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217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环的前、后侧环面沿内圈分别设有固定环前、后槽;所述的移动环的前侧环面沿外圈设有契合固定环后槽的滑槽;所述的移动圆弧板为底面为弧形的月牙形板,在移动圆弧板的板面上沿圆弧线均布有螺栓孔,移动圆弧板的后侧面沿弧形边缘设契合固定环前槽的槽,移动圆弧板的顶面嵌设转向机夹具固定板;固定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移动环前侧的滑槽与固定环后槽相嵌套,位于固定环内的移动环的环面上均布有移动环螺栓孔,移动圆弧板上的螺栓孔与移动环上相应的移动环螺栓采用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减少改装设计成本,具有通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转向机性能和疲劳台架试验过程中,要求转向机的安装角度必须符合整车的安装角度。在试验过程中,转向机8上所设的转向机前支架8-2和转向机后支架8-3分别固定在一个转向机夹具9上,然后再将两个转向机夹具9通过其所设的连接固定槽9-1固定在试验台的底板上的,参见图8 图10。转向机8经此固定后,转向机上的转向机输入轴8-1与水平面间之间形成夹角0,参见图11。试验台的底板是水平固定的,因此采用转向机夹具9固定在底板上的转向机,其夹角0是固定的,同时不同的转向机,该夹角0的大小是不同 的,一般转向机的装车角度是不同的,而转向机在试验中,该角度必须与装车角度相同,因此,这种固定方法不能满足转向机试验要求。如要满足试验要求,就必须配套设计不同的转向机夹具,以适应不同转向机的转向机输入轴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加一种可旋转的装置来放置夹有转向机的转向机夹具,从而实现转向机的旋转。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环、移动环、转向机夹具固定板、移动圆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的前、后侧环面沿内圈分别设有固定环前、后槽;所述的移动环的前侧环面沿外圈设有契合固定环后槽的滑槽;所述的移动圆弧板为底面为弧形的月牙形板,在移动圆弧板的板面上沿圆弧线均布有螺栓孔,移动圆弧板的后侧面沿弧形边缘设契合固定环前槽的槽,移动圆弧板的顶面嵌设转向机夹具固定板;固定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移动环前侧的滑槽与固定环后槽相嵌套,使移动环的前侧环面的内圈从固定环的后侧嵌入固定环的环孔内,移动环的前侧环面的外圈与固定环的后侧环面的内圈相贴合,位于固定环内的移动环的环面上均布有与移动圆弧板的螺栓孔位置相对应的移动环螺栓孔,移动圆弧板上的螺栓孔与移动环上相应的移动环螺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支架为在固定支架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对称设固定支架垂直板,在两个固定支架垂直板之间连接一固定支架支撑板筋,固定支架支撑板筋的上边设为下凹的弧形,该弧形契合固定环的环身。位于固定支架支撑板筋前后两侧的固定支架底板上分别设有固定槽。移动圆弧板的前后两侧与转向机夹具固定板的底面之间分别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所述的转向机夹具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均布有转向机夹具固定槽。固定环与移动环之间为间隙配合。固定环与移动圆弧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改变原有转向机夹具的结构就能满足转向机输入轴的角度需求,减少改装设计成本,具有通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转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原有转向机采用转向机夹具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图9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I参见图I、图2和图4,本技术包括固定支架、固定环、移动环、转向机夹具固定板、移动圆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3的前、后侧环面沿内圈分别设有固定环前、后槽;所述的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沿外圈设有契合固定环后槽的滑槽;所述的移动圆弧板5为底面为弧形的月牙形板,在移动圆弧板5的板面上沿圆弧线均布有螺栓孔51,移动圆弧板5的后侧面沿弧形边缘设契合固定环前槽的槽,移动圆弧板5的顶面嵌设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 ;固定环3固定在固定支架I上,移动环10前侧的滑槽与固定环后槽相嵌套,使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的内圈从固定环3的后侧嵌入固定环的环孔内,此时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的外圈与固定环的后侧环面的内圈相贴合,位于固定环3内的移动环10的环面上沿同一圆周均布有与移动圆弧板的螺栓孔51位置相对应的移动环螺栓孔101,移动圆弧板上的螺栓孔51与移动环上相应的移动环螺栓101采用螺栓7连接。参见图7,所述的固定支架I为在固定支架底板1-2上的左右两侧对称设固定支架垂直板1-3,在两个固定支架垂直板1-3之间连接一固定支架支撑板筋1-4,固定支架支撑板筋1-4的上边设为下凹的弧形,该弧形契合固定环3的环身,使固定环3与固定支架I之间的连接更牢固、更稳定。