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212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系统(1)、废液储存罐(2)、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深度处理系统(4)、污水处理站(6)、用水系统(7),用水系统(7)再与废水收集系统(1)连接形成循环,所述各部件之间均设置有高压送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这种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不仅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净化水可循环使用,无任何排放,而且可以实现铜离子的可回收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液净化循环再生系统,具体是指一种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回暖,中国线路板行业发展随之也普遍回升,据《2009-2012年中国印刷电路板行业发展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将在近年成为世界最大的PCB产业基地,目前占全球市场的30%左右。同时,四川遂宁目前已经是国家审批的“西南电路板(PCB)产业制造基地”,川渝两地方正电子、富士康电子等PCB产业巨头的入驻,沿海大量的线路板厂内迁,PCB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商机。但是,在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比如印制电路板、电镀等工序,在工作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铜粉、铜粒和铜离子,这些铜粉、铜粒和铜离子都需要大量的清洁水进行清洁,而清·洁后的含铜废水内含有大量的铜离子,不能够再次使用,同时含铜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处理也极为不便,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含铜废水处理复杂、不能循环使用的问题,同时,将含铜废水内的铜离子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解决了以往含铜废水处理复杂、成本高的问题。I.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系统、废液储存罐、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深度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用水系统,用水系统再与废水收集系统连接形成循环,所述各部件之间均设置有高压送水泵。所述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包括三通电子阀门和两个并联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所述三通电子阀门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两个并联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的进口端连接。三通电子阀门可任意控制两个出口端,当两个并联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的某一个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查清洗时,只需将其所在的进口端的三通电子阀门出口关闭,即可对其进行排故或清洗,灵活性增加。所述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解槽、自动控制开关、冷却槽、离心泵、温控槽、过滤槽、微处理液沉淀槽,它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和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电解槽、自动控制开关、冷却槽、离心泵、温控槽连接,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电解槽、自动控制开关、冷却槽、离心泵、温控槽、电控箱连接,所述电解槽入口端连接废液输送管,微处理液沉淀槽出口端连接溢流管,溢流管上还设有自动流量控制开关,自动流量控制开关与PLC控制系统和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的深度处理系统还连接有氢氧化铜沉淀槽,深度处理系统与氢氧化铜沉淀槽之间同样设有高压送水泵。深度处理系统采用的酸碱中和处理的方法,其内有一酸碱反应槽,酸碱反应槽内加有氢氧化钠溶液,含铜废水进入到酸碱反应槽内后,铜离子与氢氧化钠的氢氧根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通过高压送水泵送入氢氧化铜沉淀槽,从而可以得到副产品氢氧化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计的这种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不仅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净化水可循环使用,无任何排放,而且可以实现铜离子的可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不为1、废水收集系统;2、废液储存iip ;3、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4、深度处理系统;5、氢氧化铜沉淀槽;6、污水处理站;7、用水系统8、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9、三通电子阀门;10、PLC控制系统;11、废液输送管;12、电解槽;13、自动控制开关;14、冷却槽;15、离心泵;16、温控槽;17、过滤槽;18、微处理液沉淀槽;19、溢流管;20、自动流量控制开关;21、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2.参见图1,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系统I、废液储存罐2、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深度处理系统4、污水处理站6、用水系统7,用水系统7再与废水收集系统I连接形成循环,所述各部件之间均设置有高压送水泵。上述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包括三通电子阀门9和两个并联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所述三通电子阀门9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两个并联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的进口端连接。上述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解槽12、自动控制开关13、冷却槽14、离心泵15、温控槽16、过滤槽17、微处理液沉淀槽18,它还包括PLC控制系统10和电控箱21,所述电控箱21分别与电解槽12、自动控制开关13、冷却槽14、离心泵15、温控槽16连接,PLC控制系统10分别与电解槽12、自动控制开关13、冷却槽14、离心泵15、温控槽16、电控箱21连接,所述电解槽12入口端连接废液输送管11,微处理液沉淀槽18出口端连接溢流管19,溢流管19上还设有自动流量控制开关20,自动流量控制开关20与PLC控制系统10和电控箱21电连接。上述的深度处理系统4还连接有氢氧化铜沉淀槽5,深度处理系统4与氢氧化铜沉淀槽5之间同样设有高压送水泵。在使用过程中,废水收集系统I收集系统经初步过滤后经高压送水泵送入废液储存罐2内存储起来,废液储存罐2内低含铜废水经过高压送水泵进入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内,经过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内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的电解反应将低含铜废水中大部分铜离子还原成铜,经过电解后的低含铜废水称为微处理液,微处理液再经过高压送水泵进入到深度处理系统4,微处理液与深度处理系统4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经过酸碱反应,铜离子和氢氧根形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混合溶液经过高压送水泵进入氢氧化铜沉淀槽5内,经处理即可得到氢氧化铜沉淀,经过深度处理系统4酸碱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污水处理站6进行最终处理即可得到可再次利用的清洁水,清洁水通过高压送水泵送入用水系统7内,用水系统7经过使用后产生的低含铜废水再次进入废水收集系统1,如此循环即可不断将含铜废水进行处理净化和使用。当废液进入到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后,其输液管与三通电子阀门9进口端相连,三通电子阀门9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两个并联的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同时有两个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进行废水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当两个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的某一个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清洗时,只需将与其相连的三通电子阀门9的出口端关闭,即可对其进行排故或者清洗,另一个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依然正常工作,无需停止整个系统,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可应对一般的突发情况。当废液进入到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时,废液输送管11将含铜废液输入电解槽12内,通过电解槽12内的阴阳极电极板的电解过程将铜离子还原成铜并吸附在阴极板 上,经过电解后的微处理液通过自动控制开关13进入到冷却槽14,冷却槽14内的冷却管将微处理液冷却至合适温度后通过15作用进入到温控槽16,温控槽16将合适温度的微处理液送入过滤槽17,通过过滤槽17内的滤袋将微处理内的一些铜粒和其他杂质过滤,最后通入微处理液沉淀槽18,微处理液沉淀槽18经过沉淀过程将微处理液内的微小杂质沉淀后,自动流量控制开关20打开,微处理液通过溢流管19送入到深度处理系统4内。整个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设备8均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10和电控箱21进行监控,并针对所出现的状况做出最快的反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一般的低含铜废水铜离子含量在30g/L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系统(1)、废液储存罐(2)、低含铜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组(3)、深度处理系统(4)、污水处理站(6)、用水系统(7),用水系统(7)再与废水收集系统(1)连接形成循环,所述各部件之间均设置有高压送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建敏张小波张晓蓓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虹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