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机架、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印刷辊、压辊、刮刀和储墨盒、连接驱动印刷辊转动的驱动轴、以及连接驱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轴、连接驱动主轴转动的主电机、可相对主轴转动地设置于主轴上且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皮带轮、设置于主轴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设置于驱动轴上的第三皮带轮、张紧于第二、第三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带有减速器的辅助电机、可相对减速器输出轴转动地设置于减速器输出轴上的第四皮带轮、设置于第四皮带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张紧于第一、第四皮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以及分别与主电机、第一、第二离合器和辅助电机连接的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卫生巾图案印刷工艺的凹版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卫生巾图案印刷的凹版印刷装置,主要由机架、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印刷辊、压辊、刮刀和储墨盒、连接驱动印刷辊转动的驱动轴、以及连接驱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主轴、连接驱动主轴转动的主电机、设置于主轴上的第一皮带轮、设置于驱动轴上的第二皮带轮、张紧于第一、第二皮带轮之间的皮带。实践证明,现有的凹版印刷装置存在如下缺点I、油墨容易风干,导致油墨粘附在印刷辊上,不易去除。所以在印刷时,不希望间歇地运作,但是在实际生产线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故障、工人换班等因素,总会间歇地运行。2、印制的图案尺寸所占卫生巾产品尺寸的比例比较大,尤其在宽度方向。所以一旦印刷偏离Imm左右就能明显地识别出来。此时需要一种能够在线(不停机的状态下)根据实际偏移量微调中心距的方式,纠正偏移。3、原有的印刷设备,存在密封性不好,无法阻止粉尘很大的印刷材料(膨化纸)产生大量粉尘附着于印刷辊,对印刷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印刷装置间歇过程中继续使印刷辊保持转动以防止油墨风干粘附在印刷辊上的凹版印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机架、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印刷辊、压辊、刮刀和储墨盒、连接驱动印刷辊转动的驱动轴、以及连接驱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轴、连接驱动主轴转动的主电机、可相对主轴转动地设置于主轴上且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皮带轮、设置于主轴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设置于驱动轴上的第三皮带轮、张紧于第二、第三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带有减速器的辅助电机、可相对减速器输出轴转动地设置于减速器输出轴上的第四皮带轮、设置于第四皮带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张紧于第一、第四皮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以及分别与主电机、第一、第二离合器和辅助电机连接的控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印刷辊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驱动轴和一螺杆轴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其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三皮带轮,另一端与所述印刷辊一端中心活动连接,所述印刷辊一端中心形成有与所述驱动轴另一端相适配的安装孔,安装孔与所述驱动轴之间设置有滑键,所述螺杆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印刷辊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杆套设置于机架上,螺杆套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内部形成有内螺纹,螺杆轴外周面形成有与螺杆套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平行相对的两垂直侧板,所述印刷辊可转动地支承于两垂直侧板之间,两垂直侧板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两垂直侧板的相对面分别形成有沿梯形的腰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两垂直侧板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可插设于两相对卡槽之间的两透明防尘板。进一步的,所述储墨盒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接驱动所述储墨盒上下移动的气缸。进一步的,所述刮刀采用软钢片。