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脉冲烟雾机,由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油系统、化油系统、点火系统、喷射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系统为供气系统和点火系统提供必要的触发能量后自动断开,之后供油系统、化油系统和喷射系统在油料燃烧后的气体管道设计中自动循环运行,直到化油器中的燃料耗尽为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三个化油器,使得燃烧能量大大提高,喷射压力大大增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合理,设计巧妙,具有节能降耗、喷洒射程远、工作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喷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功率脉冲烟雾机。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目前,在对农作物和果树进行喷洒药物时,已经普遍开始采用烟雾机,与以往的手动式喷灌装置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喷洒面积广、喷射效果好等优点。但是,面对农业种植的大规模生产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使用的大部分的烟雾机仍然存在耗能高、效率低、功率小、喷射速度慢、喷洒范围小等不足,且操作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喷洒作业方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手提和台式作业要求,具有节能降耗、喷洒射程远、工作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的大功率脉冲烟雾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脉冲烟雾机,设有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油系统、化油系统、点火系统、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系统是机箱内设有电源,电源由设在机箱顶部的开关控制,机箱顶部设有把手,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的供气系统是机箱内设有电机和气压泵,电机与电源相连,电机上的主轴驱动气压泵,气压泵上的排气孔通过管道分别与油箱和主化油器的顶部相连;所述的供油系统是机箱外安装油箱,油箱底部设有油管和阀门,油管分别通向主化油器和副化油器上的进油孔;所述的化油系统包括一个主化油器和两个副化油器,三个化油器的结构相同,其顶端为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有进气孔,上端盖下方为进油室,进油室设有上下相通的内孔,进油室的一侧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与内孔相通,进油室下端设有雾化器,雾化器中央上方设有分流柱,分流柱顶端为锥形圆面结构,且伸向进油室的内孔中靠近进油孔,雾化器上均匀分布若干个上下相通的化油孔,化油孔下方为震动片,震动片呈花瓣式结构,每一个花瓣对应一个化油孔,震动片的下方为缓流盘,缓流盘通过螺钉紧固在雾化器上,缓流盘下方为化油室,化油室通过螺栓与进油室相连,化油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油孔和一个排气孔,出油孔均与四通相连,主化油器的排气孔经管道通向油箱,两个副化油器的排气孔通过输气管与药箱相连;所述的点火系统是四通中有三个孔分别通向三个化油器的出油孔,另一个孔通向燃烧室,四通的上端设有点火器,点火器通过引线与机箱内的高压线圈相连,高压线圈与电源相连;所述的喷射系统是燃烧室与压力管相通,压力管的外端面设有喷头,压力管一侧设有输药管,输药管上设有阀门,输药管通过机箱内的和药箱外的输药管与药箱相连,药箱上还设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机箱内的输气管与副化油器相通。本技术所述的震动片是一种薄金属片,可随气流做上下高频震动。本技术所述的供电系统在开关操作一次后,其电源在提供短时间的电能后便自动断开,只为排气系统和点火系统提供必要的触发能量,而后供油系统、化油系统和喷射系统利用油料燃烧时的气体循环设计实现自动运行,直到化油器中的燃料耗尽为止。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随着供电系统中开关的一次操作,供气系统和点火系统工作一次,通过排气将燃油送进化油器,通过点火将化油器中的雾化燃油燃烧,然后通过燃烧室产生强大的压力,推动输药管中的药水向外喷射,由于采用了三个化油器,使得燃烧能量大大提高,喷射压力大大增强。本技术布局合理,设计巧妙,具有节能降耗、喷洒射程远、工作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化油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化油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雾化器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雾化器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震动片主视图。图中标记为1.喷头,2.压力管,3.输药管,4.机箱,5.把手,6.开关,7.燃烧室,8.副化油器,9.点火器,10.四通,11.主化油器,12.进油孔,13.引线,14.阀门,15.油箱,16.底座,17.输气管,18.气压泵,19.