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属特别是钢的带材连铸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2550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熔融金属(1)由一贮存容器和一个浇口流向一个不振动地连续铸模,连续铸坯(5)有控制地拉出,铸造时在铸坯的两对应端面上至少有两个耐热薄箔带以连续铸坯(5)的拉出速度连续地运转.为解决熔融金属在比较窄的铸模中铸造出薄坯材的问题,设想熔融金属(1)在贮存容器的金属静压力下流入连续铸模的漏斗型入口(8),并不间断地流向铸造的起始面(7),在该区域通过耐热的箔带(6)对铸坯进行完全冷却.(*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特别是钢的带材连铸工艺的方法及其设备,其中熔融金属由一贮存容器和一浇口有控制地流入一个固定的(不振动的)连续铸模,该连续铸坯被有控制地拉出,在铸造过程中在铸坯的两个对应的端面上总是至少有两个耐热的箔带以连续铸坯的拉出速度连续运动着。发展一种生产连铸带材的新工艺,是以一定的物理-技术性能为基础的,即处于热轧带材的条件下要求连铸带材坯的性能能够具有最小的压缩比为大于3。传统的工艺流程-连铸板材-(厚度大约为200~300mm)/热轧带材(粗轧机列,中轧机列、精轧机列)具有大于30的压缩比。所有其它的生产流程,如成型管,无缝管和厚板,今天已经具有3~10的收缩比。这种压缩比数值从大于30减小到大于3这就可以取消粗轧、中轧机列和部份精轧机列,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工艺,该工艺实际上缩短了工艺流程,从而减少了连铸带材转换成精轧带材的生产成本。现有技术可以归结为如下的方法,其基本独立的意义在于金属的连续铸坯是通过在铸模振动条件下或在连续铸坯与水平连续铸模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条件下的垂直法和水平法完成的。随后采用了移动式铸模,即采用成对皮带机,轧辊、链条等等。该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避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特别是钢的带材连铸工艺方法,其中,熔融金属由一贮存容器和一个浇口有控制的流入一个固定的(不振动的)连续铸模,在铸模中连续铸坯有控制地拉出,铸造时在铸坯的两个对应的端面上总是至少有两个耐热的箔带以连续铸坯的拉出速度连续地运转着。其特征为熔融金属在贮存容器里的金属静压作用下连续地流入连续铸模的漏斗型入口,并且不间断地流向铸造起始面,在该区域通过耐热的箔带或一个运行着的连续铸模对铸坯进行完全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4-11-3 P3440236.51.金属、特别是钢的带材连铸工艺方法,其中,熔融金属由一贮存容器和一个浇口有控制的流入一个固定的(不振动的)连续铸模,在铸模中连续铸坯有控制地拉出,铸造时在铸坯的两个对应的端面上总是至少有两个耐热的箔带以连续铸坯的拉出速度连续地运转着。其特征为熔融金属在贮存容器里的金属静压作用下连续地流入连续铸模的漏斗型入口,并且不间断地流向铸造起始面,在该区域通过耐热的箔带或一个运行着的连续铸模对铸坯进行完全冷却。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该熔化金属是垂直方向被输入的,在这里出钢口要安置在某一高度,使位于排出区域的熔化金属与以铸造速度运动的箔带一起形成了一个弯面。3.按照权利要求1和2的用来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具有一个不振动的由板或者由按园柱形运动着的带材组成的连续铸模,在这里这种带材绕着轧辊在一个封闭循环里以浇铸速度运行着,这些轧辊在连续铸坯运动的方向成对的安装着,并与带材一起限定了连续铸坯的途径,此外,在漏斗形输入口的上面安装有一个带有浇口的部件,在这里带材总是在轧辊上或在连续铸模上构成一个结晶器。其特征为,在漏斗(8)的上部具有浇口(10)的部件设置一个出钢口(2)或一个具有浇咀出口的中间分流罐(3),此外,漏斗(8)由带子(6a和6b)或轧辊组中的两辊子(14和15)并借助于附加的导向辊(17)构成,结晶器(4)或板式连续铸模直接靠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里茨彼得普里谢特尼格
申请(专利权)人: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