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属于牙科压模器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上颌托盘体和下颌托盘体的U形料槽两侧分别对应形成有条形漏孔,U形料槽的下端背面形成有经螺母与手柄一端安装孔连接的螺柱;外壁上沿中点和两侧中部上沿中点分别对应形成有弧形豁口。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条形漏孔用印模膏作颌堤,确定正中颌关系;螺栓连接手柄,上、下颌托盘体在口内制取印模和试颌闭口,而无无障碍;外壁上沿形成弧形豁口,利于制取印模时,肌功能修整时方便做缓冲。经临床20多例患者实际验证效果良好,准确率高,特别是对于牙槽骨吸收严重时效果同比明显。从而使印模制取、颌位关系及咬合调整都是在人体生物功能状态下完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牙科制模器械,具体是一种全口义齿印模托盘。
技术介绍
医用全口义齿印模托盘从材质上可分为塑料印模托盘和金属印模托盘。塑料印模托盘的手柄和托盘体一体成型;金属全口义齿印模托盘的手柄和托盘体也是一体成型的。因此,为了增加义齿印模托盘结合部的强度,手柄和托盘体间铆接成型。印模托盘从结构和功能上分为上颌义齿印模托盘和下颌义齿印模托盘。上颌义齿印模托盘包括手柄Ia经铆钉2连结一体的半圆形上颌托盘体3a,手柄Ia另一端形成便于清洗吊挂的挂孔4。半圆形上颌托盘体3a中央突出形成有抵住患者硬腭的硬腭托5,硬腭托5外围的坡面内壁6与外壁7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填注弹性打样膏的料槽8。手柄Ia —端与半圆形上颌托盘体3a的料槽8底面经铆钉2连结成一体。下颌义齿印模托盘包括手柄Ib经铆钉2连结一体的U形下颌托盘体9a,手柄Ib另一端形成便于清洗吊挂的挂孔4。U形下颌托盘体9a的内壁6与外围的外壁7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填注弹性打样膏的料槽8。手柄Ib —端与U形下颌托盘体9a的料槽8底面经铆钉2连结成一体。在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印模制取和确定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正确的颌关系是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蜡质基托和颌堤,因蜡质基托冷热不均、遇高温软化变形,且易受咬力影响而错位。中国专利201101588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其由托盘柄与托盘体一体化连接而成,托盘体由外壁、内壁和远中弓构成,托盘柄连接于外壁的外侧近中部,外壁与内壁的末端通过远中弓连接围筑构成一正反面相互对称的牙列状弧形放料槽,该放料槽由间隔网连接构成,在外壁与内壁相对放料槽的内侧均布有一排圆柱状的内凸柱,在外壁与内壁背对放料槽的外侧均布有一列圆球状的外钉突。本技术的牙科印模托盘使用简便,咬合关系准确,省时、省工、省材料,且一次性使用,卫生安全,可根本上杜绝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印模制取和确定颌关系时,易受操作的环境温度和患者不宜配合等因素而不正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印模膏作为初始印模和颌堤确定颌关系的的全口义齿印模托盘。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包括手柄及其一端连接的半圆形上颌托盘体,上颌托盘体中央突出的硬腭托外围坡面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料槽;手柄及其一端连接的U形下颌托盘体,下颌托盘体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料槽,而在上颌托盘体和下颌托盘体的U形料槽两侧分别对应形成有条形漏孔,U形料槽的下端背面形成有经螺母与手柄一端安装孔连接的螺柱;外壁上沿中点和两侧中部上沿中点分别对应形成有弧形豁口。这样设计的本技术,利用U形料槽形成的条形漏孔,采用印模膏作颌堤,并确定正中颌关系;经螺柱卸下手柄,便于上颌托盘体和下颌托盘体放入口内,进行制取印模和试颌闭口,而无影响和无障碍;外壁上沿形成弧形豁口,利于制取印模时,肌功能修整时方便做缓冲。本技术样品经临床20多例患者实际验证效果良好,准确率高,特别是对于牙槽骨吸收严重时效果同比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上颌托盘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下颌托盘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颌托盘背面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下颌托盘背面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a.lb. lc. Id 手柄2.