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工夹装置及采用其的数控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924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活动工夹装置及应用其的数控机床,所述活动工夹装置包括一固定装置、一定位装置、一将所述定位装置夹持于固定装置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能一次性定位夹紧多个待加工产品,而且装夹简便易操作,如此,不但加工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操作也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活动工夹装置及采用其的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控机床,其在加工产品时,需要进行定位,即要用夹具将产品固定于工作台面,夹具使用比较单一,遇到夹持面小、孔径或平面有曲线斜度、厚度薄的精密小工件时,这种小工件定位比较难,装夹难度大,从而可能出现夹持不稳定、产品容易变形的情况,从而也使得无法达到加工要求,加工精度也无法达标,也就是说无法保证加工产品质量,容易产生大量不良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动工夹装置及应用其的数控机床,其能保证加工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工夹装置,包括一固定装置、一定位装置、一将所述定位装置夹持于固定装置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底板、一固定于底板上的主定位件、设置于主定位件上的压套。所述主定位件包括一固定于底板上的主定位板、设置于主定位板上端的多个凸柱,每一凸柱中间设置有定位孔,每一凸柱的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柱,且定位柱的上端突出于定位孔外。所述压套设置有多个,每个压套下端面设置有能容纳两相邻凸柱的凹孔,且每个压套上端面设置有三个与凹孔相通的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主定位中轴、设置于主定位中轴上端的导柱,所述导柱上端突出于主定位中轴上表面外,对应所述导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孔。所述导柱上端一侧设置有孔,所述导柱的孔内依次装入有一弹珠、一弹簧、一螺丝,所述底板的一侧面也间隔设置有孔,所述底板的孔与导孔相通,所述底板的孔内也依次装入有弹珠、弹簧、螺丝。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固定于主定位中轴前后两侧的旋转气缸以及设置于旋转气缸输出端的夹持臂,对应所述夹持臂,所述定位装置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夹持槽。一种数控机床,包括一机床本体,还包括上述活动工夹装置,所述机床本体包括一立式部分以及一水平部分,所述立式部分设置有刀头,所述活动工夹装置设置于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包括一工作台面、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的工作轴、间隔设置于工作轴上的两动力装置,所述活动工夹装置的固定装置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动力装置。所述刀头包括一上端连接于分度盘的转动轴套、穿设于所述转动轴套的滑动块、设置于滑动块一侧并与转动轴套固定的定位滑块、设置于定位滑块与滑动块之间的弹簧、连接定位滑块与滑动块的调节阀、连接于滑动块的刀柄、固定在刀柄下端的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装夹简便易操作,而且能达到一次性装夹完成多个产品的加工过程,从而不但加工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操作也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数控机床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数控机床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与夹持装置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装置与夹持装置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定位装置部分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定位装置部分示意图二 ;图9为本技术刀头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刀头爆炸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的产品之一;图12为本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的产品之二 ;图13为本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的产品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2所示,本技术活动工夹装置包括一固定装置I、一定位装置2、一将所述定位装置2夹持于固定装置I上的夹持装置3。如图3、4所述,所述固定装置I包括一主定位中轴11、分别设置于主定位中轴11上端的导柱12以及平行支撑柱13,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导柱1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有主定位中轴11上端的两端,平行支撑柱13设置有多个,且平行支撑柱13设置于两导柱12之间。所述导柱12以及平行支撑柱13上端都突出于主定位中轴11上表面外,下端固定在主定位中轴11内,与定位中轴11紧配。所述导柱12上端一侧设置有孔121,所述孔121内依次装入有一弹珠122、一弹簧123,然后再拧入一螺丝124,较佳地,所述螺丝124为无头螺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主定位中轴11左右两侧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图I的前后左右定义方向)定位锁板14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定位锁板14外侧(即远离主定位中轴11的一侧)的固定块15,较佳地,所述固定块15呈T形,且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5的T形竖直部分朝向定位锁板14。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多个固定于主定位中轴11前后两侧的旋转气缸31以及设置于旋转气缸31输出端的夹持臂32,较佳地,所述主定位中轴11前后两侧每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旋转气缸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气缸31通过定位板33固定于主定位中轴11,旋转气缸31固定于定位板33,定位板33固定于主定位中轴11。较佳地,所述定位板33呈L形,其中,L形定位板33的竖直部分331固定于主定位中轴11,所述旋转气缸31固定于L形定位板33的横向部分332。如图5、6、7、8所示,所述定位装置2用于定位夹紧待加工产品,包括一底板21、一固定于底板21上的主定位件22、设置于主定位件22上的压套23。对应固定装置I主定位中轴11两端的导柱12,所述底板21两端设置有导孔211 ;对应固定装置I的平行支撑柱13,所示底板21在两导孔211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孔212 ;对应夹持装置3的夹持臂32,所述底板21上表面设置有夹持槽213。且底板21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孔214,所述底板21的孔214与导孔211相通,所述孔214内也依次装入有弹珠215、弹簧216、一螺丝217,较佳地,所述螺丝217为无头螺丝。当导柱12置于导孔211之后,所述底板21的弹珠215与导柱12内的弹珠122成90度配合,如此,即可增加主定位中轴11与底板21的紧密配合度,而且弹珠不易磨损。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主定位件22包括一固定于底板21上的主定位板221、设置于主定位板221上端的多个凸柱222,每一凸柱222中间设置有定位孔223,每一凸柱222的定位孔223内设置有定位柱224,定位柱224的上端突出于定位孔223外,且相邻两凸柱222之间的主定位板221部分设置有螺孔2211。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压套23设置有多个,数量为主定位板221凸柱222数量的一半,每个压套23下端面设置有能容纳两相邻凸柱222的凹孔(图未示),且每个压套23上端面设置有三个与凹孔相通的孔231、232、2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套23设置为多个,而不是设置为一个整体,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凸柱222的数量增减压套23,不受凸柱222数量的限制,从而避免不同数量的凸柱222要用不同的整体压套23,如此,即节省了成本。组装待加工产品4的时候,先将待加工产品4套设于定位柱224露出于凸柱222定位孔223外的部分,且待加工产品4下端抵靠于凸柱222上端面,然后再用压套23从上面盖住,具体的说,相邻两个凸柱222被容纳于所述一压套23下端的凹孔内,然后用螺丝24穿入压套23上端面的中间孔232之后再锁入主定位板221的螺孔2211,拧紧螺丝24,即将压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工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装置、一定位装置、一将所述定位装置夹持于固定装置上的夹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刘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锦翔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