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杰专利>正文

胶囊拆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78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及应用在该设备上的控制结构,胶囊拆解设备的机体部分包括用于盛放胶囊的料斗、与所述的料斗通过缓存阀相连通并位于料斗下游的缓存舱、位于缓存舱下游并与缓存舱通过进料阀相连通的工作舱,所述工作舱上连通有用于通入气体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具有进气阀,所述工作舱的物料排放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控制结构由多个延时继电器与各阀组成的电路而构成,用于控制各阀的打开及闭合,并控制缓存阀与进料阀中的一个打开时,另外一个闭合,还控制进料阀、进气阀、出料阀依次打开且其中一个打开时,另外两个闭合。通过控制系统来自动并有序地控制各阀门的打开与关闭,可减少人力成本,并保证胶囊拆解科学而高效地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尤其是通过在一个容器内通入高压空气然后释放气体来实现胶囊拆解的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安装在该设备上的多个阀门的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药及保健品行业,灌装不合格的胶囊产品需要进行拆解并回收药料,以减少损失,传统的胶囊拆解方式主要有手工拆解和粉碎方式,这两种方式的拆解效率都比较低,且会导致药料被污染或药料不纯。而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一些胶囊拆解设备,通常包括一个容器,该容器的顶部设有顶盖装置,打开顶盖可放入胶囊产品,底部具有排放物料的出口并安装有阀门以在工作时封闭该出口,容器内具有一个密封内腔,容器中通入高压气体后,使气体冲入胶囊的内部,然后再排放出容器中的高压气体,使胶囊壳利用内外压差而拆分开,从而使药料从胶囊壳体中分离出来,通常在容器中还设置有一筛网,以将药料过滤出来,再从容器底部的出口排出来。现有的这种胶囊拆解设备,需运用气放机通过管道向容器中通入高压气体,而通气管道上需设置阀门,并且排放气体的管道上也要设置阀门,这些阀门的开关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操作,顶盖的打开与关闭、底部出口处的阀门的打开与关闭也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操作的,这导致人力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及其控制结构,其可实现自物料供给至药料回收整个过程的自动而有序地完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它包括机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机体部分包括用于盛放胶囊的料斗、与所述的料斗通过缓存阀相连通并位于料斗下游的缓存舱、位于缓存舱下游并与缓存舱通过进料阀相连通的工作舱,所述工作舱上连通有用于通入气体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具有进气阀,所述工作舱的物料排放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控制部分将各阀组合到控制电路中,用于控制各阀的打开及闭合,并控制缓存阀与进料阀中的一个打开时,另外一个闭合,还控制进料阀、进气阀、出料阀依次打开且其中一个打开时,另外两个闭合。通过控制部分控制缓存阀打开后,胶囊物料从料斗中排入缓存仓中,进料阀也由控制部分控制打开,使得胶囊物料从缓存仓中移入工作舱中,然后再控制进气阀打开,以向工作舱中通入高压气体,一段时间后,高压气体渗入胶囊的壳体内,打开出料阀时可排放出工作舱内的高压气体,使得胶囊壳体利用内外压差而迅速地拆分开,拆解后的胶囊壳和药料即从物料排放口处排出并回收。在一种优化方案中,所述工作舱上还连通有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管,该排气管上具有排气阀,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消声器,所述控制部分控制排气阀与进气阀中的一个打开时,另外一个闭合。在上述向工作舱内通入高压气体的步骤后,隔一段时间先将排气阀打开,使得高压气体从排气管中排出,也可使胶囊壳体利用内外压差而拆分开,而利用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消声器,可消除或降低在快速排放高压气体时产生的声音。这种在工作舱上另接排气管的方式,利于安装消声器,以消除噪音。在所述工作舱的正下方设置有收料盒,所述工作舱的物料排放口对着该收料盒,在收料盒内设置有筛网。该收料盒用于回收拆解后的物料,并且,在回收物料的同时,又实现了胶囊内药料与胶囊壳的分离。为配合上述拆解设备的自动运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胶囊拆解设备上的控制结构,它包括缓存阀控制线路、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与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相并联的第二延时继电器。其中,缓存阀控制线路由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七延时继电器、缓存阀相并联构成,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七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缓存阀相串联而共同构成缓存阀的控制开关;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包括一·由第六延时继电器与出料阀相并联构成的出料阀控制支路;由第四延时继电器与进气阀相并联构成的进气阀控制支路,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气阀相串联,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构成出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由第三延时继电器与进料阀相并联构成的进料阀控制支路,第三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料阀相串联,第三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进气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进气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第三延时继电器还有另外两个常开触点,其中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七延时继电器相串联,另外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联后接入与第七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以及缓存阀串联的支路中,第六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在缓存阀控制线路和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之间。