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并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方法,是在螺母(1)的任一端面增设一个圆挡边(2),圆挡边与螺母构成一体结构并与阻尼环(3)共同形成带有阻尼环螺母,当带有阻尼环螺母被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螺栓的直径大于阻尼环的内径,阻尼环在圆挡边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螺栓周围,此时阻尼环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带有阻尼环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阻尼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减小带有阻尼环螺母由于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松动现象,提高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进而防止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紧固件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生活和工业产品中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紧固件如螺母,螺母在有震动、摩擦、碰撞等情况下会产生松动或是脱落现象,为防止松动或是脱落现象,常在螺母和预紧部件之间加装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或是同时使用两个螺母以防松动或是脱落,螺母本身不具备防松作用。 比如自行车脚蹬螺母松动或是脱落会造成脚蹬失灵,给骑行带来不便。比如机床主要部位的螺母产生松动或是脱落现象,就会引发事故,伤及人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螺母产生松动或是脱落的现象不胜枚举,虽然可以加装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来防止螺母产生松动或是脱落现象。若螺母本身具有防松结构,则会给紧固件带来革命性变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这种紧固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进而防止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所述紧固方法是在螺母的任一端面增设一个圆挡边,圆挡边与螺母构成一体结构并与阻尼环共同形成带有阻尼环螺母,在圆挡边上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阻尼环,阻尼环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阻尼环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被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大于阻尼环的内径,阻尼环在圆挡边所述内环槽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所述螺栓周围,此时阻尼环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阻尼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减小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由于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松动现象,提高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阻尼环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非金属材料或是尼龙,或是硬质橡胶,或是工程塑料。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I、本专利技术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制作成一体结构,加工起来并不复杂,且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阻尼环,不用另外配置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紧固起来非常快捷和便利,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进而防止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率。2、本专利技术的紧固方法虽然简单,但可以起到两个预想不到的结果,一是阻尼环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作用,二是阻尼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并提高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半剖结构示意简图。图I中I-螺母;2_圆挡边;3_阻尼环。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通过下面所举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所举实施例,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紧固方法是在螺母I的任一端面增设一个圆挡边2,圆挡边2与螺母I构成一体结构并与阻尼环3共同形成带有阻尼环螺母,在圆挡边2上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若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是M20,则所述通孔的直径只要大于20 mm以上均可。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若所述通孔的直径是21 mm,则所述内环槽的直径等于27 mm即可。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阻尼环3,阻尼环3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若所述内环槽的直径等于27 mm且宽度等于4 mm,则阻尼环3的外径等于27mm且宽度等于4 mm。阻尼环3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当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等于M20时,则阻尼环3的内径小于20 mm。阻尼环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非金属材料或是尼龙,或是硬质橡胶,或是工程塑料,不论是尼龙、硬质橡胶还是工程塑料都必须具有柔韧性,阻尼系数越大越好。上述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内螺纹孔可以参照国标或是非国标加工并形成系列化产品,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在紧固时不用另外配置弹簧垫圈或是防松垫片,紧固起来非常快捷和便利,可以有效防止螺母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进而防止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被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大于阻尼环的内径,阻尼环在圆挡边所述内环槽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所述螺栓周围,此时阻尼环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阻尼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减小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由于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松动现象,提高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紧固方法虽然简单,但可以起到两个预想不到的结果 一是阻尼环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作用; 二是阻尼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并提高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 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所述紧固方法是在螺母(I)的任一端面增设一个圆挡边(2),圆挡边(2)与螺母(I)构成一体结构并与阻尼环(3)共同形成带有阻尼环螺母,在圆挡边(2)上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I)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阻尼环(3),阻尼环(3)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阻尼环(3)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被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大于阻尼环(3)的内径,阻尼环(3)在圆挡边(2)所述内环槽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所述螺栓周围,此时阻尼环(3)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阻尼环(3)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减小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由于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松动现象,提高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是阻尼环(3)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非金属材料或是尼龙,或是硬质橡胶,或是工程塑料。全文摘要一种,是在螺母(1)的任一端面增设一个圆挡边(2),圆挡边与螺母构成一体结构并与阻尼环(3)共同形成带有阻尼环螺母,当带有阻尼环螺母被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螺栓的直径大于阻尼环的内径,阻尼环在圆挡边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螺栓周围,此时阻尼环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带有阻尼环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阻尼环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减小带有阻尼环螺母由于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松动现象,提高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因松动而产生的自行脱落现象,进而防止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文档编号F16B39/24GK102889292SQ2012104121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洛 申请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落并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紧固方法是在螺母(1)的任一端面增设一个圆挡边(2),圆挡边(2)与螺母(1)构成一体结构并与阻尼环(3)共同形成带有阻尼环螺母,在圆挡边(2)上分别设置有内环槽和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母(1)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在所述内环槽内配置阻尼环(3),阻尼环(3)的外径和宽度分别与所述内环槽的直径和宽度相匹配,阻尼环(3)的内径小于螺母内螺纹孔的公称直径;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被紧固在预紧部件的螺栓上时,由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大于阻尼环(3)的内径,阻尼环(3)在圆挡边(2)所述内环槽内得到压缩并包裹在所述螺栓周围,此时阻尼环(3)就能起到辅助锁紧之紧固作用;当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遇到震动、摩擦、碰撞时,此时阻尼环(3)能吸收或是缓解震动,减小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由于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松动现象,提高所述带有阻尼环螺母的紧固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