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导管组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718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供导管组件的系统。在此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导管组件中流体流动的系统。静脉内导管组件具有导管适配器和针接口,并且导管适配器具有内管腔。在内管腔的一部分内布置隔板,并且穿过隔板形成狭缝。在隔板的狭缝内布置聚对二甲苯涂层,聚对二甲苯涂层具有大约0.00005到0.0005毫米之间的厚度。导引针具有耦合到针接口的第一端和延伸通过导管适配器的内管腔的第二端。导引针的中间部分位于隔板的一部分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入装置,特别涉及外周静脉(IV)导管。特别地,本技术涉及可冲洗外周IV导管组件,该组件具有以下特征能够选择性激活流体流过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导管通常用于各种注入治疗。例如,导管用于将流体例如生理盐水溶液、各种药物和全部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注入到患者体内,从患者抽血,以及监控患者脉管系统的各种参数。导管或针通常耦合到导管适配器,从而使IV管能够附着到导管。因此,在将导管或针放置到患者的脉管结构内之后,导管适配器经一段IV管耦合到流体源。为了检验将针和/或导管合适地放置在血管中,临床医生通常确认在导管组件的闪回(flashback)腔室中具有血液“闪回”。一旦确认导管被合适地放置,接着临床医生必须将导管适配器附着到一段IV管。该过程需要临床医生手动阻塞静脉,从而防止不期望地暴露于血液。手动阻塞患者静脉需要临床医生在笨拙地保持患者静脉上的压力的同时耦合导管适配器和IV管。—种常用但不期望的实践是容许血液从导管适配器临时且自由流动,同时临床医生将IV管定位且耦合到导管适配器。另一常用实践是在将针或导管放置到患者静脉之前将导管适配器附着到IV管。虽然该方法可以防止不期望地暴露于血液,但是IV线内的正压力也会阻止期望的闪回。与注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包括显著的发病率甚至死亡率。这类并发症可以由脉管进入装置内的或脉管外系统区域附近的流体流动停滞的区域导致。在这些区域中,流体的流动由于脉管外系统中隔板或阀机构的构造或脉管外系统的该区域内的流体动力学而受限制或不存在。由于流体流动受限制或不存在,因此血液、气泡或注入的药物会变为陷于(trap)这些停滞流动的区域内。当血液陷于脉管外系统中时,细菌会繁殖,这会导致感染。当将不同药物注入到脉管外系统中或脉管外系统被暴露于物理创伤时,脉管外系统的流体流动会改变,将被陷的气泡或剩余药物释放回到脉管外系统的有效(active)流体路径。该气泡和剩余药物释放进入有效流体路径脉管外系统会导致显著的并发症。释放的气泡会堵塞流体流过脉管外系统并阻止其合适地作用。更严重地,释放的气泡会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并堵塞血流,引起组织损伤甚至中风。另外,剩余药物会与当前注入的药物反应,从而在脉管外系统内引起沉淀并阻止其合适地作用。此外,剩余药物会进入患者的脉管系统并引起未预期和/或不期望的效果。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导管系统,其容许受控的、期望的闪回而不会遭遇不期望地暴露于血液的风险。此外,在本领域中需要在导管组件中提供阀门机构,该阀门机构消除、阻止或限制脉管进入装置和脉管外系统内停止流动的区域,从而提供更好的冲洗性质。在此公开了这种导管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上面讨论的限制,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冲洗外周IV导管组件,其具有能够选择性激活流体流过导管组件的特征部。本技术的导管组件通常包括耦合到导管适配器的导管。导管通常包括金属材料,例如本领域中公知的钛、手术用钢或合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结合金属导引针使用聚合物导管,如本领域中公知和常用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组件的管腔内安置隔板,从而防止或限制流体流过导管适配器。隔板通常包括与暴露于血液、药物和在注入过程期间普遍遇到的其它流体相容的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适配器的内表面上提供凹槽,其中隔板安放在凹槽内。因此,维持了隔板在导管适配器内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中,在隔板的阻挡表面中进一步提供了关闭或部分关闭的通路,例如狭缝或小孔。该通路容许流体绕开隔板并且流过导管适配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路是狭缝,其在由位于导管适配器的管腔内的探针或隔板激活器打开或激活之前是关闭的。在打开或激活之前,狭缝防止流体经过导管适配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隔板和凹槽之间插入多个排气道,从而在狭缝打开之前容许空气流过导管适配器。排气道防止正压力在导管适配器内聚积,由此容许血液闪回到导管和导管适配器的前腔室中。