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1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导体、包覆在导体的周向外表面上的抗滑层、包覆在抗滑层外面的绝缘层。通过在绝缘层与导体之间增加抗滑层,提高了电缆绝缘层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使导体在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层上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防止了电缆在安装过程中绝缘的滑脱拉断现象,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城乡配网用IkV架空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由于架空线路相对地埋电缆的经济性优势,近些年架空线路得到了广泛应用。架空绝缘线路的绝缘化,降低了线路发生瞬时故障的概率,解决了架空裸线不能树木、建筑物等交叉靠近的问题,拓宽了架空线路走廊,优点十分明显。根据电力设计、安装、施工、验收规范规定,IkV架空绝缘电缆的安装敷设方式包括两类 I、耐张线夹金具固定在导体上,并采用专用保护罩防护。这种敷设方式优点是线路拉力由导体承载,抗拉力高,设计弧垂小。缺点是安装敷设较复杂,投资成本略高。、耐张线夹金具固定在绝缘上,这种敷设方式施工简单方便,成本略低。缺点是线路拉力由绝缘承载,抗拉力低,设计弧垂大。因为两种敷设方式的差异,在设计、安装、施工、验收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当采用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上时,绝缘会出现滑脱拉断现象。引起线路下垂,造成对地安全距离不足及导体裸露等安全隐患。对于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上的安装方式,电缆能够承受拉力计算公式为T=Tj+Tc式中T 一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上时,电缆的抗拉力Tj 一绝缘层抗拉力Tc一绝缘与导体相对摩擦力。由上式可知,如果绝缘跟导体之间的相对摩擦力较大的话,可以将更多拉力传导给导体,使其抗拉;反之如果绝缘跟导体之间的相对摩擦力较小的话,这个力不能传到给导体,而由绝缘承担,绝缘是塑料材料,抗拉能力很小,拉力过大会产生绝缘拉断现象。所以绝缘与导体的相对摩擦力是架空绝缘电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装敷设性能指标。架空绝缘电缆产品的国家标准GB/T12527对绝缘和导体的相对摩擦力没有考核指标,因此市场上存在着产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但不满足客户安装需要的现象。原因就是绝缘与导体的相对摩擦力较小造成的。由于标准的不足,IkV架空绝缘电缆的设计通常都是采用绝缘直接挤包在导体上,由于绝缘表面光滑,绝缘与导体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在线路工作温度下长期运行,以及覆冰、大风等恶劣天气下,易产生绝缘滑脱拉断现象,造成架空绝缘线路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I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通过在绝缘层与导体之间增加抗滑层来防止绝缘滑脱拉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导体、包覆在所述导体的周向外表面上的抗滑层、包覆在所述抗滑层外面的绝缘层。具体实施时,所述抗滑层为牛皮纸抗滑层。具体实施时,所述绝缘层为耐候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绝缘层与导体之间增加抗滑层,提高了电缆绝缘层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使导体在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层上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防止了电缆在安装过程中绝缘的滑脱拉断现象,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参见图I所示,一种I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该架空绝缘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导体I、包覆在导体I周向外表面上的牛皮纸抗滑层2、包覆在牛皮纸抗滑层2外面的耐候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在绝缘层3与导体I间增加一层摩擦系数较高的抗滑层2,能够提高绝缘与导体的抗滑脱性。在架空绝缘电缆结构的设计中,导体I采用无氧铜杆或铝杆作原材料,经连铸连轧加工后,分子结构排列紧密,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再通过中拉机和小拉机多道拉丝退火,制成电缆第2类紧压圆形绞合导体,性能优于GB/T12527的规定。抗滑层2为在导体I上纵包一层厚度为O. 045 O. 06mm厚度的牛皮纸,牛皮纸的宽度>导体的周长,但不超过5mm。牛皮纸带的抗拉力应不小于30N/20mm。牛皮纸抗滑层2与导体I、牛皮纸抗滑层2与绝缘层3的摩擦系数大于导体I与绝缘层3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增大摩擦系数的方式增大了绝缘层3与导体I间相对摩擦力,提高绝缘层3与导体I的抗滑脱性。绝缘层3采用耐候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具有很好的电气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耐候性能,以适应600/1000V的系统下,长期室外紫外线、气候老化等恶劣自然因素的影响。满足GB/T12527标准人工气候老化试验的要求。绝缘层3采用挤压式挤出,模具的选择要考虑模芯与模套的夹角,以保证挤出压力。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也能增大绝缘与导体间相对摩擦力,提高绝缘与导体的抗滑脱性。本电缆结构通过抗滑层2的特殊设计,提高了电缆绝缘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使导体在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上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防止了电缆在安装过程中绝缘的滑脱拉断现象,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电缆绝缘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性能,国家标准GB/T12527没有要求,按照南非SANS6101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本电缆的绝缘和导体附着力^ 350N。按照南非SANS6100标准的试验方法,本电缆还满足以下性能要求a、500循环后,绝缘耐电压试验不击穿;b、2个循环后绝缘相对导体滑移距离不大于4mm,500循环后绝缘相对导体的滑移距离不大于5mm;C、绝缘厚度变化率不大于30%。抗滑层的设置,使得导线在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上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防止了电缆在允许工作温度90度长期工作时产生滑脱拉断现象,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性。总结一下,本专利的架空绝缘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耐候性能、抗绝缘滑脱性能,使得电缆在传输电力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I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包覆在所述导体的周向外表面上的抗滑层、包覆在所述抗滑层外面的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I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层为牛皮纸抗滑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I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耐候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1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导体、包覆在导体的周向外表面上的抗滑层、包覆在抗滑层外面的绝缘层。通过在绝缘层与导体之间增加抗滑层,提高了电缆绝缘层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使导体在耐张线夹固定在绝缘层上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防止了电缆在安装过程中绝缘的滑脱拉断现象,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文档编号H01B9/00GK202677940SQ20122034145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曹永刚, 杨建伟, 张伟, 何健 申请人: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kV抗滑脱架空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包覆在所述导体的周向外表面上的抗滑层、包覆在所述抗滑层外面的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刚,杨建伟,张伟,何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