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工字形内外横截面的轧制工字梁用的异形坯形式的型模管(1),它被一和其外轮廓相匹配的导水外壳(12)包围,形成一水隙(14)。型模管(1)的壁厚(D)在从相互正面对置的、向纵轴(3)方向缩入的中心板条(4)到相邻的倾斜设置的凸缘(5)的倒圆的过渡区(2)内至少局部地小于在其余壁段(6、7)内的壁厚尺寸。壁厚减小通过沿纵向布置的凹坑形的缺口(8)实现。这些缺口(8)仅仅在钢液面的高度区域内延伸。在由型模管(1)的外轮廓和导水外壳(12)的内轮廓构成的横截面区域内加入与该横截面相配的填入件(17)。(*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具有工字形内外横截面的轧制工字梁用的异形坯形式(Beam-Blank-Format)的型模管(Kokillenrohr)。在用所述类型的型模管连铸金属时发现,由于轧制工字梁用的异形坯形式的特殊几何形状,在从相互正面对置的、向纵轴方向缩入的中心板条到相邻的倾斜设置的凸缘的过渡区域内出现局部很大的热负荷。这种局部热负荷在过渡区的几何形状不合适时导致型模管的过热,因此导致其使用寿命的大幅降低。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列的特征来实现。在倒圆的过渡区内将型模管壁厚至少局部地减小,从而达到明显改善的散热,因此避免过渡区的局部过热,而显著提高型模管的使用寿命。鉴于在金属连铸时型模管内的最大热负荷通常出现在钢液面(Badspiegel)的高度区域内,权利要求2的特征规定,仅在钢液面的高度区域内减小过渡区内的壁厚。在倒圆的过渡区内型模管壁厚的减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按照权利要求3的特征,在过渡区外侧设置纵向布置的凹坑形缺口。这里缺口的曲率可以和过渡区内表面的曲率基本匹配。此外凹坑形缺口形式的壁厚减小有这样的优点,即,加大型模管的外表面,因此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在权利要求4的特征中看到减小壁厚的另一种可能性。按照该权利要求,在过渡区外侧设有多个沿纵向布置的、并排分布的槽。槽的横截面和/或深度在各个过渡区内可以选择得一样或不同。槽的横截面可以倒圆或是带角的,例如三角形。另外,按权利要求5的特征可以设想,为了减小壁厚,在过渡区的壁段内设置多个沿纵向布置的、相互并排分布的孔。孔的大小、其数量、相互的间距和其相对于型模管外和内轮廓的位置可以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孔离型模管的外表面比离内表面近的话是有利的。因为借助于冷却水散热—如公知的那样—是由在型模管和导水外壳之间的水隙内水的速度所决定,所以在壁厚减薄区内也应保持这个水隙,以保证在整个水隙内水速均匀。在这方面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实施形式规定,导水外壳具有矩形横截面,并在导水外壳和板条或凸缘之间在由型模管的外轮廓和导水外壳的内轮廓构成的横截面区域处加入相配的填入件。图3型模管的俯视图,不带在侧通道区内的封闭盖,但是带导水外壳;和图4按另一种实施形式的、不带封闭盖和导水外壳的型模管的俯视图。如图3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型模管1的壁厚D在从相互正面对置的、向纵轴3方向缩入的中心板条4到相邻的倾斜设置的凸缘5的倒圆的过渡区内选择得比其余壁段6和7内的壁厚D1小。在附图说明图1至3的实施形式中,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壁厚减小,即,在过渡区2的外侧设置沿纵向布置的凹坑形缺口8。如由图2可见,这些缺口8仅仅在未详细示出的钢液面的高度区域内延伸。缺口8的曲率完全与过渡区2内型模管1的内表面11的曲率10匹配。在型模管1的圆周方向有一仅仅由图3可以看到的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导水外壳12。