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百祥专利>正文

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7315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31
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解决化粪池污物的脱水、除臭、灭菌困难和污物不能利用的技术问题,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处理容器、絮凝剂容器、吸污泵、破碎机、滤水格栅筛、叠螺脱水机和料斗,絮凝剂容器内设置有絮凝剂搅拌轴,絮凝剂容器与搅拌处理容器管路连通,吸污泵出口与搅拌处理容器管路连通,吸污泵入口与破碎机,破碎机与化粪池连通,搅拌处理容器中设置有污物搅拌轴,搅拌处理容器由隔板将搅拌处理容器分割成污物搅拌腔和滤水腔,隔板上端为溢流口,在滤水腔内倾斜设置的滤水格栅筛,滤水格栅筛低端搅拌处理容器侧壁上设置有污物出料口,污物出料口与叠螺脱水机的进料口对应,叠螺脱水机的出料口与料斗对应。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耗能低,处理过程无污染,处理时间短,处理得到的废水可作为中水使用或对化粪池进行反冲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特别是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化粪池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污染严重。因不能及时清掏,化粪池经常出现堵、渗、漏、外溢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吸污车将化粪池内的污物吸入吸污车的罐体内,由于化粪池内的污物脱水、除臭和灭菌困难,对化粪池内的污物的处理只能运输到处理场处理或填埋或自然干化处理,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存在二次污染,散发臭气与传播病菌,化粪池内的污物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化粪池污泥处理问题成为政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的难题,同时也是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化粪池内的污物脱水、除臭、灭菌困难和化粪池内的污物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现处理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处理容器、絮凝剂储料容器、吸污泵、破碎机、滤水格栅筛、叠螺脱水机和料斗,所述的絮凝剂容器内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絮凝剂搅拌轴,絮凝剂容器的出料口经絮凝剂给料泵与搅拌处理容器管路连通,所述的吸污泵出口与搅拌处理容器管路连通,吸污泵入口与破碎机的出口管路连通,破碎机的入口经化粪池污物吸入管与化粪池连通,所述的搅拌处理容器中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污物搅拌轴,搅拌处理容器由隔板将搅拌处理容器分割成污物搅拌腔和滤水腔,隔板上端为聚合后化粪池污物的溢流口,在滤水腔内倾斜设置的滤水格栅筛,滤水格栅筛低端搅拌处理容器侧壁上设置有污物出料口,污物出料口与叠螺脱水机的进料口对应,叠螺脱水机的出料口与料斗对应,滤水腔底部设置有滤水箱排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化粪池污物处理后无臭、无菌,含水率小于80%干化固体物质。该干化固体物质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添加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等即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耗能低,处理过程无污染,处理时间短,处理得到的废水可作为中水使用或对化粪池进行反冲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搅拌处理容器,1-1污物搅拌轴,1-2隔板,1-3污物搅拌腔,1-4滤水腔,1-5溢流口,1-6污物出料口,1-7滤水箱排水管;2絮凝剂储料容器,2-1絮凝剂搅拌轴,2_2絮凝剂给料泵;3吸污泵;4破碎机,4-1化粪池污物吸入管;5滤水格栅筛;6叠螺脱水机,6-1脱水箱,6-2脱水箱排水管;7料斗,7-1螺旋出料机,7-2紫外线杀菌灯;8除臭液储料罐,8-1除臭液给料泵;9灭菌剂储料罐,9-1灭菌剂给料泵;10冲洗罐,10-1冲洗泵,10-2化粪池疏通管;11喷淋水箱,11-1滤水格栅筛喷淋泵,11-2滤水格栅筛喷淋头,11-3脱水机喷淋泵,11-4脱水机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处理容器I、絮凝剂容器2、吸污泵3、破碎机4、滤水格栅筛5、叠螺脱水机6和料斗7,所述的絮凝剂容器2内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絮凝剂搅拌轴2-1,絮凝剂容器2的出料口经絮凝剂给料泵2-2与搅拌处理容器I管路连通,所述的吸污泵3出口与搅拌处理容器I管路连通,吸污泵3入口与破碎机4的出口管路连通,破碎机4的入口经化粪池污物吸入管4-1与化粪池连通,所述的搅拌处理容器I中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污物搅拌轴1-1,搅拌处理容器I由隔板1-2将搅拌处理容器I分割成污物搅拌腔1-3和滤水腔1-4,隔板1-2上端为聚合后化粪池污物的溢流口 1-5,在滤水腔1-4内倾斜设置的滤水格栅筛5,滤水格栅筛5低端搅拌处理容器I侧壁上设置有污物出料口 1-6,污物出料口1-6与叠螺脱水机6的进料口对应,叠螺脱水机6的出料口与料斗7对应,滤水腔1-4底部设置有滤水箱排水管1-7。