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浸引爆炉中被钢化玻璃排片形式由垂直改变为水平多层摆放且与钢化炉中被钢化玻璃匹配的分层叠加传递模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包括热浸炉,所述热浸炉由N个区间的炉体组成相互连通的炉体加热通道,炉体中的排片结构为水平辊道传动结构且由传动装置驱动转动。优点:改变了玻璃冷却的工艺,不再将玻璃冷却到室温,而是冷却到高于室温50—250度左右的温度就将玻璃送出钢化风栅,并进入热浸炉,在热浸炉中直接保温在290+/-10度的环境温度下,从而节省了将玻璃冷却和重新加热的能源消耗;将钢化炉风栅段将玻璃冷却时吹出的风收集到热浸炉内,作为热浸炉内热风循环的补充,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浸引爆炉中被钢化玻璃排片形式由垂直改变为水平多层摆放且与钢化炉中被钢化玻璃匹配的分层叠加传递模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属热浸引爆炉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炉将玻璃从钢化温度点冷却到150度以下以达到钢化目的的玻璃热加工设备。在此过程中必须将玻璃加热到钢化温度点650度以上,并迅速冷却到150度以下,此过程通常采用风冷却。在此加热及冷却的过程中均不仅要消耗了巨大的能源,而且风冷的过程中,排出的大量的热空气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恶化了员工的生产工作环境,详见附图7。传统的热浸炉由于钢化玻璃总是存在一定的自爆率,为使安装在建筑外墙的玻璃达到安全的状态,需要将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玻璃做引爆处理,其原理是将玻璃置于一密闭的热容器之中,并将玻璃的温度加热到290+/-10度,当全部的21个测温点全部达到该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保持2小时后冷却到正常室温。在该过程中没有发生自爆的玻璃被认为是稳定的钢化玻璃。未经过引爆处理的玻璃的自爆率为千分之一,经过引爆处理的玻璃的自爆率为万分之一。详见图8。其不足之处钢化炉为达到冷却目的,必须利用风力将玻璃强制吹冷,而热浸炉为达到引爆的目的,又不得不将玻璃再次加热到290,在此过程中,冷却及加热均消耗了较多的能源,而且冷却及加热的过程均需要消耗时间,生产效率被浪费,并且由于钢化炉均为水平式生产,而目前市场上的热浸炉的玻璃排片为垂直排列,将玻璃从水平摆放改变到垂直排列消耗了生产效率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热浸引爆炉中被钢化玻璃排片形式由垂直改变为水平多层摆放且与钢化炉中被钢化玻璃匹配的分层叠加传递模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将热浸炉的排片形式由垂直改变为水平摆放,且采用分层叠加传递模式的设计,是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分层叠加传递模式结构,当玻璃行进到下片工作台时,由人工将台面上可能存在的碎玻璃清理干净,此时空的玻璃台面已经等待在此工位,玻璃随后被辊道送入到热浸炉第一节的加热室内的进片升降台上的传动轮上,随后台面升降装置A启动,将此已经被放置了玻璃的玻璃台面提升到上一层空间。依次类推,当此玻璃台面被提升到顶层时,由横向传动轮将此玻璃台面传动到加热室A。随后随着玻璃的进入,此台面被台面升降装置B逐步降落到下层的横向传动轮上,并被横向传动轮横移到加热室B ο并随后随着玻璃的进入被台面升降装置C提升到加热室B顶部。随后此台面被横向传动轮横移到冷却室的顶部,并被台面升降装置D逐步降落到底部的台车返回传动轮上,此时出片升降台升起,将台车上的玻璃顶起,出片升降台上的出片传动轮与下片台同时动作,将玻璃送出。玻璃被送出后,出片升降台降落,台车被台车返回传动轮传送到加热室底层,进片升降台升高,进片传动轮与钢化炉的下片台辊道同步动作将玻璃送入台车区域,重复工作。技术方案一种分层叠加传递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包括热浸炉,所述热浸炉由N个炉体加热室和N个炉体保温室及冷却室组成且炉体加热室、N个炉体保温室及冷却室构成的通道呈矩形波通道,N个炉体加热室和冷却室分别设有进片升降台和出片升降台,N个炉体保温室下方设有出片传动轮组且出片传动轮组两端分别与进片升降台和出片升降台进出端相匹配,炉体加热室和冷却室均设有玻璃片台面升降输送装置。