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精雕机,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主控系统、竖向放置胚玻璃的放置篮(2)和竖向放置精雕玻璃的回收篮(3);该玻璃精雕机还包括依次设于基座(1)上并分别与主控系统连接的Y轴运动单元(4)、第一定位机构(5)、中转站(6)和玻璃加工机构(7),玻璃加工机构(7)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8),Y轴运动单元(4)设于放置篮(2)和第一定位机构(5)上方,中转站(6)设于第一定位机构(5)和第二定位机构(8)上方;Y轴运动单元(4)连接有Z轴运动单元(9),Z轴运动单元(9)一端设置有吸附翻转机构(10)。其产品合格率可达85-95%,且效率高、送料精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雕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精雕机。
技术介绍
玻璃精雕机为数控机床的一种,又名玻璃雕刻机、玻璃打孔机、玻璃磨边机、异形玻璃切割机、玻璃开槽机、精密玻璃成形机。玻璃精雕机其主要应用于各种超薄玻璃的精细加工、异形切割,由于未来电子消费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更多的数码电子显示屏采用了玻璃为显示屏或触摸屏,玻璃精雕机的市场也越来越巨大。现有技术中,玻璃精雕机在工作时,将胚玻璃放置于玻璃精雕机的加工刀具下方的定位机构的放置方式有2种一种是手工操作用手将胚玻璃放置于定位机构上。这种手工操作的方式存在以下弊端胚玻璃放置在定位机构上时必须是一步到位地放置,胚玻璃放置在定位机构后,不能再水平推动胚玻璃,因为水平推动胚玻璃时,胚玻璃可能会与定位机构残留的玻璃削产生摩擦,从而损伤胚玻璃,导致精雕玻璃的合格率较低,这就对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种手工操作的方式,制得的精雕玻璃的合格率也基本只有40-50% ;另外,手工操作还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不利于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另一种是机械操作使用吸附转移机构将胚玻璃放置于定位机构上。但是这种机械操作也存在以下弊端胚玻璃一般是叠放在一起,但玻璃叠放时也易造成精雕玻璃合格率较低,一些大型的手机生产商甚至根本不允许在加工时玻璃间有任何的接触,而对于胚玻璃叠放或者精雕玻璃叠放的情况,这些手机生产商会直接判定不合格;另外,机械操作也存在加工效率低、定位精确度较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机械操作制得的精雕玻璃的合格率基本只有55-60%。综上,现有技术的玻璃精雕机存在制得的精雕玻璃的合格率较低、加工效率低、定位精确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玻璃精雕机存在制得的精雕玻璃的合格率较低、加工效率低、定位精确度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精雕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玻璃精雕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主控系统、用于竖向放置待加工的胚玻璃的放置篮和用于竖向放置由胚玻璃加工成的精雕玻璃的回收篮;该玻璃精雕机还包括依次设于所述基座上并分别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的Y轴运动单元、第一定位机构、中转站和玻璃加工机构,所述玻璃加工机构下方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Y轴运动单元设于所述放置篮和第一定位机构上方,所述中转站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上方;所述Y轴运动单元连接有Z轴运动单元,所述Z轴运动单元一端设置有吸附翻转机构,用于吸取所述放置篮内竖向放置的胚玻璃并将其翻转为水平,所述Z轴运动单元带动胚玻璃向上运动并在所述Y轴运动单元的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上方,所述Z轴运动单元向下运动,将胚玻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内以对胚玻璃进行第一次定位,所述中转站用于吸取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内已进行第一次定位的胚玻璃,并将其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以对胚玻璃进行第二次定位,第二次定位后由所述玻璃加工机构将胚玻璃加工成精雕玻璃; 精雕玻璃加工完毕,则所述中转站吸取精雕玻璃将其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内,所述吸附翻转机构吸取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内的精雕玻璃,并将其由水平翻转为竖向,在所述Y轴运动单元的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放置篮,将精雕玻璃竖向放置于所述回收篮。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Y轴运动单元包括Y轴横梁、Y轴导轨、Y轴伺服电机和Y轴丝杆,所述Y轴横梁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Y轴导轨和Y轴丝杆安装在所述Y轴横梁内,所述Y轴伺服电机与所述Y轴丝杆连接,所述Z轴运动单元通过所述Y轴丝杆安装在所述Y轴导轨上。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放置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台周边的第一固定基准板和由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的第一移动基准板,胚玻璃或者精雕玻璃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台上,则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基准板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基准板与所述第一固定基准板配合对胚玻璃或者精雕玻璃进行定位。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中转站包括Y轴运动机构、与Y轴运动机构连接的Z轴运动机构和与所述Z轴运动机构一端连接的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内的胚玻璃,所述Z轴运动机构带动胚玻璃向上运动并在所述Y轴运动机构的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上方,所述Z轴运动机构向下运动,将胚玻璃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内;或者,所述吸附机构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内的精雕玻璃,并在所述Y轴运动机构的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上方,所述Z轴运动机构向下运动,将精雕玻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内。