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勐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0422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1:10
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安装在汽车前部底盘下的投射为矩形图案的激光发射器,另一部分是安装在车辆底盘后部的车载夜视摄像头,第三部分是整个装置的电源控制开关。本装置的激光器将激光矩形图案投影至障碍物上,矩形的长等于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轴距,宽等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值,使驾驶者在驾驶室内行驶状态下即可进行准确的主观对比判断和操作,这样既避免了障碍物可能造成的刮底伤害,也相应的增加了对于可通过障碍物时的驾驶乐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实用技术产品,涉及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已 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人们驾驶汽车经常要行驶在城市铺装路面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凹凸不平的路况上。而汽车自身的底盘最小离地间隙有限,一旦驶入凹凸不平的路上,会因为障碍物体的高度、宽度、深度大于自身底盘的离地间隙而造成车辆被障碍物刮到底盘,轻者损坏底盘外表面,重者损坏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油箱,或排气筒等贵重部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公知的针对汽车底盘的保护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被动防护,即在底盘重要部位安装底盘护板或进行防护防腐喷涂,这种方式弊端在于仅能防护较为轻微的底盘刮蹭,而且需要较高的费用,需要对车辆底盘进行升起后的整体作业,比较费时费力。另一种处于专利技术阶段,为主动防护,通过仪器测量底盘与地面的垂直高度和设定的安全距离的比较来判断,如测量高度高于安全距离,则车辆无法通过,测量高度低于安全距离则可以通过,对于驾驶员进行蜂鸣报警来提示。但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实际生活中,汽车在需要进行底盘防护时都是处于行驶状态下的,而当位于汽车底盘正下方的测距仪测到垂直方向的垂直高度时,车辆前部基本已经位于障碍物上方了,此时才发现无法通过,那么驾驶员只有采用倒车这个方式来避免刮底,这在现实中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而且由于测距仪为点发射的形式测量,所以这种方式对于测量很小面积的凸起或凹下的障碍物有很大的盲区,会导致单个汽车轮陷入凹下障碍坑。这种方式只是理论设计,并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是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目的是让驾驶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本装置预先判断前方的障碍物的凹凸和高度、宽度,并且通过与车辆底盘最小离地间隙值(高度)和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宽度)进行肉眼可见的直观比较,来判断是否可以通过障碍物,这样既避免了障碍物可能造成的刮底伤害,也相应的增加了对于可通过障碍物时的驾驶乐趣。本技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障碍物的所有形态,且经过了反复实际测试,一般的障碍物分为凸起物和凹下物两种,普通的底盘监测仅仅考虑了凸起物,而凹下坑同样会形成很严重的刮底。另外,障碍物的高度和宽度是同样关键的数据,因为有些时候即使障碍物高度高于车辆离地间隙值,但宽度大于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车辆也是可以通过障碍的。普通的底盘监测仅仅考虑了障碍物高度,会造成很多误报,比如一个宽度很大的斜坡高度远大于车辆离地间隙值,宽度却也大于车辆宽度,但通过它对于一般汽车都是可以的,误报让驾驶者丧失了驾驶乐趣。本技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车辆在行驶时距离障碍物还有10米距离,就让驾驶者能够判断和比较是否可以通过障碍物,避免了由于离障碍物过近停车或突然缓慢行驶带来的不便和不适,从而可以让驾驶员提前预判和处理。本技术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包括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安装在汽车前部底盘下的投射为矩形图案的激光发射器,电源使用车载电源,该部件通过预先设定,使红色或绿色的激光束在车辆距障碍物前方10米时投影,投影的矩形长度等于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宽度等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值,因为红色或绿色激光具有穿透力强,且投影为绝对直线的特点,激光矩形图案投射在障碍物表面,让驾驶员在驾驶室无需停车即可肉眼看到,进行主观判断,而且由于激光器是固定于汽车底盘上,其发射的矩形的长是平行于汽车底盘,宽是垂直于汽车底盘的,这样即使汽车同轴两轮处于不同高度,直观的激光投影也能很好的让驾驶者判断是否可以跨过或绕过障碍物。