧向开口(21 ),在侧向开口(21)上设有能使侧向开口(21)封闭的紧固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侧向开口(21)的开口部两侧且相对置的凸耳(22),所述的凸耳(22)通过紧固螺钉(23)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11)呈内端粗外端细且在连接体(11)上轴向设有凸筋(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套(2)与连接体(11)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14)。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埋管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分瓣式管卡。它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瓣式管卡,其特征在于,本管卡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体(1),该中心体(1)具有四根呈放射状分布且在受到横向外力时能横向扰动的连接体(11),在每根连接体(11)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能套于地埋管上的限位套(2),所述的限位套(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惊涛夏建杰石磊蔡周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陆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