在导水外壳12和型模管1的外表面13之间形成一水隙14,冷却水通过它以规定水速从下向上流动。按图1和2,在上端通过封闭盖16封闭型模管1的侧通道15,这些通道15配备填入件17,它们在高度区域内也与凹坑形缺口8相匹配,从而在侧通道内也达到和在水隙14中一样的水速。图4中表示四种不同的实施形式,表示怎样还能实现型模管1壁厚的减小。在过渡区2a、2b、2c内,在外侧设置许多纵向布置的、相互并排分布的槽18、18a、18b。在过渡区2a内,槽18具有三角形横截面,而在过渡区2b、2c内,槽18a、18b具有倒圆的底面。其中在过渡区2c内,槽18b具有比在过渡区2b内的槽18a大的深度。在过渡区2d内,通过孔19实现壁厚的减小。这些孔19离型模管1的外表面13比离内表面11近。不管是槽18、18a、18b还是孔19,和缺口8一样,仅仅在钢液面的高度区域内延伸。图形标记表1 型模管 2 过渡区2a 过渡区 2b 过渡区2c 过渡区 2d 过渡区3 1的纵轴 4 板条5 凸缘6 1的壁段7 1的壁段 8 2内的缺口9 8的曲率 10 2的曲率11 1的内表面 12 导水外壳13 1的外表面 14 水隙15 通道16 封闭盖17 填入件 18 2a内的槽18a 2b内的槽18b 2c内的槽19 2d内的孔D 在2内1的壁厚D1 在6、7内1的壁厚权利要求1.具有工字形内外横截面的轧制工字梁用的异形坯形式的型模管,它被一与其外轮廓相匹配的导水外壳(12)包围,形成一水隙(14),其特征为型模管(1)在从相互正面对置的、向纵轴(3)方向缩入的中心板条(4)到相邻的倾斜设置的凸缘(5)的倒圆的过渡区(2、2a、2b、2c、2d)内的壁厚(D)至少局部地小于在其余壁段(6、7)内的壁厚尺寸。2.按权利要求1的型模管,其特征为在过渡区(2、2a、2b、2c、2d)内仅仅在钢液面的高度区域内减小壁厚(D)。3.按权利要求1或2的型模管,其特征为在过渡区(2)的外侧设有沿纵向布置的凹坑形的缺口(8)。4.按权利要求1或2的型模管,其特征为在过渡区(2a、2b、2c)的外侧设有许多沿纵向布置的、相互并排分布的槽(18、18a、18b)。5.按权利要求1或2的型模管,其特征为在过渡区(2d)的壁段内设有许多沿纵向布置的、相互并排分布的孔(19)。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的型模管,其特征为所述导水外壳(12)具有一基本上成矩形的横截面,在导水外壳(12)和板条(4)或凸缘(5)之间在由型模管(1)的外轮廓以及导水外壳(12)的内轮廓形成的横截面区域处加入相配的填入件(17)。全文摘要一种具有工字形内外横截面的轧制工字梁用的异形坯形式的型模管(1),它被一和其外轮廓相匹配的导水外壳(12)包围,形成一水隙(14)。型模管(1)的壁厚(D)在从相互正面对置的、向纵轴(3)方向缩入的中心板条(4)到相邻的倾斜设置的凸缘(5)的倒圆的过渡区(2)内至少局部地小于在其余壁段(6、7)内的壁厚尺寸。壁厚减小通过沿纵向布置的凹坑形的缺口(8)实现。这些缺口(8)仅仅在钢液面的高度区域内延伸。在由型模管(1)的外轮廓和导水外壳(12)的内轮廓构成的横截面区域内加入与该横截面相配的填入件(17)。文档编号B22D11/04GK1436622SQ0310177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罗兰·豪里, 赖蒙德·艾希霍尔茨-博尔特, 迪特马尔·科尔贝克, 格哈德·胡根许特 申请人:Km欧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工字形内外横截面的轧制工字梁用的异形坯形式的型模管,它被一与其外轮廓相匹配的导水外壳(12)包围,形成一水隙(14),其特征为:型模管(1)在从相互正面对置的、向纵轴(3)方向缩入的中心板条(4)到相邻的倾斜设置的凸缘(5)的倒圆的过渡区(2、2a、2b、2c、2d)内的壁厚(D)至少局部地小于在其余壁段(6、7)内的壁厚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兰豪里,赖蒙德艾希霍尔茨博尔特,迪特马尔科尔贝克,格哈德胡根许特,
申请(专利权)人:KM欧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