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1631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其包括传送装置和若干传感控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每个传送带上对应安装有一个传感控制装置,从而在工件滑动至一个传送带上时,该传送带上的传感控制装置能够感应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转动,进而带动工件向前移动,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动力成本和人力,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厂自动化流水线,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空调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
技术介绍
流水线传送装置是进行工位间工件的传递,并把各个工位顺序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手段。而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生产线还都是处于手工作业状态。例如通过若干的工作台进行产品装配、焊接、检漏、组装、包装之间工序的衔接和转换。这样使得产品在各个工作台上的移动完全通过人工来执行,不仅增加了人力投入,同时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而对于目前的一些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虽然其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但在该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运行时,传送带一直处于转动状态,从而浪费了动力成本。·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流水线传送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该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不仅能够节省动力成本和人力,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其包括传送装置和若干传感控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每个传送带上对应安装有一个传感控制装置,以在工件滑动至一个传送带上时,该传送带上的传感控制装置感应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转动,以带动工件向前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传送带均包括主动轮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主动轮之间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受所述传感控制装置控制而滑动,并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传送带还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连接杆,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根连接杆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分别安装在每个传送带的前半部,且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包括反光板和与所述反光板对应设置的光发射/接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还包括用以安装所述光发射/接收器的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弧状滑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发射/接收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竖杆的顶端,所述光发射/接收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内,以使得所述光发射/接收器可在所述滑槽内旋转调节与工件之间的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板和安装有所述光发射/接收器的所述竖杆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两根连接杆的前半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板具有平坦的反光面,所述光发射/接收器具有平坦的光发射/接收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通过设置有若干个传送带,且每个传送带上对应安装有一个传感控制装置,从而在工件滑动至一个传送带上时,该传送带上的传感控制装置能够感应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转动,进而带动工件向前移动,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动力成本和人力,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与工件配合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传感控制装置与工件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传感控制装置与工件配合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传感控制装置与工件配合使用时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主要应用在工业空调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上。所述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包括传送装置和若干传感控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个传送带11,每个传送带11上对应安装有一个传感控制装置,以在工件200滑动至一个传送带11上时,该传送带11上的传感控制装置感应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11转动,从而带动工件200向前移动。每个所述传送带11均包括主动轮12和间隔设置于所述主动轮12之间的从动轮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控制装置主要控制所述主动轮12的滑动,接着所述主动轮12再带动所述从动轮13转动,以实现每个所述传送带11上工件200的移动。每个所述传送带11还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连接杆14,所述主动轮12和所述从动轮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根连接杆14上。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分别安装在每个传送带11的前半部,且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包括反光板21和与所述反光板21对应设置的光发射/接收器22。如图3至图5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还包括用以安装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的竖杆23以及将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安装固定在所述竖杆23上的固定机构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24为螺丝。所述竖杆23上设有弧状滑槽231。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的一端通过所述螺丝24铆接固定在所述竖杆23的顶端,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螺丝24固定在所述滑槽231内。进一步的,所述螺丝24并不是锁死在所述滑槽231内,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的另一端可在所述滑槽231内旋转调节与工件200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200的传送。当工件200尺寸较大或较小时,可松动所述螺丝24并对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的另一端做微调,以使得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与工件200之间的角度适中。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板21和安装有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的所述竖杆23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两根连接杆14的前半部。所述反光板21具有平坦的反光面211,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具有平坦的光发射/接收面221,从而在传送工件200时,可通过安装在一个传送带11上的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发射并接收经所述反光板21或工件200反射回来的光反射信号,从而判断该传送带11上是否有工件200,进而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判断并控制下一个传送带11转动,以带动工件200向前移动。本技术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在使用时,首先第一个传送带11转动并带动工件200向前移动,当工件200在该传送带11上开始移动时,下一个传送带11是静止不动的,此时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发射出的平行光经所述反光板21反射后,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接收到的光反射信号也是相互平行的,从而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判断该传送带11上没有工件200,进而无需控制下一个传送带11转动;而当工件200移动至该传送带11上的所述反光板21位置处并遮住所述反光板21时,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发射出的平行光照射到工件200表面后会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反射,从而导致所述光发射/接收器22接收到的光反射信号也是不规则的,从而所述传感控制装置可判断出该传送带11上有工件200,进而控制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11转动,以带动工件200向前移动。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只有在工件 200滑移至一个传送带11上的反光板21位置处并遮住所述反光板21时,所述传感控制装置才会在接收到自工件200表面反射的光反射信号后,控制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11转动,进而带动工件200向前移动;而在其他情况下,所述传送带11都是静止不动的。对于传送带11 一直处于转动状态下的现有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本技术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不仅节省了动力成本和人力,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100通过设置有若干个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传送带触发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和若干传感控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每个传送带上对应安装有一个传感控制装置,以在工件滑动至一个传送带上时,该传送带上的传感控制装置感应并启动下一个传送带转动,以带动工件向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成宝刘明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