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091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该系统由固定机构、支架及起吊机构所构成;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测深杆、固定导轨、丝杠、丝杠手柄、固定卡、转向座、管固定卡、定位导轨、定位挡板、吊环、涨紧器及固定拉杆;所述定位导轨纵向设置于船舷外侧,所述固定导轨垂直对应定位导轨横向设置于船舷弦面上,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定位测深杆平行重叠于定位导轨以便于进行水深测试。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底座、绞盘、吊杆、加强筋、吊缆及导向轮;所述吊杆顶部呈弯折状,吊杆上部间隔设有导向轮,并与吊杆下部设有的绞盘及吊缆配合升降起吊测深杆。该系统有效解决了海上测深中存在的安全性能较差、测试设备易被腐蚀海损及难以检修维护等难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进行海上测深通常是将测深杆上的水深测试设备固定捆绑安装于船舷外侦牝采用该形式固定水深测试设备,用于测水深作业的设备即多波束换能器安装后,往往会超出船底外侧,易触礁搁浅,安全性能较差;且由于水深测试设备固定后长期置于海水中,极易被腐蚀海损;由于安装于船舷外侧的水深测试设备固定捆绑时操作难度大,需耗时耗力,因此难以对水深测试设备进行日常的检修维护工作,会直接影响水深测试设备测试的精确可靠性。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的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保证海上测深作业的精准及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固定机构、支架及起吊机构三个部分所构成;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测深杆、固定导轨、丝杠、丝杠手柄、固定卡、转向座、管固定卡、定位导轨、定位挡板、吊环、涨紧器及固定拉杆;所述定位导轨纵向设置于船舷外侧,所述固定导轨垂直对应定位导轨横向设置于船舷弦面上,且定位导轨与固定导轨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定位导轨上部设有用于定位测深杆的管固定卡,定位导轨下部一侧设有用于限位测深杆的定位挡板,定位测深杆平行重叠于定位导轨;所述固定导轨上设有丝杠,丝杠上设有与其配合运行的转向座,丝杠端头连接丝杠手柄,且转向座上设有用以固定测深杆的固定卡;所述固定导轨底部对应设有斜拉涨紧器,分别与固定于船舷内侧的固定拉杆连接;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其上部设有弧形支架顶托,即所述支架上端面呈凹弧面,所述支架安装于固定机构与起吊机构之间的船舷内侧甲板上;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底座、绞盘、吊杆、吊缆及导向轮;所述吊杆顶部呈弯折状,所述吊杆上部间隔设有导向轮,并与吊杆下部设有的绞盘及吊缆配合升降;所述起吊机构安装在船头部位,即起吊机构通过其吊杆底部设有的底座安装于船头内侧的甲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种海洋多波束换能器的安装使用,操作方便,性能安全可靠;该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有效解决现有海上测深中存在的安全性能较差、测试设备易被腐蚀海损,且难以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等难题;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海上测深作业的安全可靠;该系统操作无需提供能源,因此符合环保无污染理念,在海上测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效果非常显著。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于船舷舷面的固定导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I固定机构,1-1测深杆,1-2固定导轨,1-3丝杠,1-4丝杠手柄,1-5固定卡,1-6转 向座,1-7管固定卡,1-8定位导轨,1-9定位挡板,1-10吊环,1-11涨紧器,1-12固定拉杆;2支架,2-1弧形支架顶托;3起吊机构,3-1底座,3-2绞盘,3-3吊杆,3-4加强筋,3-5吊缆,3-6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如图I、图2所示,一种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该系统由固定机构、支架及起吊机构三个部分所构成;所述固定机构I包括测深杆1-1、固定导轨1-2、丝杠1-3、丝杠手柄1_4、固定卡1-5、转向座1-6、管固定卡1-7、定位导轨1-8、定位挡板1-9、吊环1_10、涨紧器1_11及固定拉杆1_12。