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559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09:38
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水箱、过滤箱,所述的清洗箱体顶端通过中间两个输水管连接水箱,右端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通过连接水管连接水箱;所述的清洗箱体内部上端为清洗室,下端为集水室,所述的清洗室内部中间装置旋转轮装置,所述的旋转轮装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左侧设置左挡水板,右螺旋藻清洗区右侧设置右挡水板,所述的清洗室下端中间、集水室内部上端中间为集藻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清除螺旋藻中所带的泥沙或是其他杂质,避免了人力清洗,节约了时间与成本,并且具有清洗效果好、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藻又称蓝藻,因其螺旋形结构而得名。其优质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较鱼肉高出3倍之多(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8%)。同时,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8种人体无法自行制造的氨基酸、多种矿物元素和丰富的β-胡萝卜素、γ-次亚麻油酸(简称GLA),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誉为“21世纪最理想和最完美的食品”。螺旋藻具有抗衰老、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养肝护胃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螺旋藻,主要为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螺旋藻在加工之前,需要将原材料进行清理,因为螺旋藻原料中可能含有不同大小的泥、沙、小石头等杂物,如不清理将会影响加工的效果和产品的质量。目前,生产企业一般是采用人工搅拌或是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清洗,清洗时间较长,清洗效果较差、清洗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可以有效清除螺旋藻中所带的泥沙或是其他杂质,避免了人力清洗,节约了时间与成本,并且具有清洗效果好、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水箱、过滤箱,所述的清洗箱体顶端通过中间两个输水管连接水箱,右端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通过连接水管连接水箱;所述的清洗箱体内部上端为清洗室,下端为集水室,所述的清洗室内部中间装置旋转轮装置,所述的旋转轮装置由转动电机、电动转轴、旋转叶轮构成,所述的转动电机装置在清洗箱体顶面中间,所述的旋转轮装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左侧设置左挡水板,右螺旋藻清洗区右侧设置右挡水板,所述的清洗室下端中间、集水室内部上端中间为集藻室,所述的集藻室上端设置进藻门,所述的集藻室左右两侧上端各装置一个集沙室,分别为左集沙室、右集沙室,所述的左集沙室、右集沙室外端各设置一个出沙管,所述的出沙管上设置控制阀门,所述的集藻室下端中间设置出藻管,所述的出藻管穿出集水室。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各由一个由左冲流栅格网、一个右冲流栅格网与清洗室上下面构成,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下端连接集藻室,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相对称设置,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左挡水板中间下端连接左集沙室,右螺旋藻清洗区、右挡水板中间下端连接右集沙室。所述的清洗室底面左右两端为镂空金属板。所述的连接水管上装置微型水泵。所述的旋转叶轮的数量不少于五组,所述的五组旋转叶轮由上向下装置在电动转轴上,旋转叶轮的尺寸由上至下递减。所述的左挡水板、右挡水板上各装置多个泥沙收集管。所述的过滤箱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不锈钢金属过滤板、陶瓷微孔过滤板。所述的清洗箱体为倒等腰梯形箱体。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螺旋藻置于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中,然后水箱中的水进入至清洗室内部,经旋转轮装置旋转带动水流旋转冲洗螺旋藻清洗区内的螺旋藻,清洗过程中,泥沙进入挡水板上的泥沙收集管或是集沙室中,螺旋藻清洗后进入集藻室中,通过出藻管排出,水流经过滤箱过滤后进入水箱中,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可以有效清除螺旋藻中所带的泥沙或是其他杂质,避免了人力清洗,节约了时间与成本,并且具有清洗效果好、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洗箱体;2-水箱;3-过滤箱;4-输水管;5-出水管;6-连接水管;7-清洗室;8-集水室;9-旋转轮装置;10-转动电机;11-电动转轴;12-旋转叶轮;13-左螺旋藻清洗区;14-右螺旋藻清洗区;15-左挡水板;16-右挡水板;17-集藻室;18-进藻门;19-左集沙室;20-右集沙室;21-出沙管;22-控制阀门;23-出藻管;24-左冲流栅格网;25-右冲流栅格网;26-镂空金属板;27-微型水泵;28-泥沙