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628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泵,其包括设有开口和吸入口的壳体、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吸入口的单向阀、并可上下滑动地插入所述壳体中的阀杆、用以引导所述阀杆上下滑动的盖体、连接于阀杆和盖体之间的弹性元件以及密封圈,所述阀杆设有排出口及与所述排出口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阀杆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靠近所述阀杆下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密封圈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环形槽的底面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真空泵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工作更加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泵,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化妆品容器上的真空泵。
技术介绍
在化妆品容器中,通常采用真空泵来排出容器内的液体。现有技术中,化妆品容器上安装的真空泵主要采用一种活塞式真空泵,例如本申请人的一项中国专利CN201626625U公开的一种真空泵,其主要包括具有排出孔的按钮、壳体、盖、垂直移动的轴、壳体帽、沿壳体内壁垂直移动的活塞、弹簧、开关元件和沿垂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杆,现有的这种真空泵存在以下不足I、壳体内部件较多,结构复杂,特别是活塞部分形状和结构非常精细,需要采用精密注塑,因此导致真空泵的制作成本较高;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活塞只能沿着壳体内壁相对移动,某些化妆品成分会导致活塞与壳体内壁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活塞垂直移动的过程不太顺畅,甚至按钮难以按下或者回复,导致真空泵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工作更加稳定的真空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上部设有开口,其下部设有吸入口及设于吸入口上的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吸入口的单向阀;阀杆,其上部具有排出口,其下部可上下滑动地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阀杆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排出口相连通并向下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阀杆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靠近所述阀杆下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盖体,其接合于所述开口的内壁上,其设有用以引导所述阀杆上下滑动的通孔;弹性元件,其压缩连接于所述阀杆的上部及所述盖体之间;密封圈,其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环形槽的底面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是横截面为圆的圆形密封圈。圆形密封圈在上下滑动过程中还能进行相对滚动,从而可将部分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减小了密封圈与壳体内壁及环形槽的摩擦力,使阀杆的上下滑动更加顺畅,真空泵的工作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沿径向贯穿所述阀杆。优选的,所述阀杆的上部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抵触于所述延伸部上。优选的,所述阀杆的上部的外表面设有滑动限位机构。更优选的,所述滑动限位机构为沿径向向外凸起的台阶结构。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扣于所述开口的边沿。更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元件的下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盖体的下端于所述开口的内壁上设有一个用于限制所述密封圈滑动的限位结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真空泵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加简单,密封圈无需通过精密注塑,且通过密封圈在阀杆的环形滑槽内的上下滑动打开和关闭第二通道,密封圈与壳体内壁及环形槽的摩擦力较小,因此真空泵制作成本较低且工作更加稳定。特别是采用圆形密封圈时,由于部分滑动摩擦还能转化成滚动摩擦,使阀杆的上下运动更顺畅,真空泵的工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真空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真空泵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技术真空泵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真空泵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真空泵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泵,主要包括壳体10、阀杆20、盖体30、弹簧40、密封圈50。所述壳体10的上部设有开口 11,其下部设有吸入口 12及设于吸入口 12上的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吸入口 12的单向阀13。所述开口 11还具有径向延伸的边沿14,通过该边沿14将本技术真空泵安装于装有化妆品液体的密闭容器上。所述阀杆20的上部具有排出口 21,其下部可上下滑动地插入所述壳体10中,所述阀杆20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排出口 21相连通并向下延伸的第一通道22,所述阀杆20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一个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的底面上靠近所述阀杆20下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22相连通的第二通道24,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24沿径向贯穿所述阀杆。所述盖体30接合于所述开口 11的内壁上,其设有用以引导所述阀杆20上下滑动的通孔31。所述弹簧40压缩连接于所述阀杆20的上部及所述盖体30之间,用以提供所述阀杆20向上滑动的回复力。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20的上部还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25,所述弹簧40的上端抵触于所述延伸部25上。所述盖体30的外表面具有凸起部32,所述凸起部32卡扣于所述开口 11的边沿,所述凸起部32上设有凹槽33,所述弹簧40的下端嵌设于所述凹槽33内。所述密封圈50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环形槽23内,所述密封圈50密封连接所述环形槽的底面及所述壳体10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下滑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是横截面为圆的圆形密封圈。圆形密封圈在上下滑动过程中还能进行相对滚动,从而可将部分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减小了密封圈50与壳体10的内壁及环形槽23的底面的摩擦力,使阀杆20的上下滑动更加顺畅,真空泵的工作更加稳定。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20的上部的外表面还设有沿径向向外凸起的台阶结构26,用以在所述阀杆20向下滑动时卡扣于所述盖体30的上端,从而限定所述阀杆20的滑动。于本实施例,所述盖体30的下端于所述开口 11的内壁上设有一个用于限制所述密封圈50滑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盖体30的通孔31的内壁高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所形成的台阶结构34。本技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如下请参阅图3,其绘示本技术真空泵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向下按压阀杆20时,阀杆20的下部沿盖体30的通孔31向下插入壳体10中,弹簧40继续被压缩,圆形密封圈50沿壳体10的内壁向下滑动并同时相对滑动或滚动到环形槽23的上端侧面,此时密封圈50密封连接壳体10的内壁及环形槽23的底面,第二通道24与壳体10内的下部空间连通,单向阀13处于关闭状态,吸入口 12被关闭。请参阅图4,其绘示本技术真空泵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撤除阀杆20上端的压力时,阀杆20在弹簧4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上退出,圆形密封圈50沿壳体10的内壁向上滑动并同时相对滑动或者到环形槽23的下端侧面,此时密封圈50密封连接壳体10的内壁及环形槽23的下端侧面,单向阀13在此过程中先是处于关闭状态,密封圈50与壳体10、阀杆20及单向阀13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当阀杆20在弹簧40的作用下继续向上退出时,密封空间体积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变小,在密封空间与容器内的压力差作用下单向阀13的弹性部被向上顶起打开,吸入口 12同时被打开,容器内的化妆品液体被泵吸入壳体10的密封空间内。请参阅图5,其绘示本技术真空泵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纵向剖面示意图。阀杆20在弹簧4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上退出直至密封圈50上端抵触所述盖体30的下端高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所形成的台阶结构34,阀杆20停止运动,密封空间与容器内的压力平衡,单向阀13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此时密封空间内已通过泵吸贮存了部分液体。当再次向下按压阀杆20时,密闭空间内的液体将通过第二通道24和第一通道22从阀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其上部设有开口(11),其下部设有吸入口(12)及设于吸入口(12)上的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吸入口(12)的单向阀(13);阀杆(20),其上部具有排出口(21),其下部可上下滑动地插入所述壳体(10)中,所述阀杆(20)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排出口(21)相连通并向下延伸的第一通道(22),所述阀杆(20)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一个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的底面上靠近所述阀杆(20)下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22)相连通的第二通道(24);?盖体(30),其接合于所述开口(11)的内壁上,其设有用以引导所述阀杆(20)上下滑动的通孔(31);弹性元件,其压缩连接于所述阀杆(20)的上部及所述盖体(30)之间;密封圈(50),其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环形槽(23)内,所述密封圈(50)密封连接所述环形槽(23)的底面及所述壳体(10)的内壁并可沿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下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殷石
申请(专利权)人:殷昌苏州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