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氮气处理高炉铁水生产钢锭模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997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吹氮气处理高炉铁水生产钢锭模的工艺方法,是在铸造钢锭模前向盛有铁水的铁水罐内吹氮气,通过吹氮气可以抑制铁水中石墨析出,稳定铁水成分。在吹氮气的搅拌作用下,混匀了铁水成分和温度,促进铁水中夹渣和夹杂的上浮,从而提高了浇注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钢锭模的质量。用这种方法浇注出的钢锭模,其高温强度可提高10~15%,废劳裂纹扩展门坎值提高30%以上,模耗降低1.52kg/t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铸造用铁水处理技术。铸铁质钢锭模是炼钢生产的重要工具,钢锭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炼钢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好坏。而决定于钢锭模质量的因素除与铸造技术有关外,还与铸造用铁水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本专利技术做出之前,常规的生产钢锭模的工艺方法是将高炉或化铁炉铁水倒入铁水罐后直接浇铸成钢锭模,由于铁水的含碳量较高,在高炉或化铁炉出铁至浇注过程中,随着铁水温度的变化,其中的碳将以鳞片状石墨形态不断析出,从而使铁水成分发生变化,同时也因铁水罐内铁水温度不均,内含的夹杂不能很好排除,使得铸造出的钢锭模质量较差,废品较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铁水的予处理方法,它是通过向盛有铁水的铁水罐内吹入氮气,改善铁水中石墨形态与分布,抑制碳的析出,混匀温度和成分,促进铁水中夹杂的上浮和排除,从而提高铸造钢锭模的综合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就是在高炉铁水倒入铁水罐后和浇注钢锭模的中间加一往盛有铁水的铁水罐内吹氮气工序,这种吹氮气可以通过喷枪进行顶吹或通过透气砖进行底吹,其供气的压力和流量视铁水罐容积的大小而定。向铁水中吹氮气的主要作用就是搅拌,这种搅拌可使铁水中的石墨尖部变钝,抑制其聚集析出,从而稳定铁水成分;这种搅拌使铁水罐内的铁水温度及成分混匀,改善铁水的内部质量;这种搅拌能促进铁水中杂渣和夹杂的上浮,提高铁水的纯净度。本专利技术的之上述内容及其效果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中国某钢铁公司轧辊厂在浇铸Fx10.5t大扁型钢锭模的生产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向高炉铁水中吹氮气,其工艺流程是高炉出铁→100t铁水罐→20t铁水罐→20t铁水罐底吹氮气→浇注Fx10.5t钢锭模其吹氮气的压力是0.1~0.5MPa,流量是0.1~0.8m3(标准)/min。用这种工艺方法浇铸出钢锭模的铸铁共晶团由原来的5~7级降到3~5级,高温强度提高10~15%。疲劳裂纹扩展门坎值提高30%以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铸出的钢锭模,其模耗降低1.52kg/t钢,实际寿命提高10.73%。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在浇铸钢锭模前向盛有铁水的铁水罐内吹入氮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向铁水罐内的吹氮气可是通过喷枪进行顶吹或通过透气砖进行底吹。全文摘要一种,是在铸造钢锭模前向盛有铁水的铁水罐内吹氮气,通过吹氮气可以抑制铁水中石墨析出,稳定铁水成分。在吹氮气的搅拌作用下,混匀了铁水成分和温度,促进铁水中夹渣和夹杂的上浮,从而提高了浇注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钢锭模的质量。用这种方法浇注出的钢锭模,其高温强度可提高10~15%,废劳裂纹扩展门坎值提高30%以上,模耗降低1.52kg/t钢。文档编号B22D7/06GK1076394SQ9310071公开日1993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超, 郑光华, 王久彬 申请人:鞍山钢铁公司, 鞍山钢铁公司轧辊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氮气处理高炉铁水生产钢锭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铸钢锭模前向盛有铁水的铁水罐内吹入氮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郑光华王久彬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轧辊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