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祝得专利>正文

一种连铸拉坯工艺及其专用结晶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7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铸拉坯新工艺及其专用结晶器结构。其工艺方法如下:在连铸拉坯过程中,钢水连续向具有一定倒锥度的组合结晶器浇注,并在结晶器上、下振动过程中,钢水在结晶器中不断散热凝固成壳并随结晶器的振动向下滑移,形成铸坯滑出结晶器,当铸坯在组合结晶器中向上滑移时,通过对结晶器下部的铜板器壁施以横移力使结晶器的铜板与铜板之间所存在间隙变小;当铸坯在结晶器中下滑时,施以方向相反或减少对结晶器铜板器壁所施的横移力使结晶器的铜板与铜板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复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铸拉坯工艺和专用的组合结晶器,既能提高拉速,又可避免拉漏,并具有减少搭桥、偏析现象的产生,以及消除铸坯可能存在的横裂纹等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连铸生产工艺以及应用该工艺的专用结晶器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连铸是现代钢铁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连铸机是实现这一生产方式的专用设备,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部件,结晶器的性能决定铸机的产量、钢坯的质量和浇注钢种。钢水在连铸机结晶器中的凝固是一个释放出的热量和传递过程,同时形成坯壳。坯壳边运动边放热边凝固。形成液相穴相当长的铸坯。连铸机可分为三个传热冷区一次冷却区 钢水在结晶器中形成足够的坯壳,以保证不拉漏;二次冷却区 喷水以加速铸坯内部热量的传递,使铸坯完全凝固;三次冷却区 铸坯向空气中辐射传热;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很复杂,由于铜壁的强烈冷却作用,月牙面下钢水就开始凝固成壳,凝壳随着拉坯运动下降逐渐增厚,凝壳冷却收缩与铜壁脱离而产生气隙,从而减弱结晶器的冷却效果,继之,凝壳在钢水静压力作用下有部分与铜壁重新接触。在纵向气隙形成、消失,再形成,呈间断出现,因此在铜壁上的热流也随之变化。结晶器内热传递路线为钢水——凝固坯壳——气隙——冷却剂(冷却水)。其中传热的最大保障是气隙。为减少气隙影响,提高结晶器的导热效果,使坯壳凝固趋于均匀,结晶器要有适宜的倒锥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钢水通过连铸机的组合结晶器进行连铸拉坯的工艺:钢水连续向具有一定倒锥度的结晶器浇注,在结晶器上、下振动过程中,钢水在结晶器中不断散热凝固成壳并随结晶器的振动向下滑移,形成铸坯滑出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当铸坯在组合结晶器中向上滑移时,通过对结晶器下部的铜板器壁施以横移力使结晶器的铜板与铜板之间所存在间隙变小;当铸坯在结晶器中下滑时,施以方向相反或减少对结晶器铜板器壁所施的横移力使结晶器的铜板与铜板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复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得
申请(专利权)人:张祝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