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料装置及应用其的数控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927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及应用其的数控机床,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一定位装置、一动力装置、一与动力装置连接的送料件以及一置料装置,所述置料装置朝向送料件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送料件与所述连通孔相通,所述动力装置与置料装置连接于定位装置,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待加工产品装夹到位,从而能保证产品的尺寸要求;而且可连续加工,还能保证速度;一个操作员可一次操作多台设备,从而生产效率高;此外,不用人工装夹,还能避免人工受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及应用其的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在加工产品时,产品需要进行送料与定位,现有的做法是通过人工用手将产品送到数控机床的夹头中,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人工工作时间久了,一是很难准确每次都将产品送到夹头的规定位置,从而导致加工的产品装夹不到位,使得产品尺寸达不到要求;此外,人工工作容易疲劳,而且速度不能保证,从而会使得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及应用其的 数控机床,其能保证加工产品的尺寸要求,而且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包括一定位装置、一动力装置、一与动力装置连接的送料件以及一置料装置,所述置料装置朝向送料件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送料件与所述连通孔相通,所述动力装置与置料装置连接于定位装置。所述置料装置包括一弹夹套,所述弹夹套包括一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上方的顶板,所述主体一侧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底壁下端设置有所述连通孔。所述置料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弹夹套容置槽内的第一拨动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拨动件与弹夹套顶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置料装置与定位装置通过一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置料装置与固定装置可拆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连接于定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定位套、一设置于定位套上端一侧的定位块、一与定位块连接的第二拨动开关、一设置于定位块一侧的固定块以及设置于第二拨动开关与固定块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定位套设置有供容纳弹夹套下端的一容置空间,所述弹夹套容置槽底壁上设置有供第二拨动开关一端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相互连接的上下调节板以及左右调节板,所述动力装置与置料装置连接于上下调节板。所述上下调节板朝向左右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对应的,所述左右调节板朝向上下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台,且左右调节板下端也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动力装置为一气缸,所述送料件为与气缸连接的活塞杆或者与气缸轴固接的顶针。一种数控机床,包括一工作台面、一夹头、一控制装置、刀具,还包括所述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自动送料装置的定位装置与工作台面连接。所述自动送料装置与定位装置的左右调节板连接,对应左右调节板下端的燕尾槽,所述工作台面上端也设置有凸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保证待加工产品装夹到位,从而能保证产品的尺寸要求;而且可连续加工,还能保证速度;一个操作员可一次操作多台设备,从而生产效率高;此外,不用人工装夹,还能避免人工受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数控机床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数控机床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送料装置剖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数控机床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3所述,本技术自动送料装置包括一定位装置I、一动力装置2、一与动力装置2连接的送料件3以及一置料装置4,所述置料装置4朝向送料件3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孔414,所述送料件3与所述连通孔414相通,所述动力装置2与置料装置4连接于定位装置I。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装置I包括一相互连接的上下调节板11以及左右调节板12,且上下调节板11能相对左右调节板12上下移动。其中,所述上下调节板11包括一本体111以及连接于本体111 一端的固定板112,所述上下调节板本体111与固定板112的一侧一起共同形成一燕尾槽113,且燕尾槽113朝向左右调节板12,也就是说,所述上下调节板11朝向左右调节板12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113。所述左右调节板12包括一连接板121以及设置于连接板121下端的底板122,所述连接板121朝向上下调节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与上下调节板11燕尾槽113相匹配的凸台123,也即是说,所述左右调节板12朝向上下调节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与上下调节板11燕尾槽113相匹配的凸台124 ;所述底板122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本体1221以及与底板本体1221连接的固定件1222,所述底板本体1221与固定件1222连接后,下端共同形成一燕尾槽124,即底板122下端设置有燕尾槽124,也即是说,所述左右调节板12下端设置有燕尾槽124。组装的时候,所述左右调节板12的凸台123推入上下调节板11的燕尾槽113内,从而所述上下调节板11与左右调节板12连接且能相对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2为一气缸,所述送料件3为与气缸连接的活塞杆或者与气缸轴固接的顶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2也可为电机等有同样功能的公知装置。如图1、4所示,所述动力装置2通过一定位板5连接于定位装置I。所述动力装置2固连接于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连接于定位装置1,具体的说,所述动力装置2通过螺丝51固定连接于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通过螺丝(图未示)固定连接于定位装置I的上下调节板11。所述定位板5中间设置有通孔52,以供送料件3穿过。如图1、3、4所示,所述置料装置4包括一弹夹套41、一第一拨动件42以及一第一弹簧43。所述弹夹套41包括一主体411以及设置于主体411上方的顶板4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412通过螺丝固定于主体411上方,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板412可以是与主体411 一体成型。所述主体411 一侧设置有容置槽413以容纳待加工产品6,主体411另一侧即容置槽413底壁下端设置所述连通孔414,且容置槽413底壁还设置有定位孔415。所述第一拨动件42设置于主体411容置槽413内,较佳地,所述第一拨动件42 —端突出于主体411容置槽413外,所述第一弹簧43设置于第一拨动件42上端与弹夹套41顶板412之间。往主体411容置槽413内放待加工产品6,使得待加工产品6逐一上下排列于主体411容置槽413内,且待加工产品6 —端会突出于主体411容置槽413外,且最下端的待加工产品6另一端朝向弹夹套41的连通孔414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拨动件42下端抵靠产品,在第一弹簧43的作用下,待加工产品6 —直受到往下的压力,从而当最下面的待加工产品6被顶出去之后,上面的待加工产品6往下移动,如此,弹夹套41容置槽413最下端的每一次个待加工产品6都能移动到弹夹套41容置槽413的最下端而被顶出去加工。在往弹夹套41里装待加工产品6时,往上拨动第一拨动件42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置料装置 4可以只包括一弹夹套41,也就是说不设置第一拨动件42与第一弹簧43,如此在加工的时候,待加工产品6可以利用重力往下移动。如图1、3、4所述,所述置料装置4与定位装置I通过一固定装置7连接,所述置料装置4与固定装置7可拆连接,固定装置7连接于定位装置I。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一定位套71、一设置于定位套71上端一侧的定位块72、一与定位块72连接的第二拨动开关73、一设置于定位块72 —侧的固定块74以及设置于第二拨动开关73与固定块74之间的第二弹簧75。所述定位套71包括一本体711以及自本体711往一侧延伸的连接部712,其中,所述定位套71本体711上端一侧往下开口形成一容置空间713以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装置、一动力装置、一与动力装置连接的送料件以及一置料装置,所述置料装置朝向送料件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送料件与所述连通孔相通,所述动力装置与置料装置连接于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刘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锦翔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