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票券防伪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35956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1:16
一种应用于电子票券防伪系统与方法的组成,包括:票券服务中心、手持装置、验票装置以及数据库。其中电子票券服务系统的验票装置识别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电子票券信息至少二次(含)以上,电子票券验证过程至少包含:通过手持装置执行具有电子票券服务的票券软件;手持装置通过网络联机至票券服务中心至少已取得一电子票券信息;当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电子票券信息被验票装置读取经数据库比对验证为真时,票券服务中心发送电子票券认证信息至该手持装置并接收,且经由该手持装置的屏幕显示该电子票券信息以供验票装置再次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防伪系统与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早期的票券乃是打印于纸张,随着科技的进步,以电子化条形码或图片影像等认证方式作为识别使用的技术亦被发展出来。此种方式搭配掌上型电子装置作为电子票券认证服务的技术,已见于以下个案(一)先前的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第504659号“电子条形码服务系统及方法”案,但
技术实现思路
仅揭露单张电子票券验证的有效与否,并无考虑到该电子票券的影像容易被有心人士复制盗用等安全问题;(二)先前的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 利第200832262号“电子票券的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揭露条形码扫描装置进一步连接解密装置,使用者必须于解密装置输入密码,输入密码成功的后,扫描装置才能被启用以顺利读取完整票券信息,解密装置输入的密码为使用者订票时设定的密码;但使用者解密装置输入的密码会接触公共键盘,(I)在订票与验票过程都需要手动输入密码,对使用者而言操作不便,(2)密码必须要记得,否则无法通过验证,(3)在订票与验票过程当中所输入的密码可能遭到有心人士的窃取,被窃取后,若票券图像内容也被复制盗用仍会发生安全问题,(4)使用者接触公共键盘容易引发接触性感染疑虑,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疾病。(三)先前的中国台湾创作专利M354810“信息转换条形码的认证系统”与(四)先前的中国台湾创作专利M410932 “显示条形码影像供电子交易的行动装置与集成电路贴片”,但只将动态密码(OTP,One-Time Password)信息通过发送方式传到手机,经手机将接收一次性密码信息编码为条形码显示作为认证使用,仍然将电子票券的条形码影像有显示于手机作验证,因此还是很容易被有心人士以照相设备复制盗用,而衍生出安全问题。由此可见,上述惯用技术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使用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电子票券容易被有心人士以照相设备复制盗用而衍生出安全问题,提供一个既安全、快速与便利的票券服务系统。可达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指一种电子票券服务系统的验票装置至少识别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电子票券信息至少二次(含)以上,以达到电子票券防伪的功效,该电子票券信息可以为经加密或不加密的文数字、条形码、图像、动态密码(0ΤΡ,One-Time Password)或其组合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票券防伪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使用者必须通过手持装置至票券服务中心指定的位置下载与安装票券软件或手持装置已内建该电子票券服务的票券软件;执行手持装置中票券软件以网络联机至票券服务中心提出电子票券服务请求并且至少取得一电子票券信息,其中该电子票券信息可以为加密或不加密的文数字信息、条形码、图像、动态密码或其组合,亦可为加密或不加密的文数字信息、条形码、图像、动态密码或其组合经由手持装置上的条形码编码模块产生条形码图像;以及取得电子票券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为电子票券信息储存于手持装置中,意即电子票券信息由票券服务中心下载后储存于手持装置,另一类电子票券信息则存在于票券服务中心,每次产生电子票券信息皆需要联机至票券服务中心下载;第一次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电子票券信息被验票装置读取经数据库比对验证为真时,票券服务中心还会再发送电子票券认证信息至该手持装置接收,并且经由该装置屏幕显示该电子票券信息以供验票装置再次验证,达到电子票券防伪的功效,其中该票券服务中心还会再发送票券认证信息至该手持装置接收的通讯方式如下(1)可通过PushNotification