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介质间距的屏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939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状电缆(102),所述带状电缆(102)包括至少一个导体组(104),所述至少一个导体组(104)具有至少两个从所述电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细长导体(106)。所述导体(106)中的每一个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被各自的第一电介质(108)包围。所述带状电缆(102)包括第一膜和第二膜(110、112),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110、112)从所述电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设置在所述电缆的相对侧上。所述导体(106)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110、112),使得每一个导体组(104)的所述导体(106)的所述第一电介质(108)之间沿着所述电缆的所述长度保持一致的间距(114)。所述带状电缆(102)还包括第二电介质(116),所述第二电介质(116)设置在每一个导体组(104)的所述线材的所述第一电介质(108)之间的所述间距(114)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用于传输电信号的屏蔽电缆,具体地讲,涉及可以多端子封端并提供高速电性能的屏蔽电缆。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电子设备所用的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增加,需要可以有效传输高速电磁信号(如,大于lGb/s)的电缆。一种用于这些目的的电缆为同轴电缆。同轴电缆通常包括由绝缘体围绕的导电线材。线材和绝缘体被屏蔽件围绕,并且线材、绝缘体和屏蔽件被护套围绕。另一种类型的电缆是具有一个或多个被例如由金属箔形成的屏蔽层围绕的绝缘信号导体的屏蔽电缆。 这些种类型的电缆均可能需要使用特别设计的端接连接器,并通常不适于使用多端子封端技术,如,同时将多个导体连接到各个接触元件。尽管已经开发出有助于这些多端子封端技术的电缆,但是这些电缆通常在其大规模生产能力、其端接端部制备能力、其柔性及其电性能方面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状电缆。在一个实施例中,带状电缆包括至少一个导体组,该导体组包括至少两个从电缆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细长导体,其中该导体中的每一个沿着电缆的长度被各自的第一电介质包围。带状电缆还包括第一膜和第二膜,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二膜从电缆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设置在电缆相对侧上,其中导体固定连接到第一膜和第二膜,使得每一个导体组的导体的第一电介质之间沿着电缆的长度保持一致的间距。带状电缆还包括第二电介质,该电介质设置在每一个导体组的线材的第一电介质之间的间距内。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电介质可以包括气隙,该气隙沿着电缆的长度在每一个导体组的导体的第一电介质之间的最近点之间连续延伸。在这些实施例的任何一个中,第一和第二膜可以包括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可以被布置,以使得在电缆的横截面内的至少一个导体只是部分地被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组合围绕。在这些构型中的任何者中,电缆还可以包括排扰线,该排扰线沿着电缆的长度设置并与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中的至少一者电连通。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何者中,第一膜和第二膜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适形地被成形用于在电缆的横截面内部分地围绕每一个导体组。例如,第一膜和第二膜均可以组合起来适形地被成形用于在电缆的横截面内基本上围绕每一个导体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膜和第二膜的平坦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在至少一个导体组的每一侧上形成平坦的电缆部分。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何者中,可以将导体的第一电介质粘合到第一膜和第二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膜和第二膜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刚性电介质层;屏蔽膜,所述屏蔽膜固定连接到刚性电介质层;和可变形的电介质粘合剂层,所述可变形的电介质粘合剂层将导体的第一电介质粘合到刚性电介质层。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何者中,电缆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支承件,该支承件沿着电缆的长度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和第二膜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绝缘支承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体组之间,和/或可以将绝缘支承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导体组与电缆的纵向边缘之间。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何者中,第一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高于第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同样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何者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组可以适于至少lGb/S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带状电缆包括多个导体组,该导体组各自包括从电缆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差分线对,其中该线材中的每一条被各自的电介质包围。电缆还包括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所述第一屏蔽膜和所述第二屏蔽膜从电缆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设置在电缆相对侧上。线材被粘合到第一膜和第二膜,使得间距一致的气隙沿着电缆的长度在每一个差分线对的线材的电介质之间的最近点之间连续延伸。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组合起来适形地被成形用于在横截面内基本上围绕每一个导体组。另外,将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的平坦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在导体组中的每一个的每一侧上形成平坦的电缆部分。在这个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屏蔽膜和第二屏蔽膜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可变形的电介质粘合剂层,所述可变形的电介质粘合剂层粘合到线材;刚性电介质层,所述刚性电介质层连接到可变形的电介质层;和屏蔽膜,所述屏蔽膜连接到刚性电介质层。另外,这些其他电缆实施例中的任何者可以包括导体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导体组中的至少一个适于至少lGb/s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这些和多个其他特性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被具体地指出,并构成本文的一部分。还应当参考构成本文另一部分的附图和随附的描述事项,其中示出和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代表性实例。附图说明结合以下图示中示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图Ia为示例性电缆构造的透视图;图Ib为图Ia的示例性电缆构造的剖视图;图2a_2c为示例性替代电缆构造的剖视图;图3a为示例性电缆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所关注的尺寸;图3b和图3c为示出示例性制备工序的步骤的框图;图4a为示出示例性电缆构造的分析结果的坐标图;图4b为示出相对于图4a分析的另外所关注的尺寸的剖视图;图5a_5c为示出制备屏蔽电缆的示例性方法的透视图;图6a_6c为示出制备屏蔽电缆的示例性方法的细节的正面剖视图;图7a和图7b为示出制备示例性屏蔽电缆的另一个方面的正面剖视细部图;图8a为屏蔽电缆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图8b为其对应的细部图;图9为另一个示例性屏蔽电缆的一部分的正面剖视图;图10为另一个示例性屏蔽电缆的一部分的正面剖视图;图11为示例性屏蔽电缆的其他部分的正面剖视图;图12为比较示例性屏蔽电缆与常规电缆的电绝缘性能的坐标图;图13为另一个示例性屏蔽电缆的正面剖视图;图14a_14e为其他示例性屏蔽电缆的正面剖视图;图15a_15d为俯视图,示出了将屏蔽电缆连接到端接元件的示例性端接方法的不 同工序;以及图16a_16c为其他示例性屏蔽电缆的正面剖视图。在这些图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描述中,参照构成本文一部分的附图,并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在该附图中示出在其中可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例。应当理解,也可应用其他实施例,因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因此,下列具体实施方式不应从限制的意义上去理解,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高速高信号完整性的连接。这些应用可以使用包括平行的成对差分驱动导体的双轴(“twinax”)传输线。每一对导体可以专用于数据传输通道。为这些目的而选择的构造通常为被屏蔽件或其他覆盖物加套/包裹的松散的成对导体束。应用要求以更快的速度通过这些通道并且每个组件需要更多的通道。因此,一些应用要求电缆具有相比现有双轴传输线改善的端接信号完整性、端接成本、阻抗/偏差控制和电缆成本。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适用于差分驱动的导体组的屏蔽带状电缆。此类电缆可以包括导体之间的精确电介质间隙。这些间隙可以包括空气和/或其他电介质材料,它们可以降低介电常数和损耗,降低电缆的硬度和厚度,并减少相邻信号线之间的串扰。另外,由于具有带状构造,电缆可易于端接到具有类似间距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此类端接可以提供非常高的端接信号完整性。本文所公开的构造通常可以包括粘合到基板的一侧或两侧上的平行的绝缘线材,导体之间设置具体的间隙。基板可以包含或可以不包含接地层。此类电缆可以用作常规的成束(如差分对)双轴(twinax)构造的替代形式,并预期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080066556.html" title="具有电介质间距的屏蔽电缆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电介质间距的屏蔽电缆</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格拉斯·B·贡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