高压线圈,20.电机,21.电源,22.输药管,23.药箱,24.阀门,25.上端盖,26.进油室,27.螺栓,28.雾化器,29.化油室,30.排气孔,31.出油孔,32.进气孔,33.进油孔,34.内孔,35.分流柱,36.雾化器,37.化油孔,38.震动片,39.缓流盘,4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脉冲烟雾机,设有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油系统、化油系统、点火系统、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系统是机箱4内设有电源21,电源21由设在机箱顶部的开关6控制,机箱顶部设有把手5,底部设有底座16 ;所述的供气系统是机箱内设有电机20和气压泵18,电机20与电源21相连,电机20上的主轴驱动气压泵18,气压泵18上的排气孔通过管道分别与油箱15和主化油器11的顶部相连;所述的供油系统是机箱外安装油箱15,油箱15底部设有油管和阀门14,油管分别通向主化油器11和副化油器8上的进油孔12 ;所述的化油系统包括一个主化油器11和两个副化油器8,三个化油器的结构相同,其顶端为上端盖25,上端盖25上设有进气孔32,上端盖25下方为进油室26,进油室26设有上下相通的内孔34,进油室26的一侧设有进油孔12,进油孔12与内孔34相通,进油室26下端设有雾化器36,雾化器36中央上方设有分流柱35,分流柱35顶端为锥形圆面结构,且伸向进油室26的内孔34中靠近进油孔12,雾化器36上均匀分布若干个上下相通的化油孔37,化油孔37下方为震动片38,震动片38呈花瓣式结构,每一个花瓣对应一个化油孔37,震动片38的下方为缓流盘39,缓流盘39通过螺钉40紧固在雾化器36上,缓流盘39下方为化油室29,化油室29通过螺栓27与进油室26相连,化油室29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油孔31和一个排气孔30,出油孔31均与四通10相连,主化油器11的排气孔经管道通向油箱15,两个副化油器8的排气孔通过输气管17与药箱23相连;所述的点火系统是四通10中有三个孔分别通向三个化油器的出油孔31,另一个孔通向燃烧室7,四通10的上端设有点火器9,点火器9通过引线13与机箱内的高压线圈19相连,高压线圈19与电源21相连;所述的喷射系统是燃烧室7与压力管2相通,压力管2的外端面设有喷头1,压力管2 —侧设有输药管3,输药管3上设有阀门24,输药管3通过机箱内的输药管22和药箱外的输药管与药箱23相连,药箱23上还设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机箱内的输气管17与副化油器8相通。本技术所述的震动片38是一种薄金属片,可随气流做上下高频震动。本技术所述的供电系统在开关操作一次后,其电源在提供短时间的电能后便自动断开,只为排气系统和点火系统提供必要的触发能量,而后供油系统、化油系统和喷射系统利用油料燃烧时的气体循环设计实现自动运行,直到化油器中的燃料耗尽为止。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打开油箱底部的阀门,然后触动开关,让电源为供气系统和点火系统提供短时间的电能,使得电机带动气压泵将气体排入油箱和主化油器内,推动油箱内的燃油快速进入化油器,进入主化油器顶部的气体推动燃油快速进行雾化,电源提 供给高压线圈的电压出发点火器后,雾化的燃油开始被送往燃烧室进行燃烧,之后电源自动断开。由于油料燃烧时自身会产生压力和气体,通过气体的管道设计,使得供油系统、化油系统和喷射系统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脉冲烟雾机,设有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油系统、化油系统、点火系统、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系统是机箱内设有电源,电源由设在机箱顶部的开关控制,机箱顶部设有把手,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的供气系统是机箱内设有电机和气压泵,电机与电源相连,电机上的主轴驱动气压泵,气压泵上的排气孔通过管道分别与油箱和主化油器的顶部相连;所述的供油系统是机箱外安装油箱,油箱底部设有油管和阀门,油管分别通向主化油器和副化油器上的进油孔;所述的化油系统包括一个主化油器和两个副化油器,三个化油器的结构相同,其顶端为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有进气孔,上端盖下方为进油室,进油室设有上下相通的内孔,进油室的一侧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与内孔相通,进油室下端设有雾化器,雾化器中央上方设有分流柱,分流柱顶端为锥形圆面结构,且伸向进油室的内孔中靠近进油孔,雾化器上均匀分布上下相通的化油孔,化油孔下方为震动片,震动片呈花瓣式结构,每一个花瓣对应一个化油孔,震动片的下方为缓流盘,缓流盘通过螺钉紧固在雾化器上,缓流盘下方为化油室,化油室通过螺栓与进油室相连,化油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油孔和一个排气孔,出油孔均与四通相连,主化油器的排气孔经管道通向油箱,两个副化油器的排气孔通过输气管与药箱相连;所述的点火系统是四通中有三个孔分别通向三个化油器的出油孔,另一个孔通向燃烧室,四通的上端设有点火器,点火器通过引线与机箱内的高压线圈相连,高压线圈与电源相连;所述的喷射系统是燃烧室与压力管相通,压力管的外端面设有喷头,压力管一侧设有输药管,输药管上设有阀门,输药管通过机箱内的和药箱外的输药管与药箱相连,药箱上还设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机箱内的输气管与副化油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孟俊,
申请(专利权)人:姜孟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