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本技术从出片方向上可以分为左出片,右出片、前出片,完全可以根据客户的厂房空间摆放;二是本技术将热浸炉的排片形式由垂直改变为水平摆放,分层叠加传递模式,这使两种不同的设备可以有条件连接在一 起;三是本技术将热浸炉连接在钢化炉的下片台后,从而节省了工人搬运的劳动力成本;四是本技术改变了玻璃冷却的工艺,不再将玻璃冷却到室温,而是冷却到高于室温50—250度左右的温度就将玻璃送出钢化风栅,并进入热浸炉,在热浸炉中直接保温在290+/-10度的环境温度下,从而节省了将玻璃冷却和重新加热的能源消耗;五是本技术将钢化炉风栅段将玻璃冷却时吹出的风收集到热浸炉内,作为热浸炉内热风循环的补充,从而进一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六是本技术将热浸炉连接在钢化炉下片台之后,当玻璃从热浸炉的出片口送出时,实现了引爆的目的;七是本技术从传递方式上既可以是水平辊道传动模式,也可以是分层叠加传递模式,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附图说明图I是分层叠加传递模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
技术介绍
传统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
技术介绍
中传统热浸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3 :参照附图I和2。一种分层叠加传递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包括热浸炉,所述热浸炉由N个炉体加热室3和N个炉体保温室6及冷却室7组成且炉体加热室3、N个炉体保温室6及冷却室7构成的通道呈矩形波通道,N个炉体加热室3和冷却室7分别设有进片升降台I和出片升降台8,N个炉体保温室6下方设有出片传动轮组10且出片传动轮组10两端分别与进片升降台I和出片升降台8进出端相匹配,炉体加热室3和冷却室7均设有玻璃片台面升降输送装置5。所述玻璃片台面升降输送装置5是由纵向提升装置和横向输送装置构成。所述纵向提升装置由多层玻璃升降台面4及导向传动机构构成,多层玻璃升降台面4机构犹如多层汽车立体存放库结构,而导向传动机构,犹如航餐箱水平导向传动机构。所述进片升降台I和出片升降台8的下部分别设有升降驱动装置、上部分别设有接片传动轮I和出片传动轮9且设有接片传动轮I和出片传动轮9与传动轮组10传动轮呈交叉配合。其分层叠加传递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的生产工艺,当玻璃行进到下片工作台时,由人工或机械手将台面上可能存在的碎玻璃清理干净,此时空的玻璃台面已经等待在此工位,玻璃随后被辊道送入到热浸炉第一节的加热室3内的进片升降台上的传动轮上,随后第一台面升降装置5启动,将此已经被放置了玻璃的玻璃台面4提升到上一层空间,依次类推,当此玻璃台面被提升到顶层时,由横向传动轮将此玻璃台面传动到第一加热室,随后随着玻璃的进入,此台面被第二台面升降装置5逐步降落到下层的横向传动轮上,并被横向传动轮横移到第二加热室,并随后随着玻璃的进入被第三台面升降装置5提升到第二加热室3顶部,随后此台面被横向传动轮横移到冷却室的顶部,并被第三台面升降装置逐步降落到底部的台车返回传动轮上,此时出片升降台升起,将台车上的玻璃顶起,出片升降台上的出片传动轮与下片台同时动作,将玻璃送出,玻璃被送出后,出片升降台降落,台车被台车返回传动轮传送到加热室底层,进片升降台升高,进片传动轮与钢化炉的下片台辊道同步动作将玻璃送入台车区域,重复工作。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架或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分层叠加传递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包括热浸炉,其特征是所述热浸炉由N个炉体加热室和N个炉体保温室及冷却室组成且炉体加热室、N个炉体保温室及冷却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层叠加传递式钢化玻璃水平热浸引爆炉,包括热浸炉,其特征是:所述热浸炉由N个炉体加热室和N个炉体保温室及冷却室组成且炉体加热室、N个炉体保温室及冷却室构成的通道呈矩形波通道,N个炉体加热室和冷却室分别设有进片升降台和出片升降台,N个炉体保温室下方设有出片传动轮组且出片传动轮组两端分别与进片升降台和出片升降台进出端相匹配,炉体加热室和冷却室均设有玻璃片台面升降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