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第一真空产生机构和与第一真空产生机构连接的第一吸盘。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玻璃加工机构包括加工刀具、以及驱动所述加工刀具三维运动的三维驱动机构。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Z轴运动单元包括Z轴横梁、Z轴导轨、Z轴伺服电机和Z轴丝杆,所述Z轴横梁与所述Y轴运动单元连接,所述Z轴导轨和Z轴丝杆安装在所述Z轴横梁内,所述Z轴伺服电机与所述Z轴丝杆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放置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台周边的第二固定基准板和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的第二移动基准板,胚玻璃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台上,则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基准板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移动基准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基准板配合对胚玻璃进行定位。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吸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构、第二真空产生机构、与所述第二真空产生机构连接的吸盘。在本技术所述的玻璃精雕机中,所述放置篮包括固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放置工位及与所述第一放置工位可拆卸连接的胚玻璃放置平台,所述胚玻璃放置平台上开设有用于竖向放置胚玻璃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回收篮包括固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二放置工位及与所述第二放置工位可拆卸连接的精雕玻璃放置平台,所述精雕玻璃放置平台上开设有用于竖向放置精雕玻璃的第二容置槽。实施本技术的玻璃精雕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胚玻璃和精雕玻璃均竖向取放,避免玻璃间接触造成的玻璃刮花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利用中转站缩短了送料时间,送料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利用Y轴运动单元、中转站、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进行送料和定位,送料精度高,其精度可控制在±0. 02毫米以内;自动化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合格率的影响,也利于提高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产品合格率高,可达到85-95%。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玻璃精雕机实施例的吸附翻转机构吸附胚玻璃时的结构示意 图;图2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玻璃精雕机实施例的Y轴运动单元运送胚玻璃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玻璃精雕机实施例的胚玻璃运送至第一定位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玻璃精雕机实施例的胚玻璃由第一定位机构运送至第二定位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玻璃精雕机实施例的中转站吸附第一定位机构内的胚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玻璃精雕机实施例的中转站将胚玻璃运送至第二定位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主控系统、用于竖向放置待加工的胚玻璃的放置篮(2)和用于竖向放置由胚玻璃加工成的精雕玻璃的回收篮(3);该玻璃精雕机还包括依次设于所述基座(1)上并分别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的Y轴运动单元(4)、第一定位机构(5)、中转站(6)和玻璃加工机构(7),所述玻璃加工机构(7)下方的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系统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8),所述Y轴运动单元(4)设于所述放置篮(2)和第一定位机构(5)上方,所述中转站(6)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和第二定位机构(8)上方;所述Y轴运动单元(4)连接有Z轴运动单元(9),所述Z轴运动单元(9)一端设置有吸附翻转机构(10),用于吸取所述放置篮(2)内竖向放置的胚玻璃并将其翻转为水平,所述Z轴运动单元(9)带动胚玻璃向上运动并在所述Y轴运动单元(4)的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上方,所述Z轴运动单元(9)向下运动,将胚玻璃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内以对胚玻璃进行第一次定位,所述中转站(6)用于吸取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内已进行第一次定位的胚玻璃,并将其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定位机构(8)以对胚玻璃进行第二次定位,第二次定位后由所述玻璃加工机构(7)将胚玻璃加工成精雕玻璃;精雕玻璃加工完毕,则所述中转站(6)吸取精雕玻璃将其移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内,所述吸附翻转机构(10)吸取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内的精雕玻璃,并将其由水平翻转为竖向,在所述Y轴运动单元(4)的驱动下水平移动至所述放置篮(2),将精雕玻璃竖向放置于所述回收篮(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谢建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