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注液杯固定在罩体上方,注液漏斗与注液杯相通,注液杯内设置有注液阀,罩体罩在工作平台上后形成密闭注液室,待注液锂电池的上端伸入密闭注液室内,注液杯下方设置有注液针组件,针头伸入待注液锂电池的内部,罩体上安装有抽真空装置,其优点是抽真空装置启动,将注液室内的空气抽离,使注液室形成负气压状态,打开注液阀,让部分电解液通过注液针平稳地流入待注液锂电池内,此时因注液室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电解液浮在待注液锂电池的卷取品上,切换抽真空装置,泄放适量氮气进入注液室,锂电池的卷取品上下部存在气压差,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电解液被锂电池内部的卷取品充分吸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号称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作为锂电池放电介质,为正负极的正常工作提供离子导通。因此在锂电池的加工过程中,注液环节的精确控制就尤为关键。无论是注液量的控制精度,电池保液量的多少,卷取品吸液的好坏,环境氧浓度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放电性能。其中卷取品吸液是否均匀充分,是影响电池性能最为关键的指标。一旦卷取品无法均匀吸液就可能导致电解液上浮现象,轻则出现电池电容量减少,放电能力降低,重则出现电池外壳发鼓甚至电池漏液等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取品吸液均匀充分的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注液漏斗、注液杯和具有注液室的罩体,注液杯固定在罩体上方,注液漏斗与注液杯相通,所述的注液杯内设置有注液阀,罩体罩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后形成密闭注液室,待注液锂电池的上端伸入密闭注液室内,所述的注液杯下方设置有注液针组件,所述的注液针组件包括注液座和针头,针头伸入所述的待注液锂电池的内部,罩体上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所述的注液阀包括阀杆和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固定在阀杆的下端,所述的注液杯包括一个锥形空腔,所述的密封件与锥形空腔的下端配合。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轴承,所述的导向轴承设置在注液杯的上方,阀杆穿过导向轴承伸入所述的注液杯内,所述的阀杆上固定设置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所述的导向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阀杆因外力上移后,注液杯内的电解液下流,外力消失后,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阀杆上的密封件重新将注液杯的下流通道堵住。所述的注液杯外设置有环形挡边,所述的环形挡边与所述的导向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的罩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工作平台相互配合形成所述的密闭注液室。注液杯和罩体一体下压在工作平台上,此时注液室的密闭性还不够,机架再下移一段距离,导向轴承也同时下移,第二复位弹簧对注液杯施加一定预紧力,使工作平台与密封圈配合更加紧密,注液室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的注液座下套接有压套,压套下套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下端伸入待注液锂电池内,针头穿过压套,针头下端弯折后靠在导流管的内壁上。压套起到固定针头的作用,针头下端弯折后靠在导流管的内壁上,电解液沿导流管的内壁缓慢下流,可以有效地防止电解液的飞溅。注液漏斗通过注液管与注液杯连通。导流管为特氟龙管。特氟龙管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切换阀,所述的真空泵与真空切换阀连通,真空切换阀安装在罩体上。真空切换阀与氮气瓶连通。真空切换阀一端与真空泵相通,另一端与氮气瓶相通,通过电气控制可以切换导通。氮气具有更稳定的性能,不会氧化卷取品中的锂金属,同时又能达到调节注液室内气压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注液阀先处于关闭状态,注液漏斗往注液杯内注入定量的电解液。抽真空装置启动,将注液室内的空气抽离,使注液室形成负气压状态,打开注液阀,让部分电解液通过注液针平稳地流入待注液锂电池内,此时因注液室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电解液浮在待注液锂电池的卷取品上,切换抽真空装置,泄放适量氮气进入注液室,锂电池的卷取品上下部存在气压差,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电解液被锂电池内部的卷取品充分吸收。注液完成后,真空泄放,使注液室内外气压达到平衡,罩体与工作平台分离,移开锂电池。整个注液过程,可以使分多次向锂电池注液,每次注液都向注液室泄放适量氮气,直至注液室内外气压平衡,向注液室分步注液和分步泄气,卷取品吸收更均匀充分。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包括机架I、工作平台2、注液漏斗3、注液杯4和具有注液室5的罩体6,注液杯4固定在罩体6上方,注液漏斗3与注液杯4相通,注液杯4内设置有注液阀7,罩体6罩在工作平台2上后形成密闭注液室5,待注液锂电池8的上端伸入密闭注液室5内,注液杯4下方设置有注液针组件,注液针组件包括注液座9和针头10,针头10伸入待注液锂电池8的内部,罩体6上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注液阀7包括阀杆71和密封件72,密封件72固定在阀杆71的下端,注液杯4包括一个锥形空腔,密封件72与锥形空腔的下端配合。机架I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轴承11,导向轴承11设置在注液杯4的上方,阀杆7穿过导向轴承11伸入注液杯4内,阀杆71上固定设置有挡圈73,挡圈73与导向轴承11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74。注液杯4外设置有环形挡边41,环形挡边41与导向轴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2,罩体6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1,环形凹槽61内设置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与工作平台2相互配合形成密闭注液室5。注液座9下套接有压套13,压套13下套接有导流管14,导流管14下端伸入待注液锂电池8内,针头10穿过压套13,针头10下端弯折后靠在导流管14的内壁上。注液漏斗3通过注液管15与注液杯4连通。导流管14为特氟龙管。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切换阀16,真空泵与真空切换阀16连通,真空切换阀16安装在罩体6上。真空切换阀16与氮气瓶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注液漏斗、注液杯和具有注液室的罩体,注液杯固定在罩体上方,注液漏斗与注液杯相通,所述的注液杯内设置有注液阀,罩体罩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后形成密闭注液室,待注液锂电池的上端伸入密闭注液室内,所述的注液杯下方设置有注液针组件,所述的注液针组件包括注液座和针头,针头伸入所述的待注液锂电池的内部,罩体上安装有抽真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阀包括阀杆和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固定在阀杆的下端,所述的注液杯包括一个锥形空腔,所述的密封件与锥形空腔的下端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轴承,所述的导向轴承设置在注液杯的上方,阀杆穿过导向轴承伸入所述的注液杯内,所述的阀杆上固定设置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所述的导向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杯外设置有环形挡边,所述的环形挡边与所述的导向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的罩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工作平台相互配合形成所述的密闭注液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座下套接有压套,压套下套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下端伸入待注液锂电池内,针头穿过压套,针头下端弯折后靠在导流管的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液漏斗通过注液管与注液杯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为特氟龙管。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切换阀,所述的真空泵与真空切换阀连通,真空切换阀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注液漏斗、注液杯和具有注液室的罩体,注液杯固定在罩体上方,注液漏斗与注液杯相通,所述的注液杯内设置有注液阀,罩体罩在所述的工作平台上后形成密闭注液室,待注液锂电池的上端伸入密闭注液室内,所述的注液杯下方设置有注液针组件,所述的注液针组件包括注液座和针头,针头伸入所述的待注液锂电池的内部,罩体上安装有抽真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坚桢,李立兵,王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