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浮动架总成以及编码器,浮动架总成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浮动架总成包括转轴、浮动架、扭簧、转轮以及径向磁环,转轴的两端支撑在固定支架上后轴向锁定,浮动架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扭簧套在转轴上,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支架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浮动架连接,所述转轮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浮动架上,转轮的一端还与编码器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方便、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位移检测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剪板机剪板的长度控制多为人工划线,此种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且 人工划线的方式误差大,可靠性低;在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最大的缺陷在于人工划线的方式不能实现剪板机的全数控化、自动化,不能满足当今工业的高效的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的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长度检测装置的缺陷,满足用户的需要。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浮动架总成以及编码器,浮动架总成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浮动架总成包括转轴、浮动架、扭簧、转轮以及径向磁环,转轴的两端支撑在固定支架上后轴向锁定,浮动架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扭簧套在转轴上,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支架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浮动架连接,所述转轮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浮动架上,转轮的一端还与编码器同轴连接,所述径向磁环固定在转轮上。所述转轮为塑料转轮。转轮的两个轴向端面上均设有凹槽,径向磁环装配在凹槽中。所述固定支架由前面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条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在固定支架的前面板上设有浮动架调节螺钉和/或扭簧预紧力调节螺钉。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光电开关。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编码器和光电开关。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轴用弹性挡圈锁定轴向,转轴另一端通过该转轴端部设置的凸起轴向限位。浮动架包括左浮动架和右浮动架,左浮动架和右浮动架通过连接板连接。采用了上述方案,送料机构将板料推向刀架,在经过检测装置时,板料将浮动架总成压偏一定角度后,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增加转轮与板料之间的摩擦作用力,使转轮与板料之间紧贴,转轮跟随着板料的移动而作纯转动;当板料移动到光电开关时,光电开关送出位移清零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收到位移清零信号以后自动将编码器信号清零,然后将预先设定剪料长度与编码器的信号比较,最后做出停止送料以及裁剪板料的判断。本技术的长度检测装置为一闭环控制系统,因此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优点。此外,本技术主要用于剪板机的板料长度自动检测,提高了剪板的工作效率,降低剪板的劳动强度。为剪板机实现全数控化的关键部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侧向剖视图;附图中,I、固定支架,2、左旋扭簧,3、转轴,4、径向磁环,5右旋扭簧,6、轴用弹性挡圈,7、浮动架,8、轴承,9、转轮,10、编码器,11、上剪刀,12、连接板,13、光电开关,14、浮动架调节螺钉,15、扭簧预紧力调节螺钉,1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和图2,本技术的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I、浮动架总成、编码器10、光电开关13以及控制器16。下面对每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I和图2,所述固定支架I由前面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条焊接 而成的框架结构。固定支架I采用螺钉连接的形式固定在剪板机工作台上。在固定支架的前面板上设有浮动架调节螺钉14和扭簧预紧力调节螺钉15,浮动架调节螺钉14用于调整浮动架7的复位角度,扭簧预紧力调节螺钉15用于调整扭簧的预紧力。参照图I和图2,浮动架总成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支架I上,固定支架I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各设置一个孔,浮动架总成的两端分别装配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的孔中。浮动架总成包括转轴3、浮动架7、扭簧以及转轮9。转轴3的两端支撑在固定支架上后轴向锁定,转轴3的一端通过轴用弹性挡圈6锁定轴向,转轴另一端通过该转轴端部设置的凸起轴向限位。转轴3从左往右径直穿过固定支架I上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的孔,在转轴3右端处用轴用弹性挡圈6将浮动架转轴3与固定支架I紧紧卡住,左端则通过凸起定位。浮动架7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3上,即浮动架7可以绕转轴3自由转动。浮动架7包括左浮动架和右浮动架,左浮动架和右浮动架通过连接板12连接。扭簧套在转轴上,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支架I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浮动架7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扭簧包括左旋扭簧2和右旋扭簧5,左旋扭簧2的一端与固定支架I的左支撑板连接,左旋扭簧2的另一端与左浮动架连接。右旋扭簧5的一端与固定支架I的右支撑板连接,右旋扭簧5的另一端与右浮动架连接。所述转轮9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浮动架7上,转轮9通过两个轴承8安装在浮动架7上,转轮9为塑料转轮。转轮9的两个轴向端面上均设有凹槽,各凹槽中均设有径向磁环4,径向磁环4为永磁铁,且采用径向充磁的形式,径向磁环4的磁感线穿过转轮9,紧紧吸合金属板,让浮动架总成紧紧贴住板料的下表面,防止转轮打滑。转轮9的一端还与编码器10同轴连接。编码器10外壳固定在浮动架7上,编码器的转芯与转轮9同轴紧固,编码器10通过检测塑料转轮9的旋转角度来计算板料的长度。参照图I和图2,光电开关13固定在固定支架I上,编码器10和光电开关13均与控制器16连接。为了精确定位板料的原点位置,提高板料剪切精度,同时也为了适应板料厚薄不均、卷边、长板波浪形变化的实际情况,本技术特地设置了一个光电开关13,用来作为板料的原点。当板料被送料机构推动超过本身可以适应板料波浪形的起伏变化的浮动架时,控制系统此时不记录信号,当板料靠近光电开关13时,系统零点被激活,从此时便开始记录板料的长度信号。板料向前移动L (如附图2中标注)的距离,到达刀口位置,编码器10再次清零,从此以后编码器10所记录的长度便是所剪板料的实际长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板料被送料机构以稳定的速度推动靠近本技术的柔性检测装置时,如附图2所示,板料首先接触到浮动架总成上的转轮9,由于板料的重力和板料在移动过程中与转轮9之间产生的摩擦作用力,致使浮动架总成在板料的推力下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的转动一个角度X。浮动架总成转动的过程中被扭曲的左旋扭簧2与右旋扭簧5同时产生一个扭矩,该扭矩传递给浮动架7以及转轮9以后,由于扭矩的方向与转轮9和板实之间的摩擦作用力相同,即增大了转轮9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力,迫使转轮9与被剪板料的下表面紧贴。这样,板料在送料机构的推动作用下,转轮9沿着前移的板材做纯滚动,转动的转轮9带动旋转编码器10的转芯转动,旋转信号被记录,旋转信号以脉冲的形式发送至控制器被识别。当编码器10所记录的长度便是所剪板料的实际长度时,控制器16控制上剪刀11下行对板料进行裁剪。权利要求1.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I)、浮动架总成以及编码器(10 ),浮动架总成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浮动架总成包括转轴(3 )、浮动架(7 )、扭簧、转轮(9)以及径向磁环(4),转轴(3)的两端支撑在固定支架上后轴向锁定,浮动架(7)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扭簧套在转轴上,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支架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浮动架(7)连接,所述转轮(9)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浮动架(7)上,转轮(9)的一端还与编码器(10)同轴连接,所述径向磁环(4)固定在转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9)的两个轴向端面上均设有凹槽,径向磁环(4)装配在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送料机构位移柔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浮动架总成以及编码器(10),浮动架总成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浮动架总成包括转轴(3)、浮动架(7)、扭簧、转轮(9)以及径向磁环(4),转轴(3)的两端支撑在固定支架上后轴向锁定,浮动架(7)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上,扭簧套在转轴上,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支架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浮动架(7)连接,所述转轮(9)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浮动架(7)上,转轮(9)的一端还与编码器(10)同轴连接,所述径向磁环(4)固定在转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巧,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键英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