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件式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147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24
一种插件式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架构,采用了接口作为技术基础,插件功能以动态库函数的形式存在。主程序通过借口获得插件DLL中的函数签名,然后在合适的地方调用它们。通过接口技术,我们的插件需要做的只是实现程序定义的接口。主程序不需要知道插件怎样实现预定的功能,它只需要通过接口访问插件,并提供主程序相关对象的接口。主程序与各插件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变得异常简单。并且,插件对于主程序来说是完全透明的。有效缓解了软件功能需求的变更对原有软件架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件式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架构,尤其是可以将软件在不同生命周期所产生的新功能,不需要重新编译程序,只需通过预留的接口既可以使用新的功能。
技术介绍
如今,计算机程序繁复多样,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软件生命周期中,都会随着时间推移,用户需求发生不断的变化,特别的,当用户需求开发者新增功能或者改变功能时,开发者发现原有的软件架构已经无法胜任新的任务需求时,开发者需要重新设计这个程序的架构。但是实际问题是,即使用了一个开发周期,完成了需求提出的任务后,区不能保证用户需求的再次变更或新增,需求蔓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急需要一种插件式的架构,来应对此种情况。现有的插件技术,首先是脚本式。使用某种语言把插件的程序逻辑写成脚本代码。而这种语言可以是Python,或是其他现存的已经经过用户长时间考验的脚本语言。甚至,你可以自行设计一种脚本语言来配合你程序的特殊需要。当然,用当今最流行的XML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种形式的缺点在于,稍有点编程知识的用户就可以自行修改你的脚本,因为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预知的,对软件本身使用非常不安全。其次是聚合式。顾名思义,就是把插件功能直接写成EX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件式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架构,在软件功能需求发生较大改变时,可以灵活的对程序功能进行修改,而不需要重新设计程序架构,其特征是:通过定义接口IPlugin、接口IApplicationObject、类PluginInfoAttribute以及接口IBizObject四个部分,完成一个插件式的计算机软件架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炜范毅龙张洪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伯尔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