化粪池污物剪切破碎的目的是,化粪池污物中成分复杂,含有头发、卫生用品等纤维状物质和少量砖块、木块、塑料制品等硬物。通过剪切破碎细化处理后,保证下游处理工序流畅、不堵塞,利于除臭灭菌、絮凝脱水处理和固体物质的资源利用。化粪池污物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增加污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均等和次数,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集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促使絮凝剂迅速向水中扩散,并与全部废水混合均匀的过程就是聚合过程。水中的杂质颗粒再与絮凝剂作用过程中,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到机理,失稳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凝聚生成的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聚合为大絮体,为实现固液分离和过滤脱水提供条件。叠螺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的优点是,独特的动、静环滤缝结构使得设备不易堵塞,特别适用于聚合为大絮体的脱水,保证化粪池污物中的固体物质聚合生产的大絮体的脱水。使用时,化粪池污物经吸入管4-1在吸污泵3作用下进入破碎机4,破碎后由吸污泵3送入搅拌处理容器1,带搅拌桨叶的污物搅拌轴1-1对其进行搅拌,同时絮凝剂容器2经絮凝剂给料泵2-2向搅拌处理容器I输送絮凝剂,化粪池污物中的固体物质聚合后,在带搅拌桨叶的污物搅拌轴1-1作用下漂浮在搅拌处理容器I的上部,随着搅拌处理容器I水位的增加,经溢流口 1-5进入滤水格栅筛5进行滤水,滤水后经污物出料口 1-6进入叠螺脱水机6,脱水后干化的固体物质进入料斗7。絮凝剂容器2内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絮凝剂搅拌轴2-1的目的是为使絮凝剂不发生凝固。本技术实施例中,为消除处理过程中及得到的固体物质去除异味和灭菌,该处理设备还设置有除臭液储料罐8和灭菌剂储料罐9,除臭液储料罐8出料口经除臭液给料泵8-1与搅拌处理罐I管路连通,灭菌剂储料罐9出料口经灭菌剂给料泵9-1与搅拌处理罐I管路连通。除臭液储料罐8和灭菌剂储料罐9可同时向搅拌处理罐I内供给除臭液和灭菌剂。本技术实施例中,为回收废水,所述的叠螺脱水机6设置在脱水箱6-1中,脱水箱6-1底部设置有脱水箱排水管6-2。废水经脱水箱排水管6-2进行收集。本技术实施例中,为脱水后干化的固体物质进行出料及其进一步对其杀菌处理,所述的料斗7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出料机7-1,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7-2。本技术实施例中,为对设备和对化粪池进行疏通,该处理设备还设置有冲洗罐10,冲洗罐10出水口经冲洗泵10-1分别与搅拌处理容器I、絮凝剂容器2、除臭液储料罐8、灭菌剂储料罐9和料斗7管路连通,冲洗罐10出水口经冲洗泵10-1还设置有化粪池疏通管10-2。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保证滤水格栅筛5和叠螺脱水机6不被堵塞,该处理设备中,还设置有喷淋水箱11,喷淋水箱11经滤水格栅筛喷淋泵11-1与滤水格栅筛喷淋头11-2管路连通,滤水格栅筛喷淋头11-2与滤水格栅筛5对应,喷淋水箱11经脱水机喷淋泵 11-3与脱水机喷淋头11-4管路连通,脱水机喷淋头11-4与叠螺脱水机6对应。滤水格栅筛喷淋头11-2对滤水格栅筛5、脱水机喷淋头11-4对叠螺脱水机6进行喷淋清洗。权利要求1.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处理容器(I)、絮凝剂容器(2)、吸污泵(3)、破碎机(4)、滤水格栅筛(5)、叠螺脱水机(6)和料斗(7),所述的絮凝剂容器(2)内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絮凝剂搅拌轴(2-1),絮凝剂容器(2)的出料口经絮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设备包括:搅拌处理容器(1)、絮凝剂容器(2)、吸污泵(3)、破碎机(4)、滤水格栅筛(5)、叠螺脱水机(6)和料斗(7),所述的絮凝剂容器(2)内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絮凝剂搅拌轴(2?1),絮凝剂容器(2)的出料口经絮凝剂给料泵(2?2)与搅拌处理容器(1)管路连通,所述的吸污泵(3)出口与搅拌处理容器(1)管路连通,吸污泵(3)入口与破碎机(4)的出口管路连通,破碎机(4)的入口经化粪池污物吸入管(4?1)与化粪池连通,所述的搅拌处理容器(1)中设置有带搅拌桨叶的污物搅拌轴(1?1),搅拌处理容器(1)由隔板(1?2)将搅拌处理容器(1)分割成污物搅拌腔(1?3)和滤水腔(1?4),隔板(1?2)上端为聚合后化粪池污物的溢流口(1?5),在滤水腔(1?4)内倾斜设置的滤水格栅筛(5),滤水格栅筛(5)低端搅拌处理容器(1)侧壁上设置有污物出料口(1?6),污物出料口(1?6)与叠螺脱水机(6)的进料口对应,叠螺脱水机(6)的出料口与料斗(7)对应,滤水腔(1?4)底部设置有滤水箱排水管(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百祥
申请(专利权)人:郑百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