第二延时继电器具有对应的常开触点,该常开触点与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相串联而构成工作舱各阀控制线路的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延时继电器具有常开触点,其常开触点与第二延时继电器相串联。通过各延时继电器通电一段时间后控制各相应触点的开闭,来控制各阀按序打开和关闭,实现了以上所述的工作步骤。进一步地,该控制结构还包括总开关电路,该总开关电路包括相串联的开始按钮、停止按钮、中间继电器,开始按钮为按压后即接通电路的按钮式常开开关,停止按钮为按压后即断开电路的按钮式常闭开关,中间继电器具有对应的两个常开触点,其中一个常开触点与开始按钮相并联后接入与停止按钮以及中间继电器相串联的电路中,另一个常开触点与缓存阀控制线路相串联而构成缓存阀控制线路的控制开关。该控制结构还包括由第五延时继电器与排气阀相并联构成的排气阀控制支路,第五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排气阀相串联,第五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出料阀控制支路相串联,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排气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排气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所述的第四延时继电器与排气阀控制支路以及第五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同时构成出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外一种胶囊拆解设备上的控制结构,它包括由第四延时继电器与出料阀相并联构成的出料阀控制支路;由第三延时继电器与排气阀相并联构成的排气阀控制支路,第三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排气阀相串联,第三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出料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出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由第二延时继电器与进气阀相并联构成的进气阀控制支路,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气阀相串联,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排气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排气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由第一延时继电器与进料阀相并联构成的进料阀控制支路,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料阀相串联,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进气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进气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料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进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通过各继电器通电一段时间后控制相应触点的开闭,控制进料阀、进气阀、排气阀以及出料阀的顺序打开和关闭,来实现工作舱内胶囊拆解过程的自动进行,而缓存阀则只需另外控制即可。进一步地,该控制结构还包括总开关电路,该总开关电路包括相串联的开始按钮、停止按钮、中间继电器,开始按钮为按压后即接通电路的按钮式常开开关,停止按钮为按压 后即断开电路的按钮式常闭开关,中间继电器具有对应的两个常开触点,其中一个常开触点与开始按钮相并联后接入与停止按钮以及中间继电器相串联的电路中,另一个常开触点与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同时构成进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当开始按钮按下后,中间继电器立即得电,而开始按钮则迅速地弹开而导致开关被切断,但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会受感应而接通,使得后续的整个控制电路一直处于供电状态。关于应用在前述胶囊拆解设备上的控制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第三种结构,其包括由第四延时继电器与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体部分和控制部分(14),机体部分包括用于盛放胶囊的料斗(1)、与所述的料斗(1)通过缓存阀(2)相连通并且位于料斗(1)下游的缓存舱(3)、位于缓存舱(3)下游并与缓存舱(3)通过进料阀(4)相连通的工作舱(10),所述工作舱(10)上连通有用于通入气体的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上具有进气阀(6),所述工作舱(10)的物料排放口处设置有出料阀(11),所述控制部分(14)将各阀组合到控制电路中并用于控制各阀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部分(14)包括:由第四延时继电器与出料阀(11)相并联构成的出料阀控制支路;由第二延时继电器与进气阀(6)相并联构成的进气阀控制支路,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气阀(6)相串联,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构成出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由第一延时继电器与进料阀(4)相并联构成的进料阀控制支路,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料阀(4)相串联,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进气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进气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料阀控制支路相串联而构成进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杰
申请(专利权)人:韩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