Services 的推播机制(例如Android Push Notification、Apple PushNotification、Windows phone Push Notification等,可发出通知给特定手持装置,并告知对象信息或做确认动作),经由推播机制可将电子票券认证信息回传至使用者指定手持 装置接收;或(2)通过手持装置在电信业者的网络通讯记录,可经由电信业者数据库由手持装置的动态IP反查是否为该使用者手持装置门号,再利用以此门号或动态IP相关信息回传电子票券认证信息至该门号手持装置3接收;或(3)通过电话简讯(Short MessageService, SMS)、或多媒体简讯(Multimedia Messaging System, MMS)接收;或(4)通过电子邮件服务接收;或(5)手持装置以网络联机至票券服务中心注册时,由票券服务中心产生的唯一识别码具唯一性,可以代表每一装置,不会有装置对应到重复票券服务中心所产生的唯一识别码的ID (identification),手持装置在验证前至少与票券服务中心联机一次,当联机产生时即可以识别为哪一手持装置后,可以此回传电子票券认证信息至该手持装置接收;或(6)其它通讯可达成目的做法等;当手持装置收到电子票券认证信息,该票券应用软件会自动将电子票证认证信息显示于手持装置屏幕,以供验票装置读取与经由票券服务中心的数据库比对,以此判断确实为该合法使用者手持装置所显示的电子票券,以此可确认该票券再验证过程来源是否合法,更进一步,若该电子票券被有心人士以照相设备复制盗用,票券系统会实时发出告警并且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处理,完成以上步骤,即可以作为无纸化电子票券识别或门禁通关或其它应用,其中该电子票券信息可以为加密或不加密的文数字信息、条形码、图像、动态密码或其组合,亦可为一加密或不加密的文数字信息、条形码、图像、动态密码或其组合经由手持装置上的条形码编码模块产生条形码图像;若该电子票券更进一步作为金融卡或信用卡的支付服务应用,票券服务中心会再通过网络主动回复一使用者互动的交易确认信息至使用者手持装置,同时让使用者可以选择使用何种类别的卡(金融卡、信用卡或其它卡)与该类别中哪一张卡别作为付款,例如选择XXX金融卡作扣款、XXX信用卡作付款或其它类型卡可以作为交易支付,该卡号相关信息可由会员自行由手持装置输入至票券服务中心的数据库,同时输入卡片信息有效与否,也会经由票券服务中心联机至支付平台确认(卡片相关银行或发卡中心等相关单位确认是否有效),卡号信息可存在手持装置或是存在远程数据库;当使用者确认要以何种支付方式付款后,再确认是否同意此笔交易与回复票券服务中心判断交易过程是否完整。若选择同意交易与选择哪一卡作付款信息皆正确与有效无误后,票券服务中心会回复交易是否成功的信息至手持装置,让使用者确认此次交易是否有效,反的亦然。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票券防伪系统包括票券服务中心用以提供票券服务,如支付服务(如个人金融卡扣款、信用卡作付款)、电子钱包(储值、消费、转让或查询)、门票自动通关应用、回数票、会员卡作为红利积点、红利兑换、优惠券或折价券等应用服务;验票装置至少识别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电子票券信息或电子票券认证信息二次(含)以上,用以提供识别使用者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的电子票券是否正确与有效;手持装置用以联机至票券服务中心取得电子票券信息或电子票券认证信息作为电子票券应用;以及数据库,用以储存的数据,如使用者信息账号、密码或电子邮件等、手持装置信息门号、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电子票券防伪系统,其包含:票券服务中心,用以提供电子票券应用服务;验票装置,具有通讯模块、影像模块与辨识模块,经由该影像模块识别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的电子票券信息或电子票券认证信息至少二次以上且包含二次,并利用该辨识模块辨识该手持装置屏幕显示的该电子票券信息或该电子票券认证信息是否正确与有效;手持装置,具有手持传输模块,且该手持装置更具有票券软件,经由该手持传输模块通过网络来联机至该票券服务中心,并取得该电子票券信息或该电子票券认证信息,并提供识别该手持装置的屏幕显示的该电子票券信息或该电子票券认证信息是否正确与有效;以及数据库,具有比对模块,该数据库用以储存使用者信息、手持装置信息或电子票券交易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维恒简大为朱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