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稳态显示器的驱动方法。若不改变像素的状态,则于该像素的扫描线提供第一电压。若要将像素设定为亮态,则于第一阶段分别提供第二电压V2与第四电压V4至扫描线与数据线,以及于第二阶段分别提供第三电压V3与第五电压V5至扫描线与数据线。其中,|V2-V4|与|V3-V5|均小于第一临界电压。若要将像素设定为暗态,则于第一阶段分别提供第二电压V2与第五电压V5至扫描线与数据线,以及于第二阶段分别提供第三电压V3与第四电压V4至扫描线与数据线。其中,|V2-V5|与|V3-V4|均大于第二临界电压。前述第二临界电压大于第一临界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图I是说明传统被动式矩阵(passive matrix,PM)双稳态显示器1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被动式矩阵双稳态显示器100包括数据驱动器110、扫描驱动器120与显示面板130。显示面板130具有多个扫描线S (I)、S (2)、S (3)、S (4)、S (5)、S (6)、…、S(N)与多个资料线 D (I)、D (2)、D (3)、D (4)、…、D (M-1)、D (M)。扫描驱动器 120 以从 S (I)到 S (N)的顺序,依序轮流驱动扫描线S(I) S(N)。扫描线与数据线之间配置了多重稳态显示介质131 (例如胆固醇液晶)。配合扫描线S(I) S(N)的驱动时序,数据驱动器110对应地将多个像素数据分 别经由数据线D (I) D (M)写入像素(pixel)中。例如,当扫描驱动器120驱动扫描线S (I)时,数据驱动器110对应地经由数据线D(M)将像素资料写入像素PX中。图2说明胆固醇液晶的反射率-电压特性曲线(Reflectivity-Voltage curve)。图2的横轴表示像素中两电极(例如像素PX的扫描线S(I)与数据线D(M))之间的电压差(绝对值),而纵轴表示像素的光反射率。图2中实线表示液晶分子初始状态是平面态(planar,或称反射态、亮态)的特性曲线,而虚线则表示液晶分子初始状态是焦点圆锥态(focal conic,或称不反射态、暗态)的特性曲线。若像素的初始状态是亮态(请参照图2中实线),随着电极之间电压差从VA增加至VB,此像素的状态将从亮态转至暗态。若电极之间电压差持续升高,随着电压差从VC增加至VD,此像素的状态将从暗态转至亮态。若像素的初始状态是暗态(请参照图2中虚线),在电极之间电压差的拉升过程中,此像素的状态一直保持在暗态。若电极之间电压差持续升高,随着电压差从VC增加至VD,此暗态像素将转变为亮态像素。对于多重稳态显示介质(例如胆固醇液晶)显示器,一般皆采取反射率-电压(R-V curve)特性曲线中的右半边(Right-Slope)作为Threshold来进行驱动,也就是采用图2所示电压差(横轴)约略为VC至VD的范围来驱动像素。很明显地,右半边的驱动电压较高。例如,电压VD—般约略为40伏特。由于要提供如此高的驱动电压,使得在电源模块、数据驱动器110与扫描驱动器120的设计选择上有较多的限制。在进行灰阶驱动时,传统技术仅调整驱动电压(即振幅调变,AM)或仅调整驱动时间长度(即脉宽调变,PWM)。使用AM来实现灰阶驱动者,驱动系统需要多组驱动电压,电路较为复杂。使用PWM调整灰阶者,当灰阶阶数越多,系统就需要更高的驱动频率,因此会有较高功率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驱动电压,改善传统脉宽调变技术控制多灰阶所面临频率过高的状况,并可将此驱动方法应用于现有STN驱动器集成电路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此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若不改变一像素的状态,则于该像素的扫描线提供第一电压准位。若要改变该像素的状态,则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分别提供第二电压准位与第三电压准位至该扫描线。若要将该像素的状态设定为亮态,则于该第一阶段与该第二阶段分别提供第四电压准位与第五电压准位至该像素的资料线。其中,第二与第四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小于第一临界电压,第三与第五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也小于第一临界电压。若要将该像素的状态设定为暗态,则于该第一阶段与该第二阶段分别提供该第五电压准位与第四电压准位至该数据线。其中,第二与第五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大于第二临界电压,第三与第四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也大于第二临界电压。上述第二临界电压大于第一临界电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此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分别提供第二电压准位与第三电压准位至一像素的扫描线。于一数据驱动期间提供第四电压准位至该像素的数据线,以及于非数据驱动期间提供第五电压准位至该数据线。其中,该数据驱动期间的第一部分期间属于该第一阶段,而该数据驱动期间的第二部分期间属于该第二阶段。上述第四电压准位大于第五电压准位。 