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主电机不工作时切换辅助电机工作,并通过第一、第二离合器的切换最终实现由辅助电机带动印刷辊缓慢转动,从而防止油墨风干粘附在印刷辊上;印刷辊两端分别通过驱动轴和螺杆轴可转动地支承于机架上,驱动轴与印刷辊之间设置滑键,使印刷辊可沿 轴向相对驱动轴移动,螺杆轴可被操作旋转以驱动印刷辊相对驱动轴移动,从而实现印刷辊中心距的微调,在实际操作中可实现在线(不停机的状态下)根据实际印花偏移量微调中心距,纠正印花偏移;在两垂直侧板上设置卡槽并设置与卡槽配合的防尘板,防尘板可阻止粉尘很大的印刷材料(膨化纸)产生大量灰尘对印刷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防尘板为透光性材料可方便于观察内部情况;设置可驱动储墨盒上下移动气缸,在印刷过程中,气缸驱动储墨盒上升防止油墨飞溅,储墨盒下降则方便注墨;刮刀采用软钢片可减少刮刀与印刷辊的摩擦,提高印刷辊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图2和图3所示,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机架I、分别设置于机架I上的印刷辊2、压辊3、刮刀5和储墨盒4、连接驱动印刷辊2转动的驱动轴23、以及连接驱动驱动轴23转动的驱动装置,机架I上设置有平行相对的两垂直侧板11和连接两垂直侧板11顶部的顶板12,印刷辊2两端分别通过驱动轴23和螺杆轴21可转动地支承于两垂直侧板11之间,驱动轴23通过轴承231可转动地设置于一侧的垂直侧板11上,其一端与印刷辊2 —端中心活动连接,印刷辊2 —端中心形成有与驱动轴23 —端相适配的安装孔,安装孔与驱动轴23之间设置有滑键232,螺杆轴21 —端通过轴承211与印刷辊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杆套22设置于另一侧垂直侧板11上,螺杆套22固定设置于垂直侧板11上其内部形成有内螺纹,螺杆轴21外周面形成有与螺杆套22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压辊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顶板12上,气缸31连接驱动压辊3上下移动,储墨盒4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机架I上,机架上设置有连接驱动储墨盒4上下移动的气缸41,刮刀5为软钢片。驱动装置包括主轴65、连接驱动主轴65转动的主电机(图中未示出)、可相对主轴65转动地设置于主轴65上且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皮带轮63、62、设置于主轴65与第一皮带轮63之间的第一离合器64、设置于驱动轴23上的第三皮带轮61、张紧于第二、第三皮带轮62、61之间的第一皮带691、带有减速器68的辅助电机6、可相对减速器68输出轴转动地设置于减速器68输出轴上的第四皮带轮66、设置于第四皮带轮66与减速器68输出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67、张紧于第一、第四皮带轮63、66之间的第二皮带692、以及分别与主电机、第一、第二离合器64、67和辅助电机6连接的控制装置(图中未不出)。两垂直侧板11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两垂直侧板11的相对面分别形成有沿梯形的腰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111,两垂直侧板11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可插设于两相对卡槽111之间的两有机玻璃防尘板7。具体工作方式为在印刷工作时,主电机驱动主轴65转动,第一离合器64闭合使第一、第二皮带轮63、62可随主轴65转动,主轴65的转动通过第二、第三皮带轮62、61和第一皮带691传递给驱动轴23,从而驱动印刷辊2转动进行印刷,而第二离合器67分离使第四皮带轮66绕减速器68输出轴空转;当主电机停止不工作时,第一离合器64分离使第一、第二皮带轮63、62绕主轴65转动,第二离合器67闭合使第四皮带轮66可随减速器68 输出轴转动,辅助电机6通过减速器68减速后驱动第四皮带轮66转动,第四皮带轮66的转动通过第二皮带692传递给第一皮带轮63,第一皮带轮63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62转动,最终第二皮带轮62通过第一皮带69和第三皮带轮61带动驱动轴23转动,从而驱动印刷辊2缓慢转动,从而防止油墨风干粘附在印刷辊2上;当印刷偏移时,通过操作螺杆轴21转动即可调节印刷辊2沿轴向移动调整,从而纠正印刷偏移,提高印刷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版印刷装置,包括机架、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印刷辊、压辊、刮刀和储墨盒、连接驱动印刷辊转动的驱动轴、以及连接驱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轴、连接驱动主轴转动的主电机、可相对主轴转动地设置于主轴上且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皮带轮、设置于主轴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设置于驱动轴上的第三皮带轮、张紧于第二、第三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带有减速器的辅助电机、可相对减速器输出轴转动地设置于减速器输出轴上的第四皮带轮、设置于第四皮带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张紧于第一、第四皮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以及分别与主电机、第一、第二离合器和辅助电机连接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斌,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