收集管;29-不锈钢金属过滤板;30-陶瓷微孔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1、水箱2、过滤箱3,所述的清洗箱体1顶端通过中间两个输水管4连接水箱2,右端底部通过出水管5连接过滤箱3,所述的过滤箱3通过连接水管6连接水箱2;所述的清洗箱体1内部上端为清洗室7,下端为集水室8,所述的清洗室7内部中间装置旋转轮装置9,所述的旋转轮装置9由转动电机10、电动转轴11、旋转叶轮12构成,所述的转动电机10装置在清洗箱体1顶面中间,所述的旋转轮装置9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螺旋藻清洗区13、右螺旋藻清洗区14,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13左侧设置左挡水板15,右螺旋藻清洗区14右侧设置右挡水板16,所述的清洗室7下端中间、集水室8内部上端中间为集藻室17,所述的集藻室17上端设置进藻门18,所述的集藻室17左右两侧上端各装置一个集沙室,分别为左集沙室19、右集沙室20,所述的左集沙室19、右集沙室20外端各设置一个出沙管21,所述的出沙管21上设置控制阀门22,所述的集藻室17下端中间设置出藻管23,所述的出藻管23穿出集水室8。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13、右螺旋藻清洗区14各由一个左冲流栅格网24、一个右冲流栅格网25与清洗室7上下面构成,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13、右螺旋藻清洗区14下端连接集藻室17,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13、右螺旋藻清洗区14相对称设置,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13、右螺旋藻清洗区14向内倾斜设置。实施例3如图1所示,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13、左挡水板15中间下端连接左集沙室19,右螺旋藻清洗区14、右挡水板16中间下端连接右集沙室20。实施例4如图1所示,所述的清洗室7底面左右两端为镂空金属板26。实施例5如图1所示,所述的连接水管6上装置微型水泵27。实施例6如图1所示,所述的旋转叶轮12的数量不少于五组,所述的五组旋转叶轮12由上向下装置在电动转轴11上,旋转叶轮12的尺寸由上至下递减。实施例7如图1所示,所述的左挡水板15、右挡水板16上各装置多个泥沙收集管28。实施例8如图1所示,所述的过滤箱3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不锈钢金属过滤板29、陶瓷微孔过滤板30。实施例9如图1所示,所述的清洗箱体1为倒等腰梯形箱体。实施例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螺旋藻置于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中,然后水箱中的水进入至清洗室内部,经旋转轮装置旋转带动水流旋转冲洗螺旋藻清洗区内的螺旋藻,清洗过程中,泥沙进入挡水板上的泥沙收集管或是集沙室中,螺旋藻清洗后进入集藻室中,通过出藻管排出,水流经过滤箱过滤后进入水箱中,循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水箱、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箱体顶端通过中间两个输水管连接水箱,右端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通过连接水管连接水箱;所述的清洗箱体内部上端为清洗室,下端为集水室,所述的清洗室内部中间装置旋转轮装置,所述的旋转轮装置由转动电机、电动转轴、旋转叶轮构成,所述的转动电机装置在清洗箱体顶面中间,所述的旋转轮装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左侧设置左挡水板,右螺旋藻清洗区右侧设置右挡水板,所述的清洗室下端中间、集水室内部上端中间为集藻室,所述的集藻室上端设置进藻门,所述的集藻室左右两侧上端各装置一个集沙室,分别为左集沙室、右集沙室,所述的左集沙室、右集沙室外端各设置一个出沙管,所述的出沙管上设置控制阀门,所述的集藻室下端中间设置出藻管,所述的出藻管穿出集水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去泥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水箱、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箱体顶端通过中间两个输水管连接水箱,右端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通过连接水管连接水箱;所述的清洗箱体内部上端为清洗室,下端为集水室,所述的清洗室内部中间装置旋转轮装置,所述的旋转轮装置由转动电机、电动转轴、旋转叶轮构成,所述的转动电机装置在清洗箱体顶面中间,所述的旋转轮装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所述的左螺旋藻清洗区左侧设置左挡水板,右螺旋藻清洗区右侧设置右挡水板,所述的清洗室下端中间、集水室内部上端中间为集藻室,所述的集藻室上端设置进藻门,所述的集藻室左右两侧上端各装置一个集沙室,分别为左集沙室、右集沙室,所述的左集沙室、右集沙室外端各设置一个出沙管,所述的出沙管上设置控制阀门,所述的集藻室下端中间设置出藻管,所述的出藻管穿出集水室;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各由一个左冲流栅格网、一个右冲流栅格网与清洗室上下面构成,所述左螺旋藻清洗区、右螺旋藻清洗区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漫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华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