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因为采用反射率-驱动电压特性曲线的左斜率来驱动像素,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驱动电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凭借调变数据脉冲与扫描脉冲的相位关系来控制像素的灰阶,改善传统脉宽调变技术控制多灰阶所面临频率过高的状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可以应用于现有STN驱动器集成电路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说明传统被动式矩阵(passive matrix,PM)双稳态显示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说明胆固醇液晶的反射率-电压特性曲线;图3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一种;图4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说明一种;图5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像素矩阵中各个扫描线与各个数据线的驱动时序。附图标识100 :被动式矩阵双稳态显示器110:数据驱动器120:扫描驱动器130 :显示面板131 :多重稳态显示介质D (I)、D (2)、D (3)、D (4)、D (M-I)、D (M):资料线DP :数据驱动期间DPl :第一部分期间DP2 :第二部分期间F :画面驱动期间Pl :第一阶段P2 :第二阶段PX :像素R :重置期间S (I)、S (2)、S (3)、S (4)、S (5)、S (6)、S (N):扫描线V1、V2、V3、V4、V5 :电压准位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上所述,目前多重稳态显示器的驱动技术都是采用图2所示反射率-驱动电压特性曲线的右斜率(VC至VD的范围)来驱动像素。下述实施例将以图I所示像素PX为说明例,采用图2所示反射率-驱动电压特性曲线的左斜率(约略为VA至VB的范围)来驱动像素PX。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一种。像素PX的开始状态是设定为亮态(反射态)。请参照图3,若不改变像素PX的状态,则扫描线S(I)于第一阶段Pl与第二阶段P2均提供第一电压准位Vl至像素PX。在扫描线S(I)被维持在第一电压准位Vl的情况下,无论数据线D(M)提供给像素PX的驱动波形为何,由于亮态像素PX的电位差(即|V1-V4|与|V1-V5|)并不会大于第一临界电压VA (参照图2),因此像素PX的状态保持在亮态。若要将像素PX的状态转为暗态(非反射态),则扫描线S (I)于第一阶段Pl提供第二电压准位V2至像素PX与第二阶段P2提供第三电压准位V3至像素PX。数据线D(M)于第一阶段Pl提供第五电压准位V5至像素PX,以及于第二阶段P2提供第四电压准位V4至像素PX,如图3所示。在第一阶段Pl中,扫描线S(I)与资料线D(M)的电位差绝对值为V2-V5|。在第二阶段P2中,扫描线S (I)与资料线D (M)的电位差绝对值为|V3_V4|。不论是|V2-V5|或是IV3-V4 |,二者都大于第二临界电压VB (参照图2),因此像素PX的状态会被改变至暗态。若要将像素PX的状态转为亮态(反射态),则扫描线S (I)于第一阶段Pl提供第二电压准位V2至像素PX与第二阶段P2提供第三电压准位V3至像素PX。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重稳态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不改变一像素的状态,则于一第一阶段与一第二阶段提供一第一电压准位至该像素的一扫描线;若该像素的状态为亮态时,于该第一阶段分别提供一第二电压准位与一第四电压准位至该扫描线与该像素的一数据线,以及于该第二阶段分别提供一第三电压准位与一第五电压准位至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其中该第二电压准位与该第四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小于一第一临界电压,该第三电压准位与该第五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小于该第一临界电压;以及若该像素的状态为暗态时,于该第一阶段分别提供该第二电压准位与该第五电压准位至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以及于该第二阶段分别提供该第三电压准位与该第四电压准位至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其中该第二电压准位与该第五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大于一第二临界电压,该第三电压准位与该第四电压准位的电压差绝对值大于该第二临界电压,以及该第二临界电压大于该第一临界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仁,徐健智,张耘硕,吴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