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73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41
一种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包含一键帽、一薄膜电路板、一底板、一弹性元件及一发光单元。底板设置于键帽下方,且形成一开槽;薄膜电路板设置于底板上方且在键帽下方,且对应底板的开槽位置为透光材质制成;弹性元件设置于键帽与薄膜电路板间,并顶抵于键帽且提供键帽恒远离薄膜电路板的弹性偏压,且键帽受力下压,使弹性元件触发薄膜电路板,产生对应的一电路讯号;发光单元包括一电连接薄膜电路板且设置于薄膜电路板下表面,并容置于底板的开槽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线入射至薄膜电路板,并使射出的光线朝键帽照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方便使用者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操作。当按压按键模块的键帽时,键帽连动对应的剪式支架且压缩对应的弹性元件使其与薄膜电路板产生对应按压的电路讯号。而发光单元包括设置于薄膜电路板上方并朝向键帽的一发光二极管及一罩覆发光二极管的导光罩。然而,若发光单元的导光罩高度过高时,且发光单元恰位于按压键帽的下移行程中,当使用者按压键帽,带动键帽下移而顶抵发光单元的导光罩,使弹性元件及剪式支架无法完成预定位移的行程,致使弹性元件无法与薄膜电路板形成良好的电连接,遂造成按键模块的按压手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手感较佳的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包含一键帽、一薄膜电路板、一底板、一弹性兀件,及一发光单兀。该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形成一开槽;该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方且在该键帽下方,且对应该底板的开槽位置为透光材质制成;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薄膜电路板间,并顶抵于该键帽且提供该键帽恒远离该薄膜电路板的弹性偏压,且该键帽受力下压,使该弹性元件触发该薄膜电路板,而产生对应的一电路讯号;该发光单元包括一电连接该薄膜电路板且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下表面,并容置于该底板的开槽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线入射至该薄膜电路板,并使射出的光线朝该键帽照明。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该键帽的下表面凹陷形成一凹槽,该发光单元还包括一罩覆在该薄膜电路板上方并对应该底板的开槽位置,且在该键帽下方的导光罩,该导光罩的高度低于该键帽的凹槽的深度。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该导光罩具有一顶板,该导光罩的顶板形成一透光孔。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该键帽包括一帽体,及一自该帽体的周沿向外延伸的帽檐,该帽体形成一与该导光罩的透光孔位置相对应的穿孔。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该薄膜电路板的下表面形成一对应该导光罩位置的盲孔,该盲孔与该底板的开槽相连通,该发光兀件容置于该盲孔。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还包含一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的框架,该框架形成一开口,该键帽的帽体凸伸于该开口且外露出该框架。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该发光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的下表面且容置于该盲孔及该开槽的导光板,该发光元件容置于该盲孔,且与该导光板相间隔,而该导光板的位置对应该导光罩的位置下方。较佳地,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还包含一可升降地设置在键帽下方且固定在该底板上方的剪式支架,该键帽受力下压,该键帽随该剪式支架朝该底板方向垂直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发光元件设置薄膜电路板的板体下表面,可降低导光罩的高度使薄化,在设计上可将导光罩的高度低于键帽的凹槽的深度,使键帽下压时,不易顶抵导光罩而不影响弹性元件及剪式支架的预定位移的行程,使弹性元件与薄膜电路板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且可改善按压的手感。