参见图I、图3,位于固定支架支撑板筋1-4前后两侧的固定支架底板1-2上分别设有固定槽1-1,本例中前后两侧分别设了两个固定槽1-1,以方便试验时与试验台的底板相连接。参见图2、图4,移动圆弧板5的前后两侧与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的底面之间分别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4,以使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更牢固平稳。参见图I、图3,所述的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均布有转向机夹具固定槽6-1,以方便转向机夹具9固定在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上。参见图5、图6,当试验时,先将转向机8的转向机前支架8-2、转向机后支架8-3分别固定在两个转向机夹具9上,然后再将夹有转向机8的两个转向机夹具9分别放置在两个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的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上,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上的转向机夹具固定槽6-1与转向机夹具9上的连接固定槽9-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而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的固定板I则通过固定槽1-1固定在试验台的底板上。然后根据转向机输入轴8-1所需的试验角度,旋转移动圆弧板5,从而带动转向机8的旋转,使转向机输入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达到试验要求,然后用螺栓7将移动圆弧板5与移动环10定位。然而由于任意相邻的两个螺栓孔51之间是有距离的,导致单纯通过调节移动圆弧板5与移动环10的相对位置所形成的转向机输入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不一定能精确到试验所要 求的角度,此时,可通过旋转移动环10来带动移动圆弧板5 —起旋转,从而可以微调到精确角度。权利要求1.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环、移动环、转向机夹具固定板、移动圆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3)的前、后侧环面沿内圈分别设有固定环前、后槽;所述的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沿外圈设有契合固定环后槽的滑槽;所述的移动圆弧板(5)为底面为弧形的月牙形板,在移动圆弧板(5)的板面上沿圆弧线均布有螺栓孔(51),移动圆弧板(5)的后侧面沿弧形边缘设契合固定环前槽的槽,移动圆弧板(5)的顶面嵌设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固定环(3)固定在固定支架(I)上,移动环(10)前侧的滑槽与固定环后槽相嵌套,使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的内圈从固定环的后侧嵌入固定环的环孔内,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的外圈与固定环的后侧环面的内圈相贴合,位于固定环(3)内的移动环(10)的环面上均布有与移动圆弧板的螺栓孔(51)位置相对应的移动环螺栓孔(101),移动圆弧板上的螺栓孔(51)与移动环上相应的移动环螺栓(101)采用螺栓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I)为在固定支架底板(1-2)上的左右两侧对称设固定支架垂直板(1-3),在两个固定支架垂直板(1-3)之间连接一固定支架支撑板筋(1-4),固定支架支撑板筋(1-4)的上边设为下凹的弧形,该弧形契合固定环(3)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向可调式转向机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环、移动环、转向机夹具固定板、移动圆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3)的前、后侧环面沿内圈分别设有固定环前、后槽;所述的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沿外圈设有契合固定环后槽的滑槽;所述的移动圆弧板(5)为底面为弧形的月牙形板,在移动圆弧板(5)的板面上沿圆弧线均布有螺栓孔(51),移动圆弧板(5)的后侧面沿弧形边缘设契合固定环前槽的槽,移动圆弧板(5)的顶面嵌设转向机夹具固定板(6);固定环(3)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移动环(10)前侧的滑槽与固定环后槽相嵌套,使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的内圈从固定环的后侧嵌入固定环的环孔内,移动环(10)的前侧环面的外圈与固定环的后侧环面的内圈相贴合,位于固定环(3)内的移动环(10)的环面上均布有与移动圆弧板的螺栓孔(51)位置相对应的移动环螺栓孔(101),移动圆弧板上的螺栓孔(51)与移动环上相应的移动环螺栓(101)采用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建新余洁明李浩峰吴静奇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