所述定位导轨1-8纵向设置于船舷外侧,所述固定导轨1-2垂直对应定位导轨1-8横向设置于船舷弦面上,可采用两颗弦钉将固定导轨1-2固定于船舷弦面上;且定位导轨1-8与固定导轨1-2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定位导轨1-8上部设有管固定卡1-7,即开合式管固定卡1-7可将定位测深杆1-1上端对应固定于定位导轨1-8上部;定位导轨1-8下部一侧设有用于限位测深杆1-1的定位挡板1-9,定位测深杆1-1平行重叠于定位导轨1-8。所述固定导轨1-2上设有丝杠1-3,丝杠1-3上设有转向座1_6,丝杠1_3端头连接丝杠手柄1-4 ;转向座1-6与丝杠1-3配合,通过丝杠手柄1-4的操作使得转向座1-6在固定导轨1-2上运行,即可调节其在固定导轨1-2上的缩进;所述转向座1-6与丝杠1-3平行或垂直方向分别设有转向轴承,便于转向座1-6灵活转向,并通过转向座1-6上设有的固定卡1-5用以固定测深杆1-1。所述固定导轨1-2底部对应设有斜拉涨紧器1-11,分别与固定于船舷内侧的固定拉杆1-12连接。所述支架2为框架结构,其上部设有弧形支架顶托2-1,即所述支架2上端面呈凹弧面,便于更加稳固放置测深设备。所述支架2安装于固定机构I与起吊机构3之间的船舷内侧甲板上,即支架2安装位置需根据测深设备吃水及固定测深杆1-1和起吊测深设备两者位置关系确定,固定机构I与起吊机构3之间距离通常为2. 5-3米,且支架2则临近起吊机构3 —侧位置,以便于支撑托住测深杆1-1下部连接的测深设备。所述起吊机构3包括底座3_1、绞盘3_2、吊杆3_3、吊缆3_5及导向轮3_6 ;所述起吊机构3安装在船头部位,所述吊杆3-3顶部呈弯折状,所述吊杆3-3上部间隔设有导向轮3-6,并与吊杆3-3下部设有的绞盘3-2及吊缆3-5配合升降起吊测深杆1_1 ;所述吊杆3_3底部设有的底座3-1安装于船头内侧的甲板上。所述吊杆3-3上部弯折处斜向设有加强筋3-4,以便加固吊杆3_3的支撑强度。所述测深杆1-1下部设有的吊环1-10用于与吊缆3-5的吊钩连接;测深杆1_1上还设有与测深设备对接的法兰盘。该系统各组成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更加利于该系统防腐防锈,延长使用寿命O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应用时,测深设备多波束换能器通过法兰盘连接固定于测深杆上,测深杆上部固定于固定卡,吊缆前端的吊钩与固定测深设备的测深杆下部设有的吊环连接,下水前测深杆由支架托起于舷内,用绞盘将测深杆整体起吊至超出船舷位置,即测深设备超出舷面,同步进行,通过旋动丝杠手柄操纵固定导轨将测深杆平移,推至船舷外侧;缓慢通过绞盘施放吊缆至测深杆垂直入水,即将测深杆底部连接的测深设备多波束换能器放入水中,旋动丝杠手柄收紧将测深杆贴于定位导轨重叠固定,操纵固定导轨将测深杆拉紧固定;收起时反之操作即可。将测深设备多波束换能器置于船舷外侧,通过定位导轨定位升降姿态不变,保证置于水中的深度和角度不变;这样,即可改变检测校准通常为两个月一次的现状,保证每天升降定位均可校准,提高工作效率,且位置准确无误,测试数据精确;应用后通过起吊机构将测深设备收进船舷中,整体平移,安装操作简便易行;且更加利于该系统防腐防锈,延长使用寿命。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固定机构、支架及起吊机构三个部分所构成;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测深杆、固定导轨、丝杠、丝杠手柄、固定卡、转向座、管固定卡、定位导轨、定位挡板、吊环、涨紧器及固定拉杆; 所述定位导轨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多功能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固定机构、支架及起吊机构三个部分所构成;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测深杆、固定导轨、丝杠、丝杠手柄、固定卡、转向座、管固定卡、定位导轨、定位挡板、吊环、涨紧器及固定拉杆;所述定位导轨纵向设置于船舷外侧,所述固定导轨垂直对应定位导轨横向设置于船舷弦面上,且定位导轨与固定导轨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定位导轨上部设有用于定位测深杆的管固定卡,定位导轨下部一侧设有用于限位测深杆的定位挡板,定位测深杆平行重叠于定位导轨;所述固定导轨上设有丝杠,丝杠上设有与其配合运行的转向座,丝杠端头连接丝杠手柄,且转向座上设有用以固定测深杆的固定卡;所述固定导轨底部对应设有斜拉涨紧器,分别与固定于船舷内侧的固定拉杆连接;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其上部设有弧形支架顶托,即所述支架上端面呈凹弧面,所述支架安装于固定机构与起吊机构之间的船舷内侧甲板上;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底座、绞盘、吊杆、吊缆及导向轮;所述吊杆顶部呈弯折状,所述吊杆上部间隔设有导向轮,并与吊杆下部设有的绞盘及吊缆配合升降;所述起吊机构安装在船头部位,即起吊机构通过其吊杆底部设有的底座安装于船头内侧的甲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张安民汪连贺冯麟周菲卫国兵边志刚梁佳刘军孟森杨习成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事局海测大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