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多管毛细管粘度计。
技术介绍
粘度测量在 许多工业部门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在石油、化工、医学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各种石油制品和油漆的品质检验等,都需要进行粘度测量,在医学中测量血液及生物液体的粘度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某些食品和药物等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也要通过监测粘度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监测合成反应生成物的粘度,来自动控制反应终点。常用的粘度测量有毛细管粘度计(如奥氏粘度计),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粘度,一般采用是测量流出时间法(分别测量溶剂和样品的流出时间)。用这种方法测量粘度时,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容易精确判定,每次测量的条件很难保证相同,所以精度比较低,受温度影响大,操作步骤繁琐,难于实现自动化,用时长,毛细管清洗也很麻繁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多管毛细管粘度计,本技术采用气-液隔离器(这是保证压力相同的关键)把多个毛细管并联在一起,使每个毛细管的两端任何时刻都受到相同压力的作用,并且是同时进行测量的方案,该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每次测量的条件相同、精度低、受温度影响大、操作步骤繁琐等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多管毛细管粘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气动系统、参比液公共注入回路、参比液检测回路和至少一条样品检测回路,其中,参比液公共注入回路的结构为:包括弹性气囊式气动泵和参比液瓶Ⅰ,弹性气囊式气动泵的液体入口端与参比液瓶Ⅰ管路连接;所述参比液检测回路的结构为:包括参比液瓶Ⅱ、气?液隔离器、毛细管、称重瓶、称重装置、废液瓶以及两个弹性气囊式气动泵:弹性气囊式气动泵Ⅰ、弹性气囊式气动泵Ⅱ,其中,弹性气囊式气动泵Ⅰ的液体入口端与参比液瓶Ⅱ管路连接,弹性气囊式气动泵Ⅰ的液体出口端与气?液隔离器的液体入口端管路连接,气?液隔离器的液体出口端与毛细管管路连接,毛细管与称重瓶管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明,万桂怡,崔建军,吴明海,刘克敬,魏欣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