另一部分是安装在车辆底盘后部的车载夜视摄像头,该摄像头与激光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供电为车用电源12V DC,可以输出视频信号到车载液晶屏或导航GPS系统显示屏,以便在夜间光线差时或者移动障碍物进入车辆前后轮之间时显示底盘与地面间的实时图像,使驾驶员能够通过车辆内部显示屏看到情况,屏幕显示上有经过测量标出的距离标线,以此主观判断操作。第三部分是整个部分的电源控制开关,用来让驾驶者在认为有必要使用的路段开启整个装置,平整的铺装路面不必开启。本装置特点在于将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和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值,作为长和宽的矩形以I : I尺寸投影至障碍物上显示,使驾驶者在驾驶室内行驶状态下即可进行准确对比判断和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侧平视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侧平视实施示意图。图中1激光发射器, 2,夜视摄像头 3,车载电源 4,电源开关5,车载或导航显示屏 6,电源线 7,视频线 8,汽车 9,障碍物10,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 11,地面A,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宽度 B,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高度W,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H,车辆最小离地间隙高度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本装置的激光发射器(I)安装在汽车(8)底盘的前端正中轴最低部位。夜视摄像头(2)应该与激光发射器(I)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稍后位置安装,位置位于车辆前后轮之间靠近后轮位置。电源线(6)需连接电源开关(4)并连接在设备与车载电源(3)的正负极上,视频线(7)需正确连接在车载或导航显示屏(5)上。在图I和图2中,实际使用时,汽车⑶内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认为已经进入崎岖路段,即可接通本装置的电源开关(4),此时安装在汽车(8)底盘前端的激光发射器(I)投射出矩形的投影(10),此投影在汽车(8)距离障碍物(9)十米时显示在障碍物上。此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10)的投影宽度(A)等于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W),此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高度(B)等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高度(H)。这样驾驶员就用肉眼清晰的看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10)在障碍物(9)上显示的图案。如果障碍物(9)的高度大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高度(B)而且障碍物(9)的宽度小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宽度(A),则车辆无法通过障碍物。如果障碍物(9)的高度小于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矩形投影高度(B),则车辆可以通过障碍物,使车辆预防刮底。如果遇到能见度差或夜间行车,驾驶员可以参看车载或导航显示屏(5)上显示的安装在汽车(8)底盘上的夜视摄像头(2)所拍摄的视频图像,由于此摄像头具有夜视功能,而且与激光发射器(I)在同一水平线上,还标有距离标线,驾驶员很容易通过视频观察到激光发射器(I)在障碍物(9)上显示的矩形的投影(10)的图案,从而判断障碍物的高度宽度,使车辆预防刮底。如果有活动的障碍物进入到前后轮之间,此时驾驶员可以参看车载或导航显示屏(5)上显示的安 装在汽车(8)底盘上的夜视摄像头(2)所拍摄的视频图像,由于此摄像头具有夜视功能,标有距离标线,驾驶员很容易通过视频观察到位于车下的障碍物,从而判断障碍物的高度宽度,使车辆预防刮底。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安装在汽车前部底盘下的投射为矩形图案的激光发射器,另一部分是安装在车辆底盘后部的车载夜视摄像头,第三部分是整个装置的电源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将激光矩形图案投影至障碍物上,矩形的长等于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宽等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值,使驾驶者在驾驶室内行驶状态下即可进行准确的主观对比判断和操作,避免车辆刮底。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预防刮底装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安装在汽车前部底盘下的投射为矩形图案的激光发射器,另一部分是安装在车辆底盘后部的车载夜视摄像头,第三部分是整个装置的电源控制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将激光矩形图案投影至障碍物上,矩形的长等于汽车同轴轮的轮胎内侧间距,宽等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值,使驾驶者在驾驶室内行驶状态下即可进行准确的主观对比判断和操作,避免车辆刮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勐
申请(专利权)人:于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