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板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01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从配置于上部的漏斗(3)供应金属熔液(4)来连续铸造预定宽度的铸片(6)的双辊或者单辊的连续铸造机(1);配置于连续铸造机(1)下游侧,修整铸片(6)的横向端部的修整器(16);和配置于修整器(16)下游侧的轧制机(17)。(*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板制造设备,其使得即使在由连续铸造机制造的铸片的横向端上产生了由缺陷、边缘偏厚、边缘偏薄而引起的板厚不良,也不会在轧制中产生障碍或是在轧制后的板上产生平坦度不良。
技术介绍
为了制造薄板的铸造带板,一直以来使用连续铸造设备。图1、图2中示出了通常的连续铸造设备,图中,1a、1b为水平地并列配置且相对侧可向下方旋转的前后一对铸造辊,铸造辊1a、1b通过使冷却流体在其内部流通而被冷却。由铸造辊1a、1b形成连续铸造机1。另外,在以往的连续铸造中,一般来说铸造板厚度为30mm以上,但最近由辊铸造而得到的铸造板厚度变薄了,有可能为15mm以下。2为配置于在铸造辊1a、1b之间形成的熔液存留部上方的金属熔液喷嘴,3为配置于金属熔液喷嘴2上方、用于将金属熔液4供应至金属熔液喷嘴2的漏斗,5为侧堰,其配置成在铸造辊1a、1b的轴方向两个侧面上与铸造辊1a、1b的端面抵接,用于防止金属熔液4从熔液存留部泄漏,6为由铸造辊1a、1b冷却而形成的薄带板形的铸片,7为配置于铸造辊1a、1b的下方,用于拔出铸片6的夹送辊,2a为形成于金属熔液喷嘴2两侧部的侧部流路。在上述连续铸造机1中,从金属熔液喷嘴2向铸造辊1a、1b彼此之间供应金属熔液4而形成熔液存留部,铸造辊1a、1b一边冷却金属熔液4一边旋转来将金属熔液4作成铸片6,并从其相互之间导出。但是,当通过上述连续铸造机1进行连续铸造时,如图3所示,在旋转的铸造辊1a、1b、侧堰5、金属熔液4的三相点(三处重合点)8上,在铸造辊1a、1b的圆周面与侧堰5内表面上一体地生长有凝固壳9,由于该凝固壳9因铸造辊1a、1b的旋转而被撕去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在铸片6的横向端部产生缺失成不定形状的形状不良部分10,或者内部的还没有凝固的金属熔液4流出到外部,甚至铸片6破裂等三相点问题。因此,近年来,采用了下述措施将从金属熔液喷嘴2供应至熔液存留部的金属熔液4的一部分积极地从侧部流路2a流向三相点8的部分,从而防止在侧堰5上形成凝固壳9。并且,调节金属熔液4的供应量,使得所述熔液存留部的液面高度H与此时所铸造的铸片6的板厚、生产速度相对应而保持恒定。但是,在上述以往方式中,如果供应至所述三相点8部分的金属熔液4的流量过多,则会熔到铸造辊1a、1b上的凝固壳9,在铸片6的横向端部产生小滴形的渗漏部或凸出等形状不良部分11,如果向三相点8的供应液量少则会产生所述三相点问题。此外,如想调节供应至所述三相点8的金属熔液4的流量,则液面高度H发生变化,如果液面高度H变化了,则为防止三相点问题而向三相点8供应的金属熔液4的供应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产生如上所述的形状不良部分10、11。因此,在以往,进行将液面高度H保持恒定的调整,而金属熔液4向三相点8的供应量几乎不调整,从而由于如上所述的铸造条件的变化而在铸片6的横向端部上产生形状不良部分10、11,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且由于后面的轧制等作业变困难而引起成本上升等,而且特别是,由于在铸造开始时金属熔液喷嘴2的流路中金属熔液4凝固而使流路截面变窄,减少了流量,因而三相点问题的产生很显著,从而铸片6的成品率降低。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如特开昭63-317240号公报所示的连续铸造机。如图4所示,该连续铸造机通过连续铸造机1与两端部的侧堰5而形成熔液存留部,其中所述连续铸造机1由两个铸造辊1a、1b构成,在配置于熔液存留部上侧的漏斗3上设置主流路3a与侧部流路3b,其中所述侧部流路3b向所述熔液存留部中的两侧的三相点部分供应金属熔液4,流经各流路3a、3b的金属熔液4的流量由调整部件14、15而分别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调整部件14、15通过致动器12、13的作用而上下动作。在图4的连续铸造机1中,当在铸片6的横向端面中产生了形状不良部分10时,通过调整部件15调整侧部流路3b的开度来调整供应至三相点部分的熔液量,从而消除铸片6的横向端面上的形状不良部分10,并且,由调整部件14调整主流路3a的开度来调整流过主流路3a的熔液量,由此吸收由供应至三相点8的熔液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熔液面高度H的变化,从而保持一定的熔液面高度H。