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炎专利>正文

导弹舱体软接触电磁成型连续铸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5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是涉及到导弹舱体的铸造设备。笔者认为:在砂型中铸造导弹舱体,其冷却与凝固方式,是其冶金质量与力学性能长期不能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本工作提出一种同时把液体铝合金及随动型芯(4)加入结晶器及交流电磁场(3)之中的连续铸造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导弹舱体的外表面是在结晶器中又是在电磁力作用下成形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是涉及到导弹舱体的铸造设备。导弹舱体是一种铝合金异型筒状大型薄壁件,外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内表面上分布有无规则的凸起物、横竖加强筋及圆台、棋子等。通常为了安装及加工方便,把它分成若干段,称为舱段。其外径为100~800mm,厚度为3~8mm,长度为300~3000mm。鱼雷舱也属于同类铸件。由于导弹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及高速化,要求导弹舱体应具有高机械性能及高冶金质量,加之其形状特异,因而其铸造工艺异常困难,一般的铸造方法均不能满足要求。目前,国内外首选的铸造方法是差压铸造法。然而,长期用此法生产导弹舱体暴露的质量问题是经常出现铸造缺陷,以致报废;机械性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难以铸出2000mm以上的舱段。本工作经过多年观查研究,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差压铸造法仍是砂型铸造法,砂型在其中仍占有核心地位。本工作认为用砂型铸造导弹舱体,以及其特有冷却凝固方式是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本工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设备,用以铸造出高质量的导弹舱体,增强国防实力。称为“导弹舱体软接触电磁成型连续铸造设备”。本工作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完全不用砂型或其它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导弹舱体软接触电磁成型连续铸造设备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交流电磁场;结晶器;引出机构;随动型芯;浇口杯;外喷水环;内喷水环组成。其特征在于:导弹舱体的外表面是在结晶器中,同时在交流电磁场的电磁力作用下成形的,其内表面是靠随动型芯成形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炎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