隔板激活器通常包括具有探测端和接触端的塑料或金属管体。探测端位于邻近隔板的通路,并且接触端位于邻近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开口。当将探针插入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开口中时,隔板激活器的探测端前进穿过隔板的通路。当探针接触隔板激活器的接触表面时,隔板激活器在远端方向上前进穿过导管适配器,借此隔板激活器的探测端打开通过隔板的通路。一旦打开,就使流体能够自由流过导管组件。在一些方面中,在隔板的表面上布置聚对二甲苯涂层,包括在隔板狭缝的表面内布置。涂层的厚度在O. 00005到O. 0005毫米之间,以便使隔板能够恰当地打开和关闭。在其它实施例中,层的厚度在O. 0001到O. 0002毫米之间。隔板可以包括硅橡胶材料并且具有三狭缝配置(三条狭缝在中心点汇合,从而形成单个开口)。最后,在导管适配器的管腔内存在隔板激活器会导致异常的流体流动,这在导管组件内引起不期望的流体停滞和凝固。因此,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激活器进一步包括各种导流部和/或流转向通道,从而维持导管适配器内恰当的流体流动。附图说明为了更容易理解获得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的方式,将参照在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在上面简述的本技术。这些图仅示出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畴。图I是具有现有技术流控制阀机构的留置导管的剖面图。图2是图I的现有技术留置导管在去除导引针之后的剖面图。图3是图I和2的现有技术留置导管在插入脉管进入装置的连接器之后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导管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A是根据本技术的导管组件的分解剖面图。图5B是根据本技术的隔板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A是导管适配器的内腔的剖面图,其显示了在没有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隔板激活器存在情况下的流体的流动。图6B是根据本技术的隔板激活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C是根据本技术的布置在导管适配器内腔中的隔板激活器在激活之后的实施例的侧面图。图6D是根据本技术的布置在导管适配器内腔中的隔板激活器的实施例的侧面图,其示出了通过导管适配器的流体流动。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后的导管组件在激活之前的剖面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后的导管组件在激活之后的剖面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装配后的针上(over-the-needle)导管组件在激活之前的剖面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装配后的针上导管组件在去除导引针之后的剖面图。图IlA到IlD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具有各种特征部和配置的隔板的剖面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装配后的针上导管组件在激活之后的剖面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具有流控制阀机构和隔板激活器的导管体在激活之前的剖面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具有流控制阀机构和隔板激活器的导管体在激活之后的剖面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具有流控制阀机构和隔板激活器的导管体在激活之前的剖面图。图16是图15中示出的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具有流控制阀机构的导管体在激活之后的剖面图。图17是根据本技术代表性实施例的具有流控制阀机构和隔板激活器的导管体在激活之前的剖面图。图18是图1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导管组件中流体流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管适配器和针接口的静脉内导管组件,所述导管适配器具有内管腔;布置在所述内管腔的一部分内的隔板;穿过所述隔板形成的狭缝;布置在所述隔板的狭缝内的聚对二甲苯涂层,所述聚对二甲苯涂层具有大约0.00005毫米到0.0005毫米之间的厚度;以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引针,所述第一端耦合到所述针接口,并且所述第二端延伸通过所述导管适配器的内管腔,所述导引针的中间部分位于所述隔板的一部分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L·斯道特W·F·哈丁S·R·艾萨克森Y·马A·J·麦金农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