如图4所示的漏斗3的侧部流路3b通常很窄而不稳定,当流通金属熔液4时有可能阻塞,整形在铸片6的横向端上产生的形状不良部分(缺陷)10的效果不充分。因此,当在下游的轧制机中轧制铸片6时,成为轧制铸片6而形成的带板的蜿蜒、断裂等频繁产生的原因。当铸造板厚度为15mm以下时,由于板厚很薄,在轧制时更容易产生蜿蜒,故障的次数增加,从而这种形状不良问题更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如图5所示,当铸造辊1a、1b受到热等的影响而变形为中间高的形状时,铸造的铸片6的截面形状如图6所示那样在横向两端上形成由于边缘偏厚而导致的凸部6a,当由于磨削而使铸造辊1a、1b变为如图7所示的中间低的形状时,铸片6的截面形状如图8所示那样在横向两端上形成由于边缘偏薄而形成的凹部6b。因此,当用设置于下游的轧制机轧制铸片6时,有可能因板的延伸在横向上不均匀而产生形状不良部分。此外,边缘偏厚、边缘偏薄大多左右不均匀地产生。另外,被轧出的带板的塑性质量流在结构上板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率与板横向相比增大了,因而相对于板长度方向的板的平坦度不良变大。这点在铸造板厚为15mm以下的厚度上是个特别大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得即使在由连续铸造机制造的铸片的横向端上产生了由缺陷、边缘偏厚、边缘偏薄而引起的板厚不良,也不会在轧制中产生障碍或是在轧制后的板上产生平坦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配置于备有双辊或者单辊的连续铸造机下游侧的轧制机的上游侧配有修整铸片的横向端部的修整器,其中所述连续铸造机从配置于上部的漏斗供应金属熔液来连续铸造预定宽度的铸片。此外,本专利技术在配置于连续铸造生产线下游侧的轧制机的上游测配有修整铸片的横向端部的修整器,所述连续铸造生产线包括备有双辊或者单辊的连续铸造机,以及用于卷取铸造的铸片的卷取机,所述连续铸造机从配置于上部的漏斗供应金属熔液来连续铸造预定宽度的铸片。尤其是当铸造板厚度为15mm以下时,一般地通过以卷取装置进行处理,使得作业高效,因而在作业上优势很大。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修整器上游侧备有用于检测的在板的横向端部产生的缺陷的缺陷检测器和用于测定板横向的板厚的厚度检测器,并设置了用于以所述缺陷检测器的输出和/或厚度检测器的输出为基础来调整修整器的刀片在板横向上的位置的装置。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在由连续铸造机制造的铸片的横向端上产生了缺陷等形状不良或板厚不良时,由于可以在调整这些部分之后进行轧制,因而可以防止由于带板的蜿蜒、断裂等而在轧制中产生故障,或者在轧制后的带板上产生由于长度方向上的塑性质量流而产生平坦度不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带板制造设备中使用的通常的连续铸造机的概要的侧视图;图2是从图1的右方看到的连续铸造机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由图1、图2所示的连续铸造机制造铸片时产生的形状不良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不产生如图3所示的形状不良部分的连续铸造机的部分剖切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连续铸造机中所使用的铸造辊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6是以图5所示的铸造辊铸造的铸片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铸造辊的形状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8是以图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板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备有双辊或者单辊的连续铸造机下游侧的轧制机的上游侧,配有修整铸片的横向端部的修整器,其中所述连续铸造机从配置于上部的漏斗供应金属熔液来连续铸造预定宽度的铸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城恒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