附图说明图I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对应图I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对应图I的俯视图;图4是一沿图3的4 一 4剖切线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发光元件到一键帽的光线行进路径;图5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键帽受力下压时,一弹性元件的抵压部与一薄膜电路板的导通部接触导通,且该键帽不易顶抵导光罩;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7是一对应图6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一对应图6的俯视图;图9是一沿图8的9 一 9剖切线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发光元件到一键帽的光线行进路径;及图10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键帽受力下压时,一弹性元件的抵压部与一薄膜电路板的导通部接触导通,且该键帽不易顶抵导光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参阅图I、图2与图3,本技术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置包含一键帽I、一剪式支架2、一弹性兀件3、一薄膜电路板5、一底板6、一下盖7,及一发光单兀8。参阅图2、图4与图5,键帽I的下表面凹陷形成一凹槽11,键帽I包括一帽体12,及一自帽体12的周沿向外延伸的帽檐13,也就是说帽体12与帽檐13共同界定出凹槽11。剪式支架2 (plunger)用于支撑键帽1,并可升降地设置在键帽I下方且固定在底板6上方。弹性元件3 (rubber dome)设置于键帽I与薄膜电路板5间,并顶抵于键帽I且提供键帽I恒远离薄膜电路板5的弹性偏压,弹性元件3包括一本体31,及一由本体31内表面向薄膜电路板5凸伸的抵压部32。薄膜电路板5设置于底板6上方且在键帽I下方,并包括一板体51及一披覆在板体51上表面的绝缘表层52。绝缘表层52形成一供弹性元件3的抵压部32穿伸的贯孔521,板体51的上表面形成一对应贯孔521位置的导通部511,导通部511可为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或是其它触发性开关。底板6设置于薄膜电路板5下方,下盖7设置于底板6下方,用于盖合底板6。如图5所示的当键帽I受力下压时,键帽I随剪式支架2朝底板6方向垂直移动,且键帽I会压缩弹性元件3,使弹性元件3的抵压部32与薄膜电路板5的导通部511接触导通,产生对应按压的一电路讯号。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表层52为塑料薄膜(mylar)。参阅图2与图4,为了容置发光单元8,薄膜电路板5的绝缘表层52还形成一通孔522,薄膜电路板5的板体51下表面形成一盲孔512,底板6形成一开槽61,开槽61与薄膜电路板5的板体51的盲孔512相连通。发光单兀8包括一电连接薄膜电路板5的板体51且容置于底板6的开槽61的发光元件81,及一罩覆薄膜电路板5的绝缘表层52的通孔522上方并对应底板6的开槽61位置,且在键帽I下方的导光罩82。更确切地 说,发光元件81设置于薄膜电路板5的下表面且容置于盲孔512及底板6的开槽61,发光元件81的设置位 置与导光罩82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81为发光二极管(LED)。参阅图4,来说明从发光元件81到键帽I的光线行进路径。由于薄膜电路板5的板体51对应底板6的开槽61位置为透光材质所制成,使光线易于穿透。导光罩82具有一顶板821,导光罩82的顶板821形成一供发光元件81光线透射的透光孔822,使导光罩82兼具聚光及透光的功效。键帽I的帽体12形成一与导光罩82的透光孔822位置相对应的穿孔121,在本实施例中键帽I的穿孔121可为键帽I的符号区域(图未示)如A、B或C。发光元件81所产生的光线入射薄膜电路板5的板体51,经过绝缘表层52的通孔522、导光罩82的透光孔822至键帽I的穿孔121,也就是对键帽I的符号区域产生照明效果。参阅图4与图5,本实施例是将发光元件81设置薄膜电路板5的下表面,可降低导光罩82的高度而呈薄型化,在设计上可将导光罩82的高度低于键帽I的凹槽11的深度,使键帽I受力下移时,键帽I不易顶抵导光罩82而不会影响弹性元件3及剪式支架2的预定位移的行程,使弹性元件3与薄膜电路板5形成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键盘的按键模块包含:一键帽;一底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形成一开槽;一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方且在该键帽下方,且对应该底板的开槽位置为透光材质制成;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薄膜电路板间,并顶抵于该键帽且提供该键帽恒远离该薄膜电路板的弹性偏压,且该键帽受力下压,使该弹性元件触发该薄膜电路板,而产生对应的一电路讯号;及一发光单元,包括一电连接该薄膜电路板且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下表面,并容置于该底板的开槽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线入射至该薄膜电路板,并使射出的光线朝该键帽照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精元电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