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属于饮水机制造领域。目前冷胆大多都是圆柱状紫铜管蒸发器绕在不锈钢冷胆的外壁上,制冷时间长、效率比较低,原料成本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具有上开口和出水管的不锈钢冷胆以及位于冷胆外壁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蒸发器包括密封固定在冷胆外壁并具有外凸的螺旋通道的不锈钢螺旋套,螺旋通道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为与冷胆外壁紧密贴合的弧面,其优点在于用薄壁的不锈钢螺旋套代替了传统的铜管蒸发器,使得制冷剂直接与冷胆外壁接触,由线接触变成了面接触,提高了制冷效率,不锈钢的成本低于铜的成本,节约了材料成本及能源,性价比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经济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的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属于饮水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压缩机制冷饮水机的冷胆大多都是圆柱状紫铜管蒸发器绕在不锈钢冷胆的外壁上,故铜管外壁与冷胆外壁之间时接触轨迹是一条螺旋线,接触面积小,制冷液需要通过紫铜管间接冷却冷胆外壁,因此,制冷时间长、效率比较低。此外,紫铜的价格昂贵,原料成本高,并且对贵重金属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跟全球各个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的方针相违背。故这种传统的制冷冷胆的性价比比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针对上面提出 的问题,亟待一种经济、高效、可靠、直接制冷的结构去替代传统的结构,并激发全球饮水机制冷行业的第二次革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材料成本低、直接制冷、制冷效果好、性价比高、高效节能又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使用的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包括具有上开口和出水管的不锈钢冷胆以及位于冷胆外壁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包括密封固定在冷胆外壁并具有外凸的螺旋通道的不锈钢螺旋套,螺旋通道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为与冷胆外壁紧密贴合的弧面。本专利技术的螺旋通道内的空间在制冷系统中相当于传统冷胆上的铜管蒸发器,使得制冷液体仅在本专利技术螺旋通道内通过。相对于传统的紫铜蒸发器的制冷液通过铜管与冷胆外壁线接触的间接接触方式,螺旋套的螺旋通道内的制冷液与冷胆外壁是面接触的直接接触方式,因此减少了热交换环节,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制冷时间因而会缩短很多,制冷效率明显提高,节约能源。而且不锈钢材料成本仅为紫铜的三分之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冷胆性价比高,市场竞争力出色。从全球饮水机需求量上分析,采用螺旋通道直接与冷胆外壁接触的面接触方式来替代传统的紫铜管蒸发器线接触的制冷方式,可节约贵金属材料上百亿美金;从节约能源的方面分析,在全球电力紧张的状况下,一年又可节约煤电费上百亿美金。为确保制冷液仅在螺旋通道内流动,冷胆外壁与不锈钢螺旋套的弧面,两者之间的配合为小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然后通过焊接或其他技术手段使两者之间的形成一仅进、出口敞开、连续的螺旋通道,并且要保证螺旋通道相互之间不能有连通间隙存在。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所述的进口处设有直径大于进口的上翻边孔、出口处设有直径大于出口的下翻边孔。由于螺旋通道一体成型于螺旋套上,因此螺旋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位于与螺旋套表面的切线方向上,设置了上、下翻边孔后,便于进口、出口与垂直于或与螺旋套表面切线方向成一定角度的管子连接,有助于容易地实现连接处环形密封连接,工艺简单,批量生产能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的蒸发器还包括上翻边孔连接的连接弯管、插在连接弯管下端的毛细管以及下翻边孔连接的回气管。连接弯管便于改变螺旋套的螺旋通道与其他管路的连接,以适应饮水机内狭小的安装空间。所述的毛细管在蒸汽压缩式制冷里面起节流减压的作用。所述的回气管也是压缩机的进口通道。所述的上翻边孔、下翻边孔为空心圆台座,圆台中分别插设有垂直连接的直型的上连接管和直型的下连接管,所述的上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弯管焊接固定,所述的下连接管与回气管上端弯型部分焊接固定。圆台型的上、下翻边孔既有利于直型的上、下连接管固定,又能增大连接面积,确保进、出口与上、下翻边孔,上、下翻边孔与上、下连接管两组连接关系牢固、密封。