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强专利>正文

一种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45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属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制作中的钢筋折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机构方便调整节距,自动效率高的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架体的一端水平设有第一轨道,架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机构,架体中间水平设有第二轨道,第一压紧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靠近定位机构的一端,第二轨道上还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顶起机构、第二压紧机构、第二顶起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第二轨道一侧固定有齿条,第三压紧机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连接齿轮的电机,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在三角桁架生产现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属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制作中的钢筋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镇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建设质量和建筑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钢筋桁架楼承板以施工时间短、人工及材料成本低、施工精度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建设中。目前,在建筑或其他行业所用三角梁桁架生产线需要将金属线材折弯成不同尺寸的侧筋,现有技术中对三角桁架侧筋折弯的机构有两种,即盘式折弯成型机构和履带链式 折弯成型机构。上述两种成型机存在如下缺陷生产效率低,不能调节节距和高度;或者虽能调节节距和高度,但是非常困难,而且耗时极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机构方便调整节距,自动效率高的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包括架体、传送机构、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第三压紧机构、第一顶起机构、第二顶起机构和定位机构,架体的一端水平设有第一轨道,架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机构,架体中间水平设有第二轨道,与后续步进装置同步动作的传送机构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上,第一压紧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靠近定位机构的一端,第二轨道上还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顶起机构、第二压紧机构、第二顶起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相邻的压紧机构和顶起机构底部均通过横杆活动连接,第二轨道一侧固定有齿条,第三压紧机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连接齿轮的电机,齿轮与齿条相哨合。所述传送机构的结构为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底座下方,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一底座上方并铰接有第一压板,第一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一压板配合的两个第一压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为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二底座下方,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二底座上方并铰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二压板配合的两个第二压台,第二压板的两端各自套装在一个固定在第二底座上的η形第一导向板中;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的结构与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为第五气缸固定在第五底座下方,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五底座上方并与两个第三压板的一端铰接,两个第三压板的中部各自与固定在第五底座上的一个支板铰接,两个第三压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五底座上的两个第三压台配合压紧钢筋;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的结构与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起机构的结构为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三底座下方,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三底座上方并水平固定有顶起杆,顶起杆两端各自套装在一个固定在第三底座上的η形第二导向板中;所述第二顶起机构的结构与第一顶起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定位机构的结构为第三导轨竖直安装在所述架体上,连接杆的一端与第四底座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三导轨上,第四气缸位于第四底座下方,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四底座上方并 水平固定有两端开有槽的卡板,第四底座上固定有两个与卡板两端所开的槽相配合的卡台,架体上安装有一个用于阻挡卡板下降的卡片。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的传送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上均安装有线材导向板,线材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所述传送机构底部通过一根拉杆与后续的步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压板与第三压台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磨砂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中设置了三个压紧机构和两个顶起机构,能够一次成型两个节距长度的钢筋,且相邻的压紧机构和顶起机构底部通过横杆活动连接,横杆两端安装螺母,通过螺母来调节需要的节距,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安装有定位机构,线材折弯加工时利用三角顶点定位,使加工更加精确。3、本技术在传送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上设置有线材导向板,使加工时钢筋可以很顺利并准确的进入到生产轨道,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技术在第三压板与第三压台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磨砂面,使压台与压板接触更紧密,夹紧钢筋不易脱落,增强了生产的准确性并提高了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顶起机构和第二顶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中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和第三压紧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架体,2为传送机构,3为第一压紧机构,4为第二压紧机构,5为第三压紧机构,6为第一顶起机构,7为第二顶起机构,8为定位机构,9为第一轨道,10为第二轨道,11为横杆,12为第一底座,13为第一压台,14为第一压板,15为第一气缸,16为第二底座,17为第二压台,18为第二压板,19为第二气缸,20为第一导向板,21为第三底座,22为第三气缸,23为顶起杆,24为第四底座,25为第四气缸,26为卡台,27为卡板,28为第三导轨,29为连接杆,30为卡片,31为线材导向板,32为行程开关,33为拉杆,34为第五底座,35为第三压台,36为第三压板,37为第五气缸,38为支板,39为第二导向板,40为钢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一5所示,本技术一种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包括架体I、传送机构2、第一压紧机构3、第二压紧机构4、第三压紧机构5、第一顶起机构6、第二顶起机构7和定位机构8,架体I的一端水平设有第一轨道9,架体I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机构8,架体I中间水平设有第二轨道10,与后续步进装置同步动作的传送机构2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9上,第一压紧机构3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10靠近定位机构8的一端,第二轨道10上还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顶起机构6、第二压紧机构4、第二顶起机构7和第三压紧机构5,相邻的压紧机构和顶起机构底部均通过横杆11活动连接,第二轨道10 —侧固定有齿条,第三压紧机构5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连接齿轮的电机,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所述传送机构2的结构为第一气缸15固定在第一底座12下方,第一气缸15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一底座12上方并铰接有第一压板14,第一底座12上安装有与第一压板14配合的两个第一压台13。所述第一压紧机构3的结构为第二气缸19固定在第二底座16下方,第二气缸19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二底座16上方并铰接有第二压板18,第二底座16上安装有与第二压板18配合的两个第二压台17,第二压板18的两端各自套装在一个固定在第二底座16上的η形第一导向板20中;所述第二压紧机构4和第三压紧机构5的结构与第一压紧机构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起机构6的结构为第三气缸22固定在第三底座21下方,第三气缸22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三底座21上方并水平固定有顶起杆23,顶起杆23两端各自套装在一个固定在第三底座21上的η形第二导向板39中;所述第二顶起机构7的结构与第一顶起机构6的结构相同。所述定位机构8的结构为第三导轨28竖直安装在所述架体I上,连接杆29的一端与第四底座24固定,连接杆29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三导轨28上,第四气缸25位于第四底座24下方,第四气缸25的活塞杆端部伸出到第四底座24上方并水平固定有两端开有槽的卡板27,第四底座24上固定有两个与卡板27两端所开的槽相配合的卡台26,架体I上安装有一个用于阻挡卡板27下降的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角桁架侧筋折弯机,包括架体(1)、传送机构(2)、第一压紧机构(3)、第二压紧机构(4)、第三压紧机构(5)、第一顶起机构(6)、第二顶起机构(7)和定位机构(8),其特征在于:架体(1)的一端水平设有第一轨道(9),架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定位机构(8),架体(1)中间水平设有第二轨道(10),与后续步进装置同步动作的传送机构(2)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9)上,第一压紧机构(3)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10)靠近定位机构(8)的一端,第二轨道(10)上还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顶起机构(6)、第二压紧机构(4)、第二顶起机构(7)和第三压紧机构(5),相邻的压紧机构和顶起机构底部均通过横杆(11)活动连接,第二轨道(10)一侧固定有齿条,第三压紧机构(5)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连接齿轮的电机,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强鲁剑武润喜
申请(专利权)人:武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