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大功率电子元件需要散热的问题,而往往为了元件与散热器间有更好的热传导能力,会在元件与散热器间涂一层导热硅脂。传统的加工方法是用手涂刷或点胶。然而无论手工涂刷或点胶,都存在一些不足,如手工涂刷效率低,胶量无法控制,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点胶方式可配合自动化生产,但有用胶量大,不均匀的缺点。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涂刷不利于自动化生产及用胶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其中,包括动力装置、连接杆、真空吸嘴、气夹、调节杆、模具底座及工作台,所述动力装置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真空吸嘴与气夹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模具底座的一端,所述模具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由气动缸或电机或电磁铁组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通过设置动力装置及真空吸嘴,使得胶膜厚薄可调,涂胶均匀,可与自动设备联接实现自动化生产,体积小,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胶膜式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通过设置动力装置及真空吸嘴,使得胶膜厚薄可调,涂胶均匀,可与自动设备联接实现自动化生产,体积小,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给的胶膜式粘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其中,包括动力装置I、连接杆2、真空吸嘴3、气夹4、调节杆5、模具底座6及工作台7,所述动力装置I与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膜式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连接杆、真空吸嘴、气夹、调节杆、模具底座及工作台,所述动力装置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真空吸嘴与气夹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模具底座的一端,所述模具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广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旭东阪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