所述的毛细管末端包括一段螺旋管。由于毛细管的长度比较长,为了减少震动噪 音和节省空间,所以将毛细管末端绕成螺旋管。所述的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弧面与冷胆外壁焊接固定。确保制冷液仅能在螺旋通道内流动,且每部分螺旋通道不会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相互连通。一般冷胆和螺旋套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同种材质焊接较为容易,牢固。所述的螺旋套为壁厚在O. 1-1毫米之间的不锈钢管材一体化压制出外凸的螺旋通道。利用薄管压制,成型效果好,有助于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形成与圆柱状的冷胆外壁紧密贴合的弧面,。所述的螺旋套螺旋间距为2 —10毫米。这样可采用滚压方式令每段螺旋通道之间的螺旋套弧面牢固密封地贴合在冷胆外壁,以形成顺畅的螺旋通道,并确保每部分螺旋通道不会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相互连通。本专利技术由于用薄壁的不锈钢螺旋套代替了传统的铜管蒸发器,使得制冷剂直接与不锈钢冷胆外壁接触,并且接触面由线接触变成了面接触,所以大大的提高了制冷效率,并且不锈钢的成本远远低于铜的成本,所以相比较传统的压缩机制冷冷胆来说也大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及能源,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锈钢螺旋套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胆,2、螺旋套,21、螺旋通道,22、进口,221、上翻边孔,222、上连接管,23、出口,231、下翻边孔,232、下连接管,3、回气管,4、毛细管,5、连接弯管,6、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包括具有上开口和出水管6的不锈钢冷胆I以及位于冷胆外壁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包括密封固定在冷胆外壁并具有外凸的螺旋通道21的不锈钢螺旋套2,螺旋通道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为与冷胆外壁紧密贴合的弧面,螺旋套上端设有进口 22,螺旋通道下端设有出口 23。进口处设有直径大于进口的上翻边孔221、出口处设有直径大于出口的下翻边孔231。蒸发器还包括上翻边孔连接的连接弯管5、插在连接弯管5下端的毛细管4以及下翻边孔连接的回气管3。上翻边孔、下翻边孔为空心圆台座,圆台中分别插设有垂直连接的直型的上连接管222和直型的下连接管232,所述的上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弯管焊接固定,所述的下连接管与回气管上端弯型部分焊接固定。毛细管末端包括一段螺旋管。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弧面与冷胆外壁焊接固定。螺旋套为壁厚在O. I—I毫米之间的不锈钢管材一体化压制出外凸的螺旋通道。螺旋套螺旋间距为2— 8毫米。以上附图所示的节能高效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具体实施例, 已经体现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形状、大小、规格、材质等方面的修改,在此不多赘述。权利要求1.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包括具有上开口和出水管(6)的不锈钢冷胆(I)以及位于冷胆外壁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包括密封固定在冷胆外壁并具有外凸的螺旋通道(21)的不锈钢螺旋套(2),螺旋通道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为与冷胆外壁紧密贴合的弧面,螺旋套上端设有进口(22),螺旋通道下端设有出口(2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处设有直径大于进口的上翻边孔(221 )、出口处设有直径大于出口的下翻边孔(2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还包括上翻边孔连接的连接弯管(5)、插在连接弯管(5)下端的毛细管(4)以及下翻边孔连接的回气管(3)。4.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不锈钢蒸发器的压缩机制冷饮水机冷胆,包括具有上开口和出水管(6)的不锈钢冷胆(1)以及位于冷胆外壁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包括密封固定在冷胆外壁并具有外凸的螺旋通道(21)的不锈钢螺旋套(2),螺旋通道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螺旋通道以外的螺旋套为与冷胆外壁紧密贴合的弧面,螺旋套上端设有进口(22),螺旋通道下端设有出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澳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