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用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82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线用断路器。针对包括外壳、端子部以及脱扣机构的布线用断路器,其中,上述端子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一侧,包括用于接入外部电力线路的各相固定触头,上述脱扣机构执行各脱扣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还包括气体引导部,其配备于形成了上述脱扣机构外观的脱扣机构护罩上,为防止在脱扣动作时发生的电弧气的排出受到上述端子部干扰的现象,对电弧气进行引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线用断路器
技术介绍
布线用断路器是一种低电压电力设备,开闭数百伏特以下的较低电压的电路,或在电路上发生诸如过电流或短路电流的事故电流时,感知并自动切断,保护电路与负载侧。这种布线用断路器的外壳以具有电气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MOLDING),因此也被命名为塑壳式断路器(MOLDED CASED CIRCUIT BREAKER, MCCB)。下面参照附图,对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进行更详细说明。图I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外壳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3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如图I至图3所示,外壳40定义了布线用断路器I的外观。在上述外壳40的内部,安装有构成上述布线用断路器I的各种部件。而且,在上述外壳10的一侧,安装有端子部20。上述端子部20可以包括3相的各相固定触头,用于按各相接入外部电力线路;以及绝缘隔壁,按各相隔离上述端子部。而且,在上述外壳10及端子部20之间,安装有脱扣机构30。脱扣机构护罩31形成上述脱扣机构30的外观。为确保电气绝缘性能,上述脱扣机构护罩31可以以合成树脂材质成型。上述脱扣机构护罩31包括3个容纳空间33,以便能够容纳3相交流的各相脱扣机构;以及底面部35,定义上述容纳空间33的一部分。而且,在上述底面部35上,形成有用于固定脱扣机构的连结孔37。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上述容纳空间33中,由铁芯(core)、线圈(coil)、电枢(armature)等构成,其中,上述铁芯(core)导电接入各相的电路,当电路上发生诸如过电流或短路电流的事故电流时,产生磁吸引力;上述线圈(coil)缠绕于上述铁芯;上述电枢(armature)在上述铁芯磁化时,受到磁吸引力驱动,将布线用断路器的开闭机构触发(trigger)至脱扣位置。未说明附图符号40是手柄。上述手柄40是为进行手动0N/0FF动作而供使用者把持、操作之处。另一方面,脱扣动作执行后,在上述开闭机构中,在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相互分离的同时,发生电弧(arc)。而且,因这种电弧而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电弧气Al,通过上述外壳40上形成的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排出到上述外壳40的外部,S卩,排出到上述布线用断路器I的外部。此时,电弧气Al通过上述脱扣机构护罩31的底面部35向上述端子部20流动。可是,受包括了在上述端子部20配备的凸出部21的壁面的影响,通过上述排气口排出的电弧气Al的一部分A2逆流。而且,由于如此逆流的电弧气A2重新流入上述外壳40的内部,存在构成上述布线用断路器I的部件因电弧气A2而损伤的忧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用断路器,构成得能够防止电弧气因逆流而重新流入。为达成上述目的,针对包括外壳、端子部以及脱扣机构的布线用断路器,其中,上述端子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一侧,包括用于接入外部电力线路的各相固定触头,上述脱扣机构执行各脱扣动作,本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还包括气体引导部,其配备于形成了上述脱扣机构外观的脱扣机构护罩上,为防止在脱扣动作时发生的电弧气的排出受到上述端子部干扰的现象,对电弧气进行引导。在本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中,在配备于脱扣机构护罩的气 体引导部的作用下,电弧气被引导并迅速排出到外壳的外部。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有望实现电弧气迅速向上述外壳外部排出,防止电弧气向上述外壳的内部逆流。附图说明图I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外壳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4是显示构成本技术布线用断路器实施例的脱扣机构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构成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说明。图4是显示构成本技术布线用断路器实施例的脱扣机构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构成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的下部外壳及脱扣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的局部剖开立体图。针对本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的与以往相同的构成要素,引用图I至图3的附图符号,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在脱扣机构护罩31的一侧,即,在底面部35的一侧配备有气体引导部39。上述气体引导部39从上述底面部35的一侧凸出。上述气体引导部39起到对在移动触头及固定触头分离过程中发生并向外壳10 (参照图I)的外部排出的电弧气A3进行引导的作用。更详细地说,上述气体引导部39进行引导,使电弧气A3不碰撞端子部20的凸出部21。为此,上述气体引导部39可以具有向电弧气A3排出的方向包围上述凸出部21的"Π ”形状的截面。当然,上述气体引导部39的形状并非限定于此。下面对本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作用进行更详细说明。首先,脱扣动作运行后,构成开闭机构的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相互分离。而且,在上述移动触头及固定触头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电弧,高温高压的电弧气A3通过在外壳40上形成的排气口排出到上述外壳40的外部。此时,电弧气A3沿着脱扣机构护罩31的底面部35向端子部20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沿着上述底面部35流动的电弧气A3实质上被气体引导部39所引导,从而防止在上述端子部20的底面上碰撞诸如凸出部21的障碍物的现象。即,被上述气体引导部39所引导的电弧气A3不碰撞上述凸出部21,而是避开,向上述凸出部21的两侧流动,通过上述排气口,排出到上述外壳40的外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防止向上述外壳40的外部排出的电弧气A3重新流入上述外壳40内部的逆流现象。另外,通过如此防止电弧气A3向上述外壳40内部逆流,还能够防止位于上述外壳40内部的部件因电弧气而损伤。权利要求1.一种布线用断路器,包括外壳、端子部以及脱扣机构,其中,上述端子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一侧,包括用于接入外部电力线路的各相固定触头,上述脱扣机构执行各脱扣动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体引导部,其配备于形成了上述脱扣机构外观的脱扣机构护罩上,为防止在脱扣动作时发生的电弧气的排出受到上述端子部干扰的现象,对电弧气进行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布线用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引导部在上述脱扣机构护罩的一侧,包围在上述端子部上形成的凸出部地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布线用断路器。针对包括外壳、端子部以及脱扣机构的布线用断路器,其中,上述端子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一侧,包括用于接入外部电力线路的各相固定触头,上述脱扣机构执行各脱扣动作,本技术的布线用断路器的实施例的一种形态还包括气体引导部,其配备于形成了上述脱扣机构外观的脱扣机构护罩上,为防止在脱扣动作时发生的电弧气的排出受到上述端子部干扰的现象,对电弧气进行引导。文档编号H01H73/18GK202678263SQ2012202580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具本根 申请人:Ls产电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线用断路器,包括外壳、端子部以及脱扣机构,其中,上述端子部安装于上述外壳的一侧,包括用于接入外部电力线路的各相固定触头,上述脱扣机构执行各脱扣动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引导部,其配备于形成了上述脱扣机构外观的脱扣机构护罩上,为防止在脱扣动作时发生的电弧气的排出受到上述端子部干扰的现象,对电弧气进行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具本根
申请(专利权)人:LS产电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