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珠式榫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88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质家具的连接结构榫头,特别是一种连珠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该榫头连接端的矩形侧面上具有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榫块外侧与矩形侧面之间形成凹槽。它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腿部与牙头、牙条连接不够的技术问题,它可避免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加强结构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质家具的连接结构榫头,特别是一种连珠式榫头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榫头是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接触凸出的部分。一般榫头都是开出来直接连的,在牙头上也是,由于牙头很薄腿的厚度有限,为此为增加榫头深度将榫头的厚度大大降低,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珠式榫头,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腿部与牙头、牙条连接不够的技术问题,它可避免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加强结构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珠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该榫头连接端的矩形侧面上具有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榫块外侧与矩形侧面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的连珠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榫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1/2。所述的连珠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深度是竖材厚度的1/2。藉由上述结构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榫头上设置三角形或梯形榫块,避免了连接处产生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的问题,也不必为整体较小榫头而降低强度。本技术结构可作红木家具的案类腿部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配合本技术使用的案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配合本技术使用的牙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配合本技术使用的牙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珠式榫头。如图所示该榫头设置于竖材I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11,该榫头连接端的矩形侧面上具有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13,榫块13外侧与矩形侧面之间形成凹槽12。再请参阅图1-3,配合本技术使用的牙条3和牙头2上分别开对应于三角形或梯形榫块13的斜槽31、21。配合本技术使用的案面4下端面开有榫眼以配合单榫11。其中案面4、牙条3和牙头2均是横材。本技术装配时,如图5所示,连珠式榫头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13分别与牙条3和牙头2的斜槽31、21插嵌连接,因此,不会产生榫头连接过小的问题。其单榫I再配合案面4的榫眼实现连接,有保障了结合强度。另外,本技术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13可增加上下受理的强度,可使牙头2和牙条3的结构越来越紧。作为一种优选参数,所述的单榫11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1/2。所述的凹槽12的深度是竖材厚度的1/2。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连珠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I)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11),该榫头连接端的矩形侧面上具有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13),榫块(13)外侧与矩形侧面之间形成凹槽(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珠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榫(11)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1/2。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连珠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2)的深度是竖材厚度的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木质家具的连接结构榫头,特别是一种连珠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该榫头连接端的矩形侧面上具有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榫块外侧与矩形侧面之间形成凹槽。它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腿部与牙头、牙条连接不够的技术问题,它可避免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加强结构的稳定性。文档编号F16B12/12GK202673926SQ2012202673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黄俊豪, 康维新, 孙彬 申请人: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珠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1)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11),该榫头连接端的矩形侧面上具有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或梯形榫块(13),榫块(13)外侧与矩形侧面之间形成凹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豪康维新孙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