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壁式榫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87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质家具的连接结构榫头,特别是一种挂壁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该榫头侧面开有长燕尾榫。它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腿部与牙头、牙条连接不够的技术问题,它可避免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容易产生缝隙的问题,加强结构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质家具的连接结构榫头,特别是一种挂壁式榫头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榫头是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接触凸出的部分。一般榫头都是开出来直接连的,在牙头上也是,由于牙头很薄腿的厚度有限,为此为增加榫头深度将榫头的厚度大大降低,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连接处时间一长容易产生缝隙,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壁式榫头,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腿部与牙头、牙条连接不够的技术问题,它可避免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容易产生缝隙的问题,加强结构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挂壁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该榫头侧面开有长燕尾榫。所述的挂壁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榫位于连接端外侧。所述的挂壁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榫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1/3,燕尾榫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2/3。所述的挂壁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榫的长度为牙条和牙头的宽度总和。藉由上述结构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榫头上的连续连接,减少了牙条、牙头的榫头,使得接合更加紧密。本技术结构可作红木家具的案类腿部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配合本技术使用的案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配合本技术使用的牙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配合本技术使用的牙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挂壁式榫头。如图所示该榫头设置于竖材4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42,该榫头侧面开有长燕尾榫41。所述的燕尾榫41位于连接端外侧。再请参阅图1-3,配合本技术使用的牙条2和牙头3上分别开槽21、31,该槽21、31对应于燕尾榫41。配合本技术使用的案面I下端面开有榫眼以配合单榫42。其中案面I、牙条2和牙头3均是横材。本技术装配时,如图5所示,挂壁式榫头的燕尾榫41分别与牙条2和牙头3连接,其单榫42再配合案面I的榫眼实现连接。由于燕尾榫41是外大内小的结构,因此,牙条2和牙头3连接后不会前后晃动,而且单榫42再配合案面I的连接进一步保障了上下的连接强度。另外,本技术的挂壁式榫头在连接后,其连接点在部件内部,所以外表不会有连接缝隙的外观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参数,所述的单榫42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1/3,燕尾榫41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2/3。所述的燕尾榫41的长度为牙条和牙头的宽度总和。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挂壁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4)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42 ),该榫头侧面开有长燕尾榫(4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挂壁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榫(41)位于连接端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榫(42)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1/3,燕尾榫(41)的厚度是竖材厚度的2/3。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挂壁式榫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榫(41)的长度为牙条和牙头的宽度总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木质家具的连接结构榫头,特别是一种挂壁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该榫头侧面开有长燕尾榫。它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腿部与牙头、牙条连接不够的技术问题,它可避免榫头过小连接不充分,容易产生缝隙的问题,加强结构的稳定性。文档编号F16B12/12GK202673921SQ2012202672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黄俊豪, 王红芬, 江超 申请人: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壁式榫头,该榫头设置于竖材(4)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榫头顶部开有单榫(42),该榫头侧面开有长燕尾榫(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豪王红芬江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