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3381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控制电阻、与跳扣作用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抵触在所述跳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支腿与所述控制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阻的另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上方设有一导电板,在所述第一扭簧转动时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与导电板接触导通,所述导电板与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在没增加任何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远程控制功能,其结构非常简单可靠,使用也非常方便,不需外接电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漏电断路器本体都没有远程控制功能,更没有远程控制接口。要实现远程控制,需外接分励脱扣器附件,分励脱扣器内设有线圈、铁芯、衔铁等,当需要进行远程控制时,还需外接对应控制电源,给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电磁力带动衔铁向铁芯方向运动,推动分励脱扣器内操作机构的锁扣跳扣,分励脱扣器与保护断路器联动断开,以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这种外接分励脱扣器的运程控制系统,增加了漏电断路器的体积,需外接辅助电源,使用不方便。中国专利CN202259078U公开一种宽度为18毫米的小型漏电断路器,其包括手柄、跳扣、锁扣、脱扣杆和杠杆,所述跳扣和锁扣相适配且均与杠杆相铰接,所述杠杆的两侧分·别设有L极触头支架和N极触头支架,所述锁扣上设有凸块,所述脱扣杆和L极触头支架依次与凸块相连,所述L极触头支架与N极触头支架通过联动轴相连接,所述杠杆上设有弹簧与联动轴相连,所述L极触头支架和N极触头支架上均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对应的动触头。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为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其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也未带远程控制接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设在漏电断路器内的远程控制系统,其不需要外接辅助电源,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漏电断路器自身不带远程控制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控制电阻、与跳扣作用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抵触在所述跳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支腿与所述控制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阻的另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上方设有一导电板,在所述第一扭簧转动时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与导电板接触导通,所述导电板与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叠放,并且在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间设有隔板。优选的,所述导电板固定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基座上。优选的,所述控制电阻穿设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基座上。优选的,所述漏电断路器上设有测试按钮、第二扭簧,所述测试按钮通过第二扭簧复位,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一支腿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二支腿延伸至所述导电板处,在所述测试按钮按下时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二支腿与所述导电板接触导通。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加了远程控制接口,既实现了远程控制功能,还可实现漏电自测控制功能,且接线非常简单,仅需外接控制按钮,而不需外接辅助电源。附图说明图I显示为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基座2第二接线端子3第一接线端子4第二扭簧5第一扭簧6导电板7手柄8锁扣9U 形栓10跳扣弹簧11跳扣12复位件13脱扣器14控制电阻15互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I。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包括基座I、操作机构、互感器15、脱扣器13,操作机构包括手柄7、锁扣8、U形栓9、跳扣11、跳扣弹簧10、复位件12等基本机构,该漏电断路器基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技术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见图I所示,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3、第二接线端子2和控制电阻14、与跳扣11作用的第一扭簧5,第一扭簧5的第一支腿抵触在跳扣11上,第一扭簧5的第二支腿与控制电阻14的一端电连接,控制电阻14的另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第一扭簧5的第一支腿的上方设有一导电板6,在手柄7带动跳扣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扭簧5转动时,第一扭簧5的第一支腿与导电板6接触导通,导电板6与第一接线端子3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2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本技术在当需要进行远程控制使用时,直接从第一接线端子3和第二接线端子2引接线到外部控制按钮或开关,即可实现断路器的远程断开操作,或者经过智能转换,实现远程的智能控制操作,控制系统中不需外接电源。当合上手柄7时,经过锁扣8及U形栓9的作用,跳扣11在其跳扣弹簧10的作用下转动,第一扭簧5在其自身弹力作用下转动,第一扭簧5的第一支腿与导电板6的接触,此时第一接线端子3与控制电阻14连通,第一接线端子与电源线相连,第二接线端子串联控制电阻后与电源线相连,以此构成远程控制测试回路。即该远程控制测试回路的有效与否是通过操作机构是否合闸来进行判定的,操作机构是否合闸来带动第一扭簧5与导电板6的接通与断开。 在远程控制进行时,控制信号由漏电断路器内部的互感器15检查到,并将该信号传送给脱扣器13,通过脱扣器13的动作来带动复位件12转动,复位件12又使锁扣8、跳扣11动作,实现断路器断开操作的能力。在需要控制产品不能合闸时,即当漏电断路器刚操作合闸时,互感器15即可检查到操作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脱扣器13,通过脱扣器13的动作来带动复位件12转动,复位件12又使锁扣8、跳扣11动作,实现漏电断路器合闸马上断开操作的能力,达到需要控制产品不能合闸时即产品不能合闸的目的。为保证增加本技术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时漏电断路器体积不增加,将第一接线端子3、第二接线端子2叠放,并且在第一接线端子3和第二接线端子2间设有隔板。上述导电板6固定在漏电断路器的基座I上。上述控制电阻14穿设在漏电断路器的基座I上。为测试漏电断路器自身检测是否完好,可以增设漏电断路器自测测试回路,其具体结构为在上述漏电断路器上设有测试按钮、第二扭簧4,测试按钮通过第二扭簧4复位,第二扭簧4的第一支腿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该第二扭簧可通过与上述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实现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第二扭簧4的第二支腿延伸至上述导电板6处。在测试按钮按下时第二扭簧4的第二支腿与导电板6接触导通,实现自测测试回路导通产品跳闸。当使用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时,需要确保产品处于合闸状态且线路正常。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在没增加任何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远程控制功能,其结构非常简单可靠,使用也非常方便,不需外接电源。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断路器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线端子(3)、第二接线端子(2)和控制电阻(14)、与跳扣(11)作用的第一扭簧(5),所述第一扭簧(5)的第一支腿抵触在所述跳扣(11)上,第一扭簧(5)的第二支腿与所述控制电阻(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阻(14)的另一端与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所述第一扭簧(5)的第一支腿上方设有一导电板(6),在所述第一扭簧转动时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腿与导电板(6)接触导通,所述导电板(6)与第一接线端子(3)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与所述漏电断路器内的电源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增其陈闽戴豹荣忠祥
申请(专利权)人: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