铆钉3a. 3b.上颌托盘体4.挂孔5.硬腭托6.内壁7.外壁8.料槽9a. 9b.下颌托盘体10.漏孔lla. lib. Ilc.豁口12.螺母13.安装孔14.螺柱15.弯曲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包括手柄Ic及其一端连接的半圆形上颌托盘体3b,上颌托盘体3b中央突出的硬腭托5外围坡面内壁6与外壁7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料槽8 ;手柄Id及其一端连接的U形下颌托盘体%,下颌托盘体9b内壁6与外壁7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料槽8,而在上颌托盘体3b和下颌托盘体9b的U形料槽8两侧分别对应形成有条形漏孔10,U形料槽8的下端背面形成有经螺母12与手柄一端安装孔13连接的螺柱14 ;外壁7上沿中点和两侧中部上沿中点分别对应形成有弧形豁口 lla、llb、llc。即预成个别托盘的式样。手柄Ic、Id卸下后,上颌托盘体3b和下颌托盘体9b放入口内进行制取印模和试颌闭口时,无影响和无障碍;安装手柄Ic、Id且固定后,便于从口内取出上颌托盘体3b和下颌托盘体9b和灌注石膏。弧形豁口 lla、llb、llc分别对应上、下唇、颊、舌系带,制取印模时,肌功能修整时方便做缓冲。所述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其对应形成的条形漏孔10两端呈半圆形,漏孔长I. 5-2cm、宽O. 4—0.6 cm ,漏孔10长轴与料槽8形成方向一致。所述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其上颌托盘体3b的U形料槽8的下端背面形成有经螺母12与手柄一端安装孔13连接的单个螺柱14。所述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其下颌托盘体9b的U形料槽8的下端背面形成有经螺母12与手柄一端安装孔13连接的两个螺柱14。为增加U形下颌托盘体9b的强度,手柄Id —端呈Y形,并形成2个螺柱14与下颌托盘体9b结合;而上颌托盘体3b与手柄Ic 一端由1个螺柱14连接即可。手柄lc、ld另一端形成便于清洗吊挂的挂孔4。为便于术者操作,手柄Ic与手柄Id也形成有S形弯曲部15。所述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其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一则材质轻,二则便于修整。使用前,分别预将螺柱14经螺母12与手柄Ic 一端的安装孔13连接,而使手柄Ic与上颌托盘体3b结成一体;同样,手柄Id —端的安装孔13经螺母12与下颌托盘体9b背面的螺柱14连接,从而手柄Id与下颌托盘体9b结为一体,备用。本技术样品的螺柱14仅高4mm,避免妨碍试颌闭口。本技术使用时,I、首先选好合适的上颌托盘体3b和下颌托盘体%,宜小不宜大,放于患者口内调试,并检查患者口内牙槽骨间的垂直间隙,是否足够大。2、用红膏制取初次印模,顺便做肌功能修整。上颌托盘体漏孔处的红膏不够多时,可再放上烫软的红膏,用金属颌导板压平,预成颌堤样,前边略下垂一点,其整个厚度最好不超过颌间距离的二分之一。3分别卸下手柄lc、ld连接的螺母12后,将上、下托盘体放入患者口内,嘱患者做开闭口及前后左右运动,查有无障碍(注意红膏尽量少够用为宜)以备适应下面操作。4、再将烫软的红膏放在下颌托盘体漏孔部位,进行颌关系的初步确立,采用后牙咬合加吞咽法,垂直距离不可定高,宁可略低于真实距离2—3毫米。5、取出冷却后,再戴入观察是否有偏差,如有疑问,可将需要改动的托盘烤软边缘和组织面的红膏(注意颌堤部分不能加热)戴入患者口内,嘱其自己做肌功能修整,如吞咽及前后左右磨合动作。6、取出上、下托盘体冷却、吹干调少量弹性印模材,放入上、下托盘体内,再放入患者口内嘱其咬合并发“m”声音,同时做吞咽动作,勿太大力量,此时迅速确定最终的颌关系后,旋接手柄lc、Id后取出,分别灌入石膏,干燥后上颌架,铺蜡、标记、试排牙。从而使印模制取、颌位关系及咬合调整都是在人体生物功能状态下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包括手柄(1C)及其一端连接的半圆形上颌托盘体(3b),上颌托盘体(3b)中央突出的硬腭托(5)外围坡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口义齿印模托盘,包括手柄(1c)及其一端连接的半圆形上颌托盘体(3b),上颌托盘体(3b)中央突出的硬腭托(5)外围坡面内壁(6)与外壁(7)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料槽(8);手柄(1d)及其一端连接的U形下颌托盘体(9b),下颌托盘体(9b)内壁(6)与外壁(7)之间形成U形下凹的料槽(8),其特征在于:a.上颌托盘体(3b)和下颌托盘体(9b)的U形料槽(8)两侧分别对应形成有条形漏孔(10);b.U形料槽(8)的下端背面形成有经螺母(12)与手柄一端安装孔(13)连接的螺柱(14);c.外壁(7)上沿中点和两侧中部上沿中点分别对应